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带”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带”,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早中生代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对“十字构造带”的主要研究进展:①建立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东段秦岭造山带的精细演化过程;②确定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西段昆仑—祁连—阿尔金的构造关系;③厘定了“十字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构造属性;④重建了扬子板块西缘汉南—龙门山—川滇构造带新元古代板块俯冲消减过程以及古生代—中生代深部动力学;⑤揭示了“十字构造带”交接区的深部结构-动力学-浅表构造地貌的联动机制.
其他文献
面对行星地球自然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综合研判当代地球科学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机遇,及其发展现状与动向势态,据此重点探讨并提出当代大地构造学研究发展新的战略方向、目标和前瞻基本基础科学问题,期望交流讨论,推动学科发展.
生命活动加速地球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循环,从而成为驱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动力.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演化阶段,综合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和寒武纪大爆发动物界成型,本文提出地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三大演化阶段.原始进化生态系统以陆核形成、成熟,早期超大陆聚合、裂解和潘基亚大陆形成早期阶段之前等不稳定大陆演化为地质背景,生物类群主要以蓝藻(又称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
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2005-2019年淮海经济区服务业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期内,该区服务业整体实际增速高于份额增速,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区域范围快速扩大,传统服务业发展普遍趋于滞后,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好.空间结构分量上,传统服务业由优势转为劣势;新兴服务业中金融业结构优势稳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结构优势不足.空间竞争分量上,传统服务业竞争优势下降,而新兴服务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两类服务业的结构与竞争优劣势区域演变差异在扩大,传统服务业综合优势区及单一优
据统计资料表明,80%的事故是由人因失误造成的.为提高智慧矿山安全水平,减少人因失误造成的危害,基于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与智慧矿山实际情况,文中构建包含个体、能力、机械设备、组织管理4个一级指标,安全素质、安全知识等19个二级指标的智慧矿山人因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9个变量进行分析并将其权重依次进行排序,然后结合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确定综合权重并计算综合影响度.结果 表明:智慧矿山工人操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决策能力、人机匹配度以及机器设备的安全水平等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