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舞蹈教学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学生们因为共同的对舞蹈的兴趣成立了舞蹈社团,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畴,也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加入舞蹈社团,舞蹈社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校舞蹈社团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字】高校;舞蹈社团;发展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使学生更加青睐艺术的培养。进入高校学习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加入舞蹈社团,如何使高校舞蹈社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培养更多的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舞蹈社团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促进舞蹈社团的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文章就这几点简要说明。
一、舞蹈社团的重要性
进入的学习环境,学生因为共同的对舞蹈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舞蹈社团进行交流学习,舞蹈社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人际关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更能在舞蹈社团的训练表演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由此看出,舞蹈社团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人际关系。进入高校学习,初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是充满好奇和新鲜的,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加入社团,不仅可以在学习之余,更加丰富校园的生活。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自己快速的融合到校园生活中,社团已经成为大学里凝聚力最强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于舞蹈的学习,就是对于美的认识和感知,有规律的坚持舞蹈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形象都能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外在、内在气质的培养。进入高校的学生年龄层次一般在18—21岁之间,年轻浮躁,易冲动,安静的舞蹈配以音乐,能够使学生沉淀下来,感受内心,净化心灵。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舞蹈社团从基础训练到节目编排,需要学生共同来经历,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得到锻炼,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的力量,舞蹈社团的学习经历,会一步一步将学生锻炼成具有合作精神的艺术人才。
(四)找到自我,树立自信。舞蹈社团的活动,有时候需要大家共同协商,好的意见得到肯定,是一种鼓励。训练的刻苦、用心,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善于组织,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能够引起他人的重视。在舞蹈社团的排练、表演、策划活动等等环节,不断的展示自我,肯定自我,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舞蹈社团发展的方法研究
既然舞蹈社团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使舞蹈社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实现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
(一)认清舞蹈社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修正和改善。
存在问题一:社团整体懒散、随意,社团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分工不够明确,日常管理不到位是舞蹈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活动组织混乱,人力、物理、财力的浪费。
有效的改善方法:建立健全社团内部的章程制度,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养,提高社团中坚力量在社团的影响力,形成有序的正规化的舞蹈社团。
存在问题二:缺乏专业的指导,社团水准没能得到提升。很多舞蹈社团没有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或者配备的教师并没有很用心认真的对社团进修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得社团的舞蹈水准,整体发挥无法提升。
有效的改善方法:提高教师报酬,配备专业的教师给予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影响力大的社团专门设立团队的指导教师,这样,教师才能认真投入的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还能建立起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舞蹈团体。
存在问题三:由于社团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的限制,社团活动无法好好的开展,活动成效不能很好的展现。
有效的改善方法:学校应该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舞蹈社团必要的支持。对高质量、高水准的舞蹈社团,可以建立舞蹈社团活动专项经费。社团本身也可以通过演出、宣传等手段,谋取来自社会的资金,同事也锻炼了社团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社团的认识,明确舞蹈社团的定位。
舞蹈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团体组织,对于舞蹈社团的认识程度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新形势教育模式下,舞蹈社团的定位应该重新加以明确。每个舞蹈社团都有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因此在舞蹈社团的管理中,要做到有张有弛。不能关于松散,让学生不重视舞蹈社团的活动,也不能过于死板,失去了舞蹈社团本该有的自主氛围。科学合理的管理舞蹈社团,明确舞蹈社团的重要性,使其发挥正能量的影响力,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
(三)转变舞蹈社团的训练方法,提升团队质量。
单一的舞蹈训练容易让团队成员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转变社团的训练方法,促进团队质量的提升是舞蹈社团发展的关键所在。
1.利用多媒体训练。指导教师的动作示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免会跟不上节奏,利用慢放、回放等功能播放专业舞蹈视频,能让学生直接的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
2.与其他舞蹈社团进行交流学习。不同的舞蹈社团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互相提出意见,取他人之所长,改善不足,团队的质量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3.注重舞蹈社团的活动实践。一支好的舞蹈社团都是在丰富的活动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改善创新,才历练而成的。多参加校园演出、外校联谊、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社团成员之间的默契度,提升团队活动的质量,从而加大舞蹈社团的影响力。
结束语:
在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形势要求下,舞蹈社团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强舞蹈社团的管理,明确舞蹈社团的定位,提升社团的质量,实现社团的科学发展,培养出规范化、有素养的舞蹈社团,更好的为社会输送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综合素质人才,是舞蹈社团发展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玲,论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现代化发展[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年6期
[2]任道.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舞蹈杂志,2008, 323(7):64- 6.
