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球常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心衰,HF)为AMI的常见并发症[1],是远期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主要驱动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的兴起虽可降低AMI后的住院死亡率,但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表明,尽管AMI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HF的患病率却增高,且AMI后心衰患者较未出现心衰患者30 d内死亡风险高了3~6倍[2]。
其他文献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房颤动组(n=125)和非心房颤动组(n=165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长、检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住院心衰患者房颤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NYHA分级更高、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
Kartagener综合征(K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鼻窦炎[1,2]。1904年由Siewert首次报道,1933年瑞士内科医生Manes Kartagener报道4例,并总结提出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和副鼻窦炎“三联征”而命名为KS[3]。该症罕见且常在儿童期发病,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以加强临床对其的认识。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水平,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CHF患者115例作为CHF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LISA法检测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EG3表达情况;MEG3表达与NT-proBNP、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高龄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心血管病区住院的高龄CHD合并T2DM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试验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5 mg Tid,观察治疗4周。采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 PAT2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建立之前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ASTEMI患者87例为对照组,急救绿道APP管理模式成立之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ASTEMI患者10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D2B)时间、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长、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期间平均花费。结果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救治时间比较差异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后续简称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准,统计超声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同时评价其诊断价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颈动脉检查结果中,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致52例,符合率83.87%;
目的观察经溶栓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期PCI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原组(54例)和血栓抽吸组(52例)。尿激酶原组在血栓抽吸后经抽吸导管于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血栓抽吸组仅行血栓抽吸。7 d后延迟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支架植入数量,出血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入院1周内及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比较患者两类药物获益的差异。方法入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0%并存在心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及用药史作为筛选指标,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43例和依那普利治疗组31例,持续用药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冠脉)闭塞导致相应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的缺血缺氧坏死的结果,通过胸痛中心的建立,优化这类疾病的救治流程,降低了“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FMC to B)时间,使罪犯血管尽早开通,极大挽救了患者生命。STEMI的诊断主要靠对心电图的识别,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有时间窗限制,需提高警惕,减少时间延误,不遗漏此类危重疾病的诊治。本文报道1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结合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de Winter样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救治能力。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偏头痛的影响因素,以及卵圆孔封堵后对PFO伴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PFO患者70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42例(PFO组)。另选取同期我院非PFO者95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30例(非PFO组)。对比两组偏头痛的发生数,同时比较PFO右向左分流(RLS)不同分级对偏头痛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对比其中PFO组中38例患者成功行卵圆孔封堵术前后头痛严重程度以及头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结果PFO组偏头痛发病人数较非PFO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