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黄疸型肝癌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小便黄10 d于2009年12月8日入院.2009年11月28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小便黄,伴厌油、纳差,无畏寒、发热、恶心及呕吐,无明显腹泻、黑便及血便.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左肝管内中等回声团伴左肝内胆管扩张.未予特殊治疗.门诊以"肝门部胆管癌"收入我院。

其他文献
肝外伤发生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腹部外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6例.现将其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期刊
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在国内应用于临床,使困扰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诸多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我中心于2010年3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完成了国内第1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大便带血1个月于2008年8月5日收治人院.2006年该患者因左上腹包块行腹膜后包块切除+腹腔内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腹膜后黏液型和硬化性脂肪肉瘤;腹腔内肉瘤,伴平滑肌细胞分化.术后3个月行CT检查提示脂肪肉瘤复发,患者拒绝治疗.患者定期复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出现大便带鲜血,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入住我科.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
期刊
目的 探讨理想的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方法.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确诊的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染料法组(20例)、核素法组(20例)和联合法组(19例),分别或联合注射专利蓝和99Tcm进行SLN检测.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SLM的检出情况及SLN判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染料法组共检出SLN 3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2010年初,患者反复于夜间出现心悸、冷汗、乏力等症状,偶伴神志模糊、头晕、头痛、上腹部胀痛等不适,进食后症状可缓解,曾于发作时测血糖为1.5 mmol/L.以低血糖(胰岛细胞瘤)于2010年2月15日收入我院内分泌科.予以葡萄糖、氢化可的松等治疗,效果不佳,检查血清胰岛素、C肽较正常值低,不符合胰岛细胞瘤表现,进一步行腹部CT、超声检查,CT检查发现腹部巨大包块,为
期刊
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引流方式主要有前腹壁切开引流、经腹腔镜前入路引流、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等。
期刊
贲门失弛缓症是常见的食管良性疾病,改良Heller手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标准术式.我科196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治疗1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疗效满意。
期刊
脾结核较为罕见,近几年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24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脾结核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脾结核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44岁.本组患者均有长期不明原因、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12例,消瘦4例,纳差15例,乏力12例,左上腹疼痛14例,咳嗽4例,脾区叩击痛4
期刊
在过去的10余年中,学者们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GIST的治疗策略.现在,对于GIST的治疗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为针对不同病情,采取包括手术、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1-3].本文就近年来关于GIST的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阐述。
期刊
机器人外科的产生是远程外科、军事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三方面结合的直接结果.在越来越多的腹部外科国际会议上,机器人外科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美国胃肠和内镜外科医师学会微创机器人协会于2007年12月颁布了机器人外科的共识[1].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于2009年10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大会.自2009年初以来,在国内普通外科的很多会议上,都有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部外科的手术展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