UFO信箱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 台宁:看过贵刊124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这篇文章后,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UFO迷都会发出持不同观点的啧啧声。王先生所言之亲身经历很值得我们研究,但所做出的结论并无实质说服力。理由如下:
  不管是人造飞行物或是非人造飞行物都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即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先谈有人驾驶,王先生是个摩托车驾驶员,走的是一条近路,显然王先生对这条路的地形也很是熟悉。这是因为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了,如果说那个飞行器的驾驶员对地形和王先生同样熟悉,那么可以假设这个飞行器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那里,是否有过类似的目击报告呢?不知道王先生曾经驾驶过其他交通工具走过这条路没有,对地形的感觉和骑摩托车一样吗?我这样问的目的是因为文中指出的很像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在目击报告中说,当车灯亮光被飞行物发现后,飞行物迅速逃跑了,如果是人造飞行器,它的逃跑理由是什么?不管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飞行器,如此先进的飞行器会侦察不到在距它200米处有辆摩托车?
  再谈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又可分为人工智能导航和人工遥感导航。我认为外星飞行物都是采用人工智能导航的,也就是说飞行物本身的导航系统可以自动地躲避障碍物,并非熟悉地形。人类的眼睛可以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可见光,当飞行器的速度达到了光速或更快,将无法用肉眼识别物体。地球上的人,我敢断言没有人能够手动驾驶,即使是个地理天才也不能。
  外星人并不是秘密的间谍,他们能来到地球意味着其科学技术在人类之上,也许他们懂得宇宙的法则,不允许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因为这样会导致灾难。我们人类的科学家可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道几千年前的木乃伊的死因,而并不需要木乃伊开口说话。
  “和平”号空间站不是中国的空间站,上面的探测仪器也不受中国控制,有没有发现过飞碟最有权知道的应该是俄罗斯宇航局,民众想了解这些只能等待机密的公开。在地球上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掌握了飞碟技术,就可以统治地球,现在只是冷战期,并非真正的和平。既然这种人造飞行器可以躲避任何国家的防御体系,那为什么不趁别国无能为力之时统治地球?
  目前为止,UFO仍是谜,有关飞碟动力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假设讨论阶段,没有人肯定飞碟就是以反物质为动力,能量守恒的规则也可以否定王先生所断定的燃油和氢气为燃料的理论。一缕白烟可能是飞碟与空气摩擦产生的水蒸气,一缕白光可能是水蒸气折射太阳光所产生的。
  文中所说UFO故意制造奇特的现象,是在故弄玄虚。我只能说文中所举的观点存在片面性,因为不是所有的UFO现象都是这样。
  不明飞行物在古书上都有过记载。古人是如何驾驶烧汽油的飞碟在天上飞翔的?宇宙是浩大的,人类是渺小的,宇宙中不可能只是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而且生命的形态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是人类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这种认知。我们对地球的了解有多少?地球上还有多少的谜尚未解开,还有多少地方人类还从未达到过?UFO之谜早晚会被人类解开的。
  北京 汤依婷:看过2001年第4期《飞碟探索》杂志上刊登的王先生的《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一文后,觉得文中有诸多不妥,特此借贵刊阐述我的看法,希望广大爱好者批评指正。
  通读全文,作者的观点首先是承认UFO是存在的,但否认它是来自地外文明,主张UFO由地球人驾驶。从文字中作者未透露所谓“地球人”究竟是和我们完全一样,是来自科学更发达的国家的地球人,还是所谓“玛雅人”后裔,或者深居海底甚至地心的“超能地球人”,据我猜测,作者的意图应该是前者。虽然我们观点不一致,但我并不否认类似观点存在的必要性。需指出的是,作者所列论据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首先,作者说“大坝上漆黑一片”,又说“突然看见一个圆圆的黑东西贴着黄河的岸边从下游漂来,没有光亮,没有声响”。很难想像在漆黑一片的情况下还可以清楚看见一个不发光、无声息的东西。
  第二,作者所举理由是飞行物对地形太熟悉,从未有报道说飞行物撞上高山或高层建筑物。我们应该可以想像一个可以飞越几百万光年,可以达到“无声息,无光亮,并猛然升空,即刻消失(作者也亲眼见证了)”的智能飞行器,摸清地形会是难事吗?即使是地球上的飞行器,排除人为故障,也很少有撞到高层建筑或掉入江河的事故啊!
