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双方如何形成教育合力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孩子,需要面对的是家庭和学校两个不一致的规则。一个在立规,一个在破规,最终,不仅教育合力不能形成,甚至演变为家校双方持续“拔河”的态势。
  家长望子成龙,教师望生成才。从孩子进入班级那一天起,教师、学生及家长就拧成了一个成长目标的共同体。那么,如何做好“5 2”这道加法题,让家校共育的合力更大呢?
  坦诚会晤,种好自家“责任田”
  “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这是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叮嘱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里包含两个目标:一个是好的成绩,另一个是好的行为习惯。很显然,家长的“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的目标,与教师的“教书育人”目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
  如何达成家校双方的共同目标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家校双方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合力,这个教育合力首先应该体现在规则的高度一致上。遗憾的是,当下的孩子,需要面对的却是家庭和学校两个不一致的规则。一个在立规,一个在破规,最终,不仅教育合力不能形成,甚至演变为家校双方持续“拔河”的态势。
  2018年10月,湖南某小学一名班主任因为学生迟到让其罚站。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一气之下用书拍了顶嘴的女学生一下。没想到的是,这名女学生的父亲身为派出所副所长,居然利用职务之便用警车将班主任带走,以殴打学生的“罪名”进行审讯。
  “教师是吃张口饭的,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存在沟通不够深入的问题!”议论这一新闻事件时,办公室一位资深班主任分享了他的“一见钟情”理论。
  说笑中他给我们耐心解释:“一见钟情”就是通过“第一次会晤”让家长对自己认同、放心和共情。比如,第一天报名注册,他要书面下发关于学生一日常规的班级公约;第一次家长会,他会坦诚告知家长,“家长和老师是教育孩子路上一对互帮互助互补的同伴”,表达出“召开家长会一定努力达到家长所期盼效果”的诚意。班主任应站在家长的角度,以一颗同理心赢得大多数家长的信任,以团队信任的力量,感化、辐射、引领更多家长改进和提升。
  “一见钟情”以后,家长就会相约而行,找准自己的位置,种好自家“责任田”。5天的学校生活,班主任、科任教师用中小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对学生予以教育、感化和引导;2天的周末家庭生活,由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力,除了环境有变外,其他对有关规则、标准的遵守坚持不变。只有这样,家校才可能发出同一个声音,避免忽左忽右、行为反弹,尽快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履职和谈,搭建适合孩子的成长平台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多元的。“三观”的不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就孩子成长目标而言,不同家庭因为人文背景和经济基础、出发点和价值追求等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如何让每一名学生成长为应该成长的样子呢?
  记得有一年科技节,课后我正在运动场上带孩子们训练四驱车。小文的妈妈找到我,说是为孩子科技节活动而来。她说孩子七年级时学习成绩就不理想,八年级又是关键时期,怕参加科技活动会影响学习,请老师别让孩子参加了。
  听了小文妈妈的话,我很理解她的心情,没有直接回绝她。“哦,您是为这事来的啊!是啊,当初小文报名时我也担心过。从目前来看,这孩子学习基础确实不是很好,参加科技活动或许会耽误学习。但又一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班上其他人都参加了,不让他参加,他心里一定不好受,或许会真正厌弃学习。”听我这么一说,看得出,小文妈妈有些动摇。
  “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许在科技活动中,小文受到启发能带动学习进步呢?我当时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参加,结果参加兴趣活动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比以前活泼多了,课堂听讲也认真多了。您可以看看,他近期的作业就有了明显进步。”一边说着,我一边把小文的妈妈带到了办公室。
  听我这么一说,再翻看孩子的作业,上面的“白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一次又一次肯定进步的批语,小文妈妈先前的愁容舒展开了:“那就听老师的喽!”她连声道谢,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家长的个性化要求——有要求给孩子调换座位的,有申请让孩子担任班干部的,有不让孩子干与学习无关的事的,有要求准许孩子不参加集体活动的。面对家长各种各样的要求,不管事大事小,我一般会选择坐下来与家长耐心“和谈”:以一名观察者的身份,告知家长孩子的闪光点和潜在能力;以一名真正为孩子着想的教师的姿态,负责任地提醒家长要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
  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公民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不能忘了一个根本问题:孩子才是成长主体。只有孩子这一主体具有了能动性,外界的力量干预才能最终起作用。也只有找到适合的成长平台,才能避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故事重演。
  主动补位,替代父母做好“加法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诸多家庭的正常生活。上半年,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我每天第一时间在班级QQ群通知学生查看课堂任务,并提醒学生不要迟到,要像在学校一样准时参与在线学习。学生一一回复“收到”,小锋却单独给我发消息:“老师,您叫我起床吧,我怕睡过头!”还没等我回复,他便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发了过来。
  作为班主任,見学生主动要求学习,我非常高兴。“我当然可以叫你起床,但是为什么要我打电话叫你,而不让爸爸妈妈叫你起床呢?”