【关键字】高校;舞蹈社团;发展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使学生更加青睐艺术的培养。进入高校学习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加入舞蹈社团,如何使高校舞蹈社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培养更多的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舞蹈社团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促进舞蹈社团的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文章就这几点简要说明。
一、舞蹈社团的重要性
进入的学习环境,学生因为共同的对舞蹈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舞蹈社团进行交流学习,舞蹈社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人际关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更能在舞蹈社团的训练表演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由此看出,舞蹈社团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人际关系。进入高校学习,初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是充满好奇和新鲜的,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加入社团,不仅可以在学习之余,更加丰富校园的生活。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自己快速的融合到校园生活中,社团已经成为大学里凝聚力最强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于舞蹈的学习,就是对于美的认识和感知,有规律的坚持舞蹈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形象都能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外在、内在气质的培养。进入高校的学生年龄层次一般在18—21岁之间,年轻浮躁,易冲动,安静的舞蹈配以音乐,能够使学生沉淀下来,感受内心,净化心灵。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舞蹈社团从基础训练到节目编排,需要学生共同来经历,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得到锻炼,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的力量,舞蹈社团的学习经历,会一步一步将学生锻炼成具有合作精神的艺术人才。
(四)找到自我,树立自信。舞蹈社团的活动,有时候需要大家共同协商,好的意见得到肯定,是一种鼓励。训练的刻苦、用心,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善于组织,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能够引起他人的重视。在舞蹈社团的排练、表演、策划活动等等环节,不断的展示自我,肯定自我,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舞蹈社团发展的方法研究
既然舞蹈社团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使舞蹈社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实现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
(一)认清舞蹈社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修正和改善。
存在问题一:社团整体懒散、随意,社团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分工不够明确,日常管理不到位是舞蹈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活动组织混乱,人力、物理、财力的浪费。
有效的改善方法:建立健全社团内部的章程制度,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养,提高社团中坚力量在社团的影响力,形成有序的正规化的舞蹈社团。
存在问题二:缺乏专业的指导,社团水准没能得到提升。很多舞蹈社团没有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或者配备的教师并没有很用心认真的对社团进修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得社团的舞蹈水准,整体发挥无法提升。
有效的改善方法:提高教师报酬,配备专业的教师给予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影响力大的社团专门设立团队的指导教师,这样,教师才能认真投入的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还能建立起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舞蹈团体。
存在问题三:由于社团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的限制,社团活动无法好好的开展,活动成效不能很好的展现。
有效的改善方法:学校应该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舞蹈社团必要的支持。对高质量、高水准的舞蹈社团,可以建立舞蹈社团活动专项经费。社团本身也可以通过演出、宣传等手段,谋取来自社会的资金,同事也锻炼了社团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社团的认识,明确舞蹈社团的定位。
舞蹈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团体组织,对于舞蹈社团的认识程度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新形势教育模式下,舞蹈社团的定位应该重新加以明确。每个舞蹈社团都有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因此在舞蹈社团的管理中,要做到有张有弛。不能关于松散,让学生不重视舞蹈社团的活动,也不能过于死板,失去了舞蹈社团本该有的自主氛围。科学合理的管理舞蹈社团,明确舞蹈社团的重要性,使其发挥正能量的影响力,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
(三)转变舞蹈社团的训练方法,提升团队质量。
单一的舞蹈训练容易让团队成员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转变社团的训练方法,促进团队质量的提升是舞蹈社团发展的关键所在。
1.利用多媒体训练。指导教师的动作示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免会跟不上节奏,利用慢放、回放等功能播放专业舞蹈视频,能让学生直接的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
2.与其他舞蹈社团进行交流学习。不同的舞蹈社团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互相提出意见,取他人之所长,改善不足,团队的质量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3.注重舞蹈社团的活动实践。一支好的舞蹈社团都是在丰富的活动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改善创新,才历练而成的。多参加校园演出、外校联谊、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社团成员之间的默契度,提升团队活动的质量,从而加大舞蹈社团的影响力。
结束语:
在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形势要求下,舞蹈社团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强舞蹈社团的管理,明确舞蹈社团的定位,提升社团的质量,实现社团的科学发展,培养出规范化、有素养的舞蹈社团,更好的为社会输送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综合素质人才,是舞蹈社团发展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玲,论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现代化发展[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年6期
[2]任道.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舞蹈杂志,2008, 323(7):6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