  第三,作者认为UFO不与地球人接触不合情理。何为情,何为理?人类的情和理必然就是地外文明的情和理吗?在这里,我们不去争辩第三类、第四类接触事件的真实性,先举一个例子:作为人类,你了解蜜蜂的某些生活习性,理解它们的某些沟通方式,但蜜蜂能理解人类吗?UFO不与地球人正面接触,或许因为存在太大的沟通障碍,人类还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我个人更欣赏另一种说法,他们不想打扰人类的正常生活,引起人类的恐慌。
  另外,作者提到“外星人访问地球的初衷似乎和地球人做秘密工作的规律一致”。但也承认“UFO经常光顾的区域大部分是荒凉地区域和防空力量薄弱的地域”。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作者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地方有做秘密工作的必要吗?
  第四,关于UFO的动力系统。作者认定人类尚无法在如此小的外壳内安装一套反物质的动力设备,又根据尾气推出UFO是使用燃油或氢气,进而断定UFO为“地球人”所为。这种表面上的推断方法实在站不住脚。关于反物质动力设备作者也承认对于人类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言,仍然只是一种未付诸于实际的科学推论。关于UFO的动力问题在我们的知识层面上,用核聚变所产生的强大能源来解释更合理些,这种能源形式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欧美科学家所进行的可控核聚变实验表明,这种能源可能是比我们更先进的地外文明掌握的。
  第五,作者认为UFO在飞行中可以任意“前、后、左、右、上、下地直角飞行”,是“熟悉地球科学的科学家针对地球上的武器和观测仪器的功能所达不到的范围而设计的全防御性飞行器”。其实作者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如果地球上真有可以针对全球武器的全防御性飞行器,那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对于UFO这种特殊的飞行方式,我个人比较赞成斥力场的说法。一般,UFO的出现会引起强大的电磁效应,表现为类似通讯中断,电力中断等。由于电磁场具有可逆性,极性的不同可导致物体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只要电磁感应强度够大,就可以使物体得到悬浮乃至飞行的动力。我宁愿大胆设想飞碟乘员掌握了控制物质的方法,可以使基本粒子按序排列,产生所需的斥力和引力。在飞行中,突然骤停、直角转弯是靠中止后面的斥力场,开动前面的斥力球,然后又产生侧向斥力场。这样,飞碟就可以直角转弯,甚至突然倒退。
  四川 冯凌云:我仔细读了贵刊2001年第3期的《地球是否真的会遭受撞击》一文,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作者把恐龙看成全是“庞然大物”,这完全是一个误区。不要以为恐龙都是庞大的,有的恐龙很小,如身长仅有15米的似鸟龙和身长仅1米的细颚龙。此外,作者还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既然铬的同位素在太阳系中处于消失之中,那么如此多的铬只能来自于太阳系之外,怎么能说来自地球之外呢?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作者再一次把这个千古之谜的真相“断定”了。所以我不得不再说一次,请不要把尚无定论的问题一个巴掌拍死。
  山东 宋朝晖:我对贵刊在2001年第4期刊发的黄德揆先生写的《不速之客太空来》一文有几点异议。
  在“冲出地球”一节的第三段中说,飞往火星的速度为246km/s,以这样的速度飞往距离1亿光年的星球竟然才用12 000年。还有第四段中说到银河系中心来回12万光年的距离才用40年时间,不知是如何计算的。
  再者,作者在第三段中同意光子箭的可行性,在此,我想提一下我的看法:
  重力的加速度跟地球的引力有关,不知道在宇宙中的飞船是否还受地球引力的影响?
  假如说它还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也不尽相同,比如在赤道上,g=9780m/s2,而在北京,g=9801m/s2,那么在遥远的太空还会是10m/s2吗?
