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掷能加强宝宝上肢、腰部、腹部等肌肉力量的发展,使上肢关节、韧带得到锻炼。多练习投掷,对宝宝身体的灵敏性、目测力等方面都大有好处。大班的宝宝在投掷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他们会运用投、挥、抛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投准目标的目的,在投掷的力量方面也有更大的提升,那就拿起手中的沙包,快点行动起来吧!
行动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6岁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任务卡
准 备
废旧大纸箱2~3个,毛衣一件,贴有魔术贴的小沙包若干。
投掷动作学一学
家长可在活动之前对宝宝进行投掷动作的指导:投时左脚向前迈半步,脚尖虚点地,重心在右腿上,右手握紧沙包,从肩上挥臂投出,同时,重心从右腿转移到左腿上,身体向前稍倾,投时一定要对准目标。
看我投得准
爸爸和宝宝分别躲在相距5米左右的屏障后面,听到“预备、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起身拿出小沙包向对面的纸箱使劲投出去,直到把所有小沙包都投完。妈妈负责记录分数,投准一次记1分。爸爸和宝宝比赛看谁投准的次数多,多的一方获胜,在投掷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不要被对方的小沙包砸到哟。
“敌人”不要跑
妈妈和宝宝站在同一边,爸爸穿上毛衣扮演“敌人”,在对面的纸箱附近走动,妈妈和宝宝进行“炸碉堡打敌人”的游戏。爸爸负责记录分数,投准纸箱一次记1分,投准敌人1次记2分,最后比一比:谁的分数高谁就获胜。
唠叨鹿妈
游戏场地的选择要宽阔、平整,没有障碍物。当宝宝在第一次游戏中获得胜利后,家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宝宝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第二次游戏中,扮演“敌人”的爸爸要根据宝宝的投掷能力来保持自己出现在纸箱周围的次数和运动的速度,并根据宝宝的游戏情况调整纸箱摆放的距离。
鹿爸博士
投掷要求手腕、手臂、腰、腹、背及腿等全身肌肉协调一致,而且投出物体时要有一定的力量,这对宝宝来说有一点难度,如果宝宝一时学不会,家长也不要着急。宝宝由于年纪小,投掷爆发力小,不会挥臂,物体出手角度小、速度慢、距离短,加上目测力和协调性较差,投出物体的方向往往不准。家长要把重点放在用力挥臂、投掷角度的瞄准以及转体移动重心等方面的指导上,逐步使宝宝的投掷动作更加协调。
行动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6岁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任务卡
准 备
废旧大纸箱2~3个,毛衣一件,贴有魔术贴的小沙包若干。
投掷动作学一学
家长可在活动之前对宝宝进行投掷动作的指导:投时左脚向前迈半步,脚尖虚点地,重心在右腿上,右手握紧沙包,从肩上挥臂投出,同时,重心从右腿转移到左腿上,身体向前稍倾,投时一定要对准目标。
看我投得准
爸爸和宝宝分别躲在相距5米左右的屏障后面,听到“预备、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起身拿出小沙包向对面的纸箱使劲投出去,直到把所有小沙包都投完。妈妈负责记录分数,投准一次记1分。爸爸和宝宝比赛看谁投准的次数多,多的一方获胜,在投掷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不要被对方的小沙包砸到哟。
“敌人”不要跑
妈妈和宝宝站在同一边,爸爸穿上毛衣扮演“敌人”,在对面的纸箱附近走动,妈妈和宝宝进行“炸碉堡打敌人”的游戏。爸爸负责记录分数,投准纸箱一次记1分,投准敌人1次记2分,最后比一比:谁的分数高谁就获胜。
唠叨鹿妈
游戏场地的选择要宽阔、平整,没有障碍物。当宝宝在第一次游戏中获得胜利后,家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宝宝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第二次游戏中,扮演“敌人”的爸爸要根据宝宝的投掷能力来保持自己出现在纸箱周围的次数和运动的速度,并根据宝宝的游戏情况调整纸箱摆放的距离。
鹿爸博士
投掷要求手腕、手臂、腰、腹、背及腿等全身肌肉协调一致,而且投出物体时要有一定的力量,这对宝宝来说有一点难度,如果宝宝一时学不会,家长也不要着急。宝宝由于年纪小,投掷爆发力小,不会挥臂,物体出手角度小、速度慢、距离短,加上目测力和协调性较差,投出物体的方向往往不准。家长要把重点放在用力挥臂、投掷角度的瞄准以及转体移动重心等方面的指导上,逐步使宝宝的投掷动作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