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b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动物模型.方法:通过皮下注射2×107个Nalm-6细胞形成移植瘤,观察裸鼠体重、活动状态及成瘤状况,取裸鼠外周血、骨髓、肝脾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了解皮下造模的成功是否伴有全身转移情况.结果:裸鼠皮下注射2×107个Nalm-6细胞,11.0±2.5 d后可观察到(3-4)×(3-4)mm肿瘤,体重降低,活动不受限,病理切片观察到肝脏、脾脏、骨髓有肿瘤细胞浸润.结论:采用裸鼠成功建立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皮下肿瘤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英国临床输血全国比较审核计划从1995年开始试行,2003年正式实施至今,开展了近40次专题审核,在制定并实施与临床输血指南相配套的临床输血审核统一标准与方法、制定统一的输血适应证代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统一组织开展全国比较审核等长期实践过程中,建立了科学、规范、系统、协调的临床输血审核机制与模式,积累了一整套临床输血审核实操标准,形成了非惩处性的学习和持续改进文化氛围,与输血严重危害监测计划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基于科学证据和PDCA循环的输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取得了临床输血科学管理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的卓
目的:探讨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致癌基因(NRAS)的共存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1种基因突变,探讨NRAS共存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结果:326例AML患者中,共检测出NRAS突变57例(17.5%).与无NRAS突变组相比,NRAS突变组患者更年轻(P=0.018),外周血小板水平更低(P=0.033),但在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FAB分型方面,NRAS突变与M2亚型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93例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特点、药敏情况及预后.结果:93例患儿中有78例处于粒细胞缺乏期.93株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占58.1%(54/93),革兰氏阳性菌(G+)占41.9%(39/93).G-菌中前4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5.1%)、肺炎克雷伯菌(13.9%)、铜绿假单胞菌(6.5%)、阴沟肠杆菌(6.5%)
目的:分析CCLG-AML-2015方案治疗初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8月至2019年9月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60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使用CCLG-AML-2015方案(以下简称2015方案)化疗的效果,对照组为本中心2010年2月-2015年7月使用AML-2006方案(以下简称2006方案)治疗的42例AML患儿.结果:2015方案组与2006方案组患者在性别、初诊年龄、危险度分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5方案组诱导1个疗程化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