  “爸爸妈妈分开了,我和爸爸住一起。爸爸天不亮就要到镇上的工地打零工,去迟了揽不到活儿,所以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在家里上网课。”
  多么现实的家庭啊,陪伴孩子固然重要,可是能比让孩子吃饱肚子更重要吗?细想到这些,我眼里闪着泪花。 此后,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叫小锋起床,无论是我自己的课,还是其他老师的课,我都提醒他做好上课准备,注意保护眼睛,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劳动力的大量外输带来了“留守儿童”问题。“孩子,是家长的孩子,但是孩子也是教师的学生!”作为教师,我常常鼓励自己要当好“社区型教师”,肩负起育人责任。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教师)
  (责编
其他文献
让孩子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的孩子才能既保持精神世界的高贵,又能保持灵魂世界的完整。  期末考试完毕,儿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照答案、估分。我在旁边总会加上一句:别太高估了自己,保守估分,认为有把握的才算分,没有把握的要扣掉,这样自己才会又保险又开心。儿子按照我说的方法估分,等考试成绩真正下来的时候,惊喜总会大于失望。  为什么我会告诉儿子“别高估了自己”呢?因为人总是这样,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
期刊
就这样,我被父亲“逼”进了军校的大门,也开启了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这些年我写过不少文章,却没写过我的父亲。  自我记事起,就很少看到父亲的笑脸。细想个中缘由,许是父亲性情使然,或是困难年月,九口之家沉重的生活压力,挤没了他脸上的微笑。  那时,父亲在邻市政府机关上班。我考上高中后,父亲想让我到他工作的地方上学。我们弟兄五个都怕他,平时不敢和他说话,现在让我一个人和他一起生活,我自然极不乐意。后
期刊
体育运动,是治愈孩子心理问题的一剂成本最小、功效最大,且没有副作用的良药,是可以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  随着学校课业难度的不断增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尤其是很多初高中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亚健康问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失眠健忘、敏感多疑……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与重视。作为一名学校的体育教师,在笔者看来,要想让孩子拥有更积
期刊
家庭教育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父母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一个人童年时期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巨大.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交、工作、生活上能与其他
期刊
孩子的成长与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只有實现家校合作,通过架构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才能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立正确理念,让孩子成长有力量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的确,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家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问题。认为把孩子
期刊
优优是我幼儿园时候的同学,但现在我们还能经常见面。  优优很瘦,浑身上下没多少肉,就像一只棱角分明的小鹿。虽然她瘦得让人惊奇,但胃口却大得让人惊叹。在我们去上海参加芭蕾舞比赛的那天晚上,妈妈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粥。优优抄起勺子,二话不说,一口接着一口地喝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大碗粥便风卷残云般地进了她的肚子。她还拿起碗,仔细看了看,确认没有剩余后,才心满意足地抹抹嘴,打了个饱嗝。一旁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期刊
河马的五官为何都长在头顶上  河马是生活在非洲湖泊里的一种哺乳动物,是最大的非反刍偶蹄目动物。河马长得很丑陋,外表看上去像一只硕大无比的猪。它的身躯特别肥胖,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看上去很有攻击性。但是,河马只吃水草和树叶,它长着一张簸箕状的血盆大口,张开时上唇可以高过头顶,能够达到90度,一个小孩藏在其中也不成问题。河马的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几乎都长在头顶上。原来,河马天生喜欢呆在水中,只有
在小学阶段,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开拓、发掘和组织多学科融合共通的教学方式,课堂以实践为主,家庭协助为辅,让学生自己主导学习内容与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思考、应变、解决、总结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更高效地掌握学科知识,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强调在真实情境中以做项目的形式开展学习。小学生天性好奇,喜好活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
期刊
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给自己起的名字,或因此对家长产生误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那次聚会,文友第一次带来了自己的女儿。小姑娘在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名字隐含在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诗中——‘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作家老师们好,我是江晓晴。”大家顿时被她别致的开场白,以及富有诗意的自我介绍吸引了,纷纷夸她的名字好听,问她在哪里上学,对她赞许有加。时隔一年多的今天,我还记得这个女孩,并能轻松记住并
期刊
今天早上,我发现同桌小芸的眼睛又红又肿,问她怎么了,她说妈妈昨晚给她做了一桌子菜,然后问她,如果给她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她开不开心。小芸说完,又要哭了,我赶紧劝了她几句。过了一会儿,小芸好奇地问我:“你妈妈是不是也问过你相同的问题?”我想也没想就回答:“我妈妈才不会呢,因为我们已经是‘姐妹’了!”小芸有些惊讶和不解,我忙让她看我校服里面的T恤,然后骄傲地告诉她,我妈妈也有一件一模一样的,只是号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