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责任的根据--试析叔本华对道德责任之基础的重构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责任的根据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倍受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叔本华并不认同将自由意志作为道德责任之基础的观点。一方面,他认为所谓的自由意志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人的意志本身也要遵循普遍的因果规律;另一方面,道德责任不能以自由为基础,而只能以必然性为基础。必然性在人这里体现为性格,所以道德责任必须以性格为基础。从叔本华性格观的具体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叔本华顶多是找到了确认行为主体道德责任的依据,但他还远没有达到为道德责任奠基的目的;此外,他的性格观消解了人的道德责任,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性格是一个包含理性、情感
其他文献
江西电信以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为目标,大力推进集约化维护,其中动力维护专业以建设接入网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为手段,大力提升全网元集中监控能力和动力专业集约化维护能力,
“仁”来自孔子对血缘伦理的阐发,并被后世儒家不断诠释与发展。在宋儒借先秦经典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他们将“仁”赋予了《易传》中“生生”的内涵,以此融合了其变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