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和他的老北京拍记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来,在逐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中,出现了一支带着相机的队伍。这一群人每周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他们就是“老北京拍记队”。他们把一条条胡同的街景生活拍摄、记录下来。把一些尘封的历史挖掘出来。
  
  办起一个网站:一部北京史半部中国书
  
  张巍,就是老北京网的创办人,同时还是“老北京拍记队”的创建人之一。他自己自然成为一群“老北京迷”的“掌柜的”。
  他今年33岁,生长在北京。曾经当过厨师、发行员、编辑。2000年,张巍的家拆迁,他恋恋不舍地从东半壁街胡同的四合院搬走了。不管有多留恋,当时他能带走的只有老屋那扇红松窗棂。张巍说,他当时看着它发呆,心想这么美的东西,就这么没了?
  他从小到大生活在北京胡同里,对胡同熟悉而依恋。随着北京大规模的建设,胡同越来越少了,而且北京的拆迁速度如此之快,熟悉的胡同消失后场景竟会那样凄凉,这让他感到有责任把北京的老胡同记录下来。于是,张巍决定要做点儿事儿,为后代留下点儿什么。
  2000年11月11日,酷爱老北京文化的张巍开通了个人网站——老北京网,网站专门介绍老北京的风俗、景点和胡同知识。
  刚开始时候,举步艰难。张巍为此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他觉得北京的变化太快,业余时间已经不够用了,当你停下一两天后,就会发现某一处胡同或者四合院可能已经消失了。他那时就打定主意,保护胡同这事他会做一辈子,因为这是他最割舍不了的事情。
  从那时起,他便背起相机,走进老胡同、四合院,为它们的“有生之年”留下印记。
  网站创办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经费问题,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工作,每年花在网站的维护费用1000多元对他都是个大数,日常生活开支全靠父亲的退休金勉强支持。他义务做了好几年没钱‘掌柜的’。张巍说,那个时候他口袋里的钱超不过10块。
  其实,这个圈子中的很多人也像张巍一样,很多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失去收入来源成了普遍问题。买设备需要很大的开销。张巍说,有时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即使这样,张巍也没想在网站上放商业广告,那样做就会失去网站的公益性质,会让外界质疑拍记行动的目的。他希望将来把网站捐给非盈利组织,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张巍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照片绝大多数是由外国人拍摄的。可以说整个20世纪,由中国人自己有系统地对北京城进行全方位的拍摄与文字记录还没有过。如果我们再不进行系统的拍摄与记录,几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就连个胡同影子也看不到了。
  有人拍照是纯粹为了美,但他是想记录下真实的、原生态的东西。它们可能是一排晾着的衣裤,可能是一辆破旧的三轮,可能是院子里的一块砖瓦。这些常人眼中很平淡的市井生活也许谈不上有多美,但它们却是历史的证据,是一幅北京民间的世俗社会生活大画卷。
  由于资料的丰富和翔实,有人把老北京网看成“一部北京史,半部中国书”。因为张巍和他团队的努力,将来的人们还可以在网上游览胡同。这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但有总比没有要强吧。
  对于现存的每一条胡同,张巍都要建立声、像和文字的立体档案,他的目标是建立可连接在一起的拼接式图像。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胡同连接成片、成网,配以声音和文字,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21世纪老北京胡同的虚拟世界;同时,也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胡同与老城区的变迁图像数据库。
  通过图像在网上建立一个胡同的完整世界,在城市的快速变迁面前,这也是无奈而惟一的选择。
  
