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的结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文本阅读是最近提出的新型阅读理论,它的产生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多文本阅读教学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总量,提高了阅读速度,提高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策略主要有:精准、多样地筛选阅读文本;开展多文本阅读,强化阅读的深度;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外阅读内容引入课堂常规管理。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1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有效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这三个主要互动形式,使阅读教学发挥着教学的功力。而其中处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和文本间的互动交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文本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知识信息,学会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与研究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笔者常年从事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据观察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内阅读停留在教科书的好词佳句的背诵上,呈现碎片化阅读形式。在家庭教育中,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低,缺少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片面追求考试结果,不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农村基础条件薄弱,阅读的客观环境不理想,读物少,缺氛围,导致小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量少,阅读策略单一。虽然少部分学生在家长的支持和熏陶下读一些书,却没有使用科学的阅读策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基本脱节,受益度浅。因此,对多文本阅读教学在农村小学应用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亦或实践层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一、多文本阅读的概念
  多文本阅读就是教师围绕一个议题,将教材内外的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而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熟知文本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理解,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习得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其多种思维能力发展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围绕核心议题、多文本的快速阅读,以及师生的有效课堂互动,进而为改革传统阅读教学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思路,并为丰富阅读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注入新鲜活力。
  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切入点,采取多文本阅读教学方法,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通过课内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组织能力,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内阅读与内外阅读相结合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融合两者之间的优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多文本阅读的意义
  1.增加学生的阅读总量,提高阅读速度。
  多文本阅读使得小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读5-6篇文章,增加了阅读量,拓宽了知识面,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的是指导和辅助,学生在其指导下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有效实现知识积累。因此,多文本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阅读能力上,不容小觑。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质量,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完成阅读。
  我国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五、六年级即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课外文章的默读速度至少为三百字每分钟。而实际教学时两课时才读一篇五百字的课文,师生的教与学都很慢,阅读方式单一,制约了阅读效率的提高。而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下,五篇文章在一课时得以完成,客观上迫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比较大的阅读量,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提升了阅读技能。
  2.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多文本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阅读教学,应有意促成这一方面的实现。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好的文本作支撑,进而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含有大量优秀的、有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有益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多文本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素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收获的是对文本、生活、对世界一个更加完整性的理解,这些有益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多文本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
  1.精准、多样地筛选阅读文本。
  精準地筛选文本,即筛选出阅读文本共同符合议题的具体内容。多样性筛选文本:选择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多层面、多形式、多侧面地反映相关议题的不同审视角度和欣赏特色。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我校的教师在上《创世神话》群文阅读时,选的文本有1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和6篇神话《诸神创世》《淤能棋吕岛》《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米尔》。选择这些文章正是因为它们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所以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效率。
  2.开展多文本阅读,强化阅读的深度。
  当前,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选择了3 到4 篇优秀的文章。这样的教材编排为多文本阅读带来了方便。所以,语文阅读中,教师要抓住某一主题,选择有代表的文章展开阅读。除了选择阅读主题之外,还要参照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整合各个单元,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阅读文本,理解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我们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的讲解为例子,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理清说明顺序。当然,还要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了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特点,教师接着让学生阅读《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三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方式还有很多,诸如角色扮演,将所阅读的故事以表演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表演中丰富阅读形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打破课堂的界限,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结合下,潜移默化地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并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参与中爱上阅读,乐于阅读。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方式实践研究》(fgjy18005)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针对立式蒸煮锅设计了一套基于组态王6.0软件的间歇蒸煮过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木浆的H因子的准确预报,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工艺情况在线地选择升温曲线,实现蒸煮制浆过程的自动控
地物目标建模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SAR)图像解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基于流形学习的建模方法得到发展,可望适用于依据微波散射机理成像的SAR图像建
本文根据Svennerholm和蒋谷人等的方法略加改良,测定了蚌埠地区113例正常人,71例恶性肿瘤患者和82例非肿瘤疾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的含量。正常值为12.4mg/dl(SD=&#
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课程闯的联系与交叉、课堂教学与专业背荣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对“无机化学”教学内
本文观察了利多卡因对Iso引起的心肌损伤模型的影响。利多卡因能降低用Iso大鼠的死亡率,而对Iso引起的S-T段改变和心肌CPK丢失无显著影响。利多卡因亦不影响ISMN和ISDN在Iso
反射分量分离是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已有很多基于单张图像的反射分量分离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分离图像中彩色区域的反射分量并会在等色区域产生严重的噪声。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分离图像彩色和等色区域反射分量的方法。彩色和等色区域高光的共同特征是亮度在局部区域中逐渐变化,因此本文算法首先将亮度信息融入传统的无高光图像,提出能够区分不同亮度等色区域的改进的无高光图像;然后提取局部位置空间亮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代表性概念、服务功能、本质属性的阐述和分析,认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应定位在以共用理念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基于合作的、在同一
文书档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而它的机要性、保密性不容忽视。做好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必须重视文书档案保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规范管理程序,落实责任、落实制度、落实考核、落实
<正>图1 Ⅲ型(IUD)定位器示意图 1左右分叉 2长颈 3底盛 4固定柄 5活动柄 1 使用方法 1.1 器械消毒:本定位器可经煮沸,高压或浸泡消毒。 1.2 采取妇检体位,局部消毒、铺
【摘 要】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歌唱的魅力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作为一名小学音节教师,就是要采用唱、演、动、想等各种方法手段,来让小学生们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学习音乐,喜欢上音乐,并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后结合自身音乐教学的经验和体会,重点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