  如果是的话,当飞船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不断加速,当它的速度大于112km/s的时候,就会摆脱地球的引力。当大于167km/s时,就会摆脱太阳的引力。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吗?还会有加速度吗?再者,地球上的加速度是指向地球的,飞船要飞向宇宙不但不会加速可能还要减速,因此是不可能达到光速的。还有一点,如果真的有达到光速的飞行器你也不必担心被什么宇宙中的原子、分子袭击,因为既然有能达到光速的飞行器,它的外壳一定非常坚硬,否则不等它被这些微粒袭击早已被空气摩擦而产生的大量的热给熔化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其他文献
银河系的运转  ○刘健生     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都在旋转,有旋转就有旋转的方向,银河系也不例外。银河系向何方运转,这需要从星体内的引力说起。  宇宙中的星体都有引力,根据其大小或质量不同而异。如太阳的引力超过地球,吸引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的引力超过月亮,吸引月亮围绕地球旋转。  引力不论强弱都互有作用(影响)。如月亮的引力虽然比地球弱,但是也能吸引着地球上的海水产生潮汐现象。行星的引力,也能使
期刊
早在1943年4月5日晨,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教练格里·凯西及其学员从加利福尼亚的美国陆军航空队费里防区基地驾驶伏尔蒂勇士BT-13型训练机起飞。也就是这一次飞行,他经历了一次不平凡的飞行,并引发了他对UFO的研究和形成了自己的结论。    经历编队飞行    他们驾驶训练机以1500米的高度飞行,在云层的上方,能见度达到极点。就在大约9时50分,凯西朝东边的圣地亚哥望去,以为自己看到了一束光线。 
期刊
宇宙是无限大的,其中有多少星球像地球那样存在具有思维意识的高级生命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就浩瀚的宇宙而言,存在智慧生命的地球不是孤独的,有频繁出没的UFO为证。  为什么忽隐忽现,神出鬼没的UFO可被认为是来自外星球的文明?似乎并不稀奇。首先,UFO客观存在,并不是杜撰出来的。从1947年“UFO”名声大振以来至今半个多世纪(其实目击案例早在古代已有记载),报告与UFO多类别接触
期刊
第九道奇光    1984年8月,那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家住在江苏省阜宁的乡下。有一天晚饭后,邻里大约有十多人都在各处乘凉。当天晚上天上没有一丝云,天上繁星点点,能见度极好,场地周围也没有高的建筑物,视野很开阔。  21时左右,天上突然出现了奇异的现象。我从北方地平线上看到九道橘黄色轨迹,由北向南,从头顶划过天际,当时看不到轨迹前端有异物。黄色轨迹呈一条条直线,形成九道平行线,景象非常壮观,从地平线
期刊
大约30多年前,一些预言家曾指出,在“阿波罗”计划之后将出现商业空天飞机、大型轨道空间站以及人们将在地球和逐渐扩大的月球聚居地之间往返飞行。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着手建造国际空间站,还在验证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技术。除此而外,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人类空间探索与开发初始计划还预想了利用地球以外的资源和开发创新性推进技术,这对最初到月球然后到火星的载人太空旅行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今后10年~15年间
期刊
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假说——从巨大演化到纯神秘性推论。前不久,俄罗斯著名科学家AC别里琴科博士大胆提出关于地球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新观点。现将俄罗斯《周报》记者H波塞萨耶夫同别里琴科的访谈录介绍给大家。  问:我们先从这一问题谈起,公认的现代人祖先尼安德特人(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古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后来为什么又从我们的行星上消失了?  答:现代人的真正始祖是尼安德特人,他们出现
期刊
不明飞行物光临营口  2001年9月2日17时40分左右,在辽宁省营口市东南天空出现了一不明飞行物。当时有众多市民在户外街头目睹了这一飞行物的“莅临”。  18时左右,营口市所属的盖州市、大石桥市的热心群众纷纷打电话,向省、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部门报告发现不明飞行物的情况。  飞行物(约碗口大小)呈圆形,当时白亮。待仔细观察,其中间呈白炽亮光,四周呈红色,有时在红白相间的地方还闪动着蓝光。有
期刊
2005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世界UFO大会闭幕不久,就有人在当地夜空看见一个不明飞行物。此飞行物在半空中飘浮不定,有朦胧的光线。此条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出现在大连的各大报纸上。后来经考证,此物为大连服装节上使用的飞艇。此事与十年前的北京机场UFO事件如出一辙。    背景:1995年1月20日早上5时左右,北京市民赵健忠在前往北京顺义的途中,在机场附近连续拍到十几张不明飞行物的照片。此后不久,北京有多
期刊
使基因沉默    ○高 瑞  研究一个基因起什么作用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把它关掉后观察发生了什么问题,这通常是一个辛苦的工作。现在研究者们发展了一种在哺乳动物细胞里使特定基因沉默的新方法。虽然还在起步阶段,这种叫做RNAi的技术还是会加快基因研究。  和分子生物学许多技术一样,这项技术也是受自然的启发。许多生物,包括植物、果蝇、线虫、很可能还有哺乳动物,似乎都天然地利用RNAi去攻击病毒和限制那些能
期刊
我是美国《科学探索杂志》(JSE)的主编伯哈德海兹·弗·德。该杂志是一个评论性和研究性的刊物,其内容是刊载一些学者的有关奇异现象的调查研究性文章,而这些奇异现象往往还不被目前科学界所接受。UFO现象就属于该杂志的研究刊载范畴,或者更确切地说,UFO现象还处在目前主流科学的研究范畴之外。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现在仅借此篇文章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并希望能在UFO研究者和支持者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