  拉起了一支队伍:老北京拍记队
  
  刚开始张巍只是自己拍,自己弄网站,渐渐地,同道人开始汇聚过来了。
  2004年,网站开通了论坛,两个月里,会员就有了1 DO名,而四个月后,会员就达到了1000名。2005年6月25日,十多名爱好胡同的网友相约,召开了第一次网友见面会。
  会上,有人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条,所以这是个大工程,他们要有计划地开展对北京胡同的拍摄活动。老北京拍记队正式成立后,同道们很自然地汇聚到一起,开始了有规律和有规模的活动。
  拍记队的成员平时通过网络互相联系,每个周末,大家都会团队作战,一同去寻访正在消亡的北京老胡同,用镜头记录下胡同里的每一个细节,用纸笔记录下听到的每一个故事。他们还会在周末以外的时间对紧急拆迁区进行“抢救性”拍摄,其中记录的300多条胡同已经彻底消失。
  成立到现在,拍记队已经踏遍了上千条胡同,有的胡同甚至去过不止一回。蹲拍,托举,甚至为了一个镜头爬上大卡车,弄得满身是土也毫不在乎,就是两个字——喜欢。
  胡同拍记队的成果都被搬到了老北京网上。张巍说,至今网站已积累了30多万张照片以及数千万字的文字。一些“资深”网友们还自发组建了以品尝老北京小吃为主题的“馋记队”,以民俗旧物为主题的“藏记队”,以相声评书为主题的“曲艺队”等。
  2007年,老北京拍记队荣获了年度十大法制人物奖。京城胡同“拍记队”被推荐的理由是:他们奔波、呐喊,像保卫自己的亲人一样,用影像的方式挽救着北京文化的印记…这个保护民间文化古迹的群体所做的努力显得异常珍贵,也体现了现代公民依法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公益心和法律心。
  张巍说,这是一种像“游玩”一样的去挽救老北京文化印记的行为,大家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以快乐的方式,达到了法治宣传的目的。这是一种很新鲜、很独特的传承文明的方式。
  十年下来,有一万多人参加过“拍记队”的活动,不仅是北京人,还有很多外地人以及来自法国、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国的外国人参加。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都能够在胡同里感受到胡同的“美”,以及四合院的“雅”,而且也更加理解为什么要去保护北京的胡同。
  每次活动组织都得很有秩序。张巍说,我们通常在网上发帖子,预告要拍摄哪些胡同,愿意去的人就在约定的地点会台。“拍记队”完全由个人自愿参加活动,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兴趣拍摄胡同的细节,寻访胡同里的故事,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在一起从制聚餐,边吃边交流拍摄心得。
  过去,北京人经常把那些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的人称作胡同串子。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京城的胡同一天天在减少,胡同串子们也陆续搬进了高楼大厦。可是张巍身边的这群胡同串子,放着舒适安逸的高楼大厦不去,整天就扎在老胡同的残垣断壁里面。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年龄大多是80后,这么多年轻人在为保护老北京奔波,也确实让人欣慰。
  近年来,通过老北京拍记队活动的呼吁,与很多文物保护人士一起,保护下了一些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通过老北京拍记队的活动,将文物保护观念,文物法规传播到千家万户,让生活在传统街区的市民,意识到所生活的地方具有的文物价值。
  张巍的名字快被人忘了,圈里人更喜欢叫他“掌柜的”。他掌的不是某家店铺的柜,而是整个老北京胡同的柜。
  
  集合一批专家,整明白了老北京那些事
  
  张巍十年来的辛苦,不但积累了资料,还建立了很好的人脉关系。他最大的收获是集合了一批对老北京历史民俗熟悉的专家,只要你想问北京的那些事,不管哪方面的,张巍保证能给你找到相关的人来解答。
  随着工作的深入,张巍的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由于他对北京文化的深入挖掘,他几乎也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网站让他聚集了更多的人气,于是有那些热爱北京文化的人找到他,请他给筹办一场最地道的京味婚礼。
  没想到,这事情一做起来就不可收拾,不但在圈内火起来,很多圈外人也慕名而来。
  婚礼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谁都想办得像模像样。但是现在流行的婚礼程序和模式都是借鉴了西洋婚礼,如果想给自己搞一场中国最传统、最地道的婚礼,人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张巍知道,因为他已经把北京琢磨透了。这些年的搜集整理,他对北京的胡同不但拍摄、记录得差不多了,还对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习俗也了解了很多。何况他身后还有各路民俗历史专家的支持,北京这点事已经不在他话下。
  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箱箱的衣服和装饰,这些是传统婚礼专用的。在电脑上也能看到他筹办婚礼的热闹场面。当然,看婚礼不光看热闹,还要看门道。
  张巍的事业已经很有起色,同时也收获了爱情,他的媳妇也是个同道,他们在胡同的拍记活动中相识。当然,他们的婚礼就是在四合院中举办的,按他说法,也是非常严格地道的老北京婚礼,一点也不带掺假的。
其他文献
“一把手”,在当今人们的辞典里是部门或单位主职的代名词;而在战争年代,则是人们对独臂军人的戏称。“一把手”,对于开国上将贺炳炎、开国中将余秋里而言,则有双重涵义:他们俩同在长征中失去一只手臂,都是肢体上的“一把手”;又在同一部队分别担任军事、政治主官,都是搭档行使指挥权的“一把手”,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这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  首次搭档,两人一同火线上任  贺炳炎1913年出生,湖北松滋人
一条弥敦道,会让你明白香港的繁华并非一天造成的。城市的生命力在此大道上一览无余。    由于办公室的所在地在弥敦道,于是成了我倾注脚力最多的地方。它是连接旺角和尖沙咀的主干道,路上店铺林立,广告灯箱牌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弥敦道于1860年由英军工兵修筑,最初命名为罗便臣道(RobinsonRoad),以纪念1861年前来接管九龙半岛的港督夏乔士·罗便臣爵士。1909年更名为弥敦道,以纪念扩建该
当今中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电子商务总量全球第一。必须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让网络空间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清朗。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社会
年初就想回第二故乡牧羊海看一看,眼看拖到年底了,牧场的朋友打来电话:“还来不来?可别言而无信哪!“我这人禁不得刺激,再忙也得说话算话。得,一拍大腿,走!  11月6日晚半夜的火车,出家门打车时才发现下雪了。本来轻歌曼舞的雪花,不大一会,就变得“燕山雪花大如席”了。  到了北京南站,双脚一落地,就被积雪埋没。好不容易上了火车,匆匆安顿一下,便昏昏睡去。睁开眼时,已是7日的中午。窗外,白雪皑皑。列车广
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问题,在许多场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群体在家庭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明确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入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既是领
一条单为油田生产服务的普通道路到现在的世纪大道,他见证了大庆发展变化的50年。    大庆市坐落在东北松嫩平原的北部,是一个因石油而生的城市。60年代初,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当几万大军会战大庆,多路人马和物资齐聚大庆,世纪大道的前身作为当年的交通主干道的“中七路”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七路”是油田最初作为油田生产,运输命名的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的东西走向的公路,因它和滨洲铁路相邻,从萨尔图火车站卸下的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宋许左之    乡土中国的故园情怀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主题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发展所积累和创造的一种生活形态和文明形态,它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心血。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的瓦解、消失、涣散、泯灭。关注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记录那里的建筑、衣着、饮食、手艺、节日
《吕氏春秋》记载:“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  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箪醪劳师的故事,见证了绍兴千年酿酒的历史。  琥珀色的绍兴老酒,芬香醴郁,醇厚甘鲜。    沾鲁迅先生的光,绍兴似乎处处可见“咸亨”的字样,像我们这会正坐进来的临街小馆,就是一家叫做“小咸亨”的精巧小店。熟谙绍兴的当地朋友之所以特意带我们来这家“小咸亨”,而不去对面气派豪华的“咸亨大酒店”,原因在于据说
从早上8点半到中午12点半,赵学军开了一上午的会,来不及吃午饭,在与记者交流后,他要立刻赶去园区另一侧,与合作伙伴见面。  作为波司登集团的出海业务负责人和电商总经理,自2009年11月11日源于淘宝商城(天猫原名)的“双11”网上购物狂欢节诞生后,每年的10月和11月对于他来说,都是停不下来的月份。  今年对于波司登来说尤为关键。“618”期间,“天猫出海”项目正式推出,随之而来的是第一个真正意
叶孝忠对不确定的旅行抱有好感,他说,“我很早就不为所谓的风景而旅行。我不确定,但我却能由不确定中找到确定的快感,不确定总是附送可能性,而这个世界之所有趣,有吸引我继续素下去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这些可能性。”  年初时,叶孝忠在他的博客中写到:“新的一年,我依旧没有太多的新希望,我只希望下次我再面对不确定的时候,依旧能从容地、自信地在一盘琳琅满目的珍宝里,毫不犹豫地挑出一颗钻石,虽然在别人眼中它可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