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与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切口的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切口感染组(A组)及非切口感染组(B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对引发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我院普外科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为8.33%,平均切口感染时间为(7.26±4.12)d,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手术时长超过3小时、手术切口长度超过13cm、BMI指数>25、有糖尿病史、急症手术者、Ⅱ、Ⅲ类手术切口、为侵入性手术操作者、存有低蛋白血症几个因素为导致普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Ⅱ、Ⅲ类手术切口、年龄大于60岁者为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四个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要注意对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治疗。
  【关键词】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36-02
  外科手术或多或少存在对手术部位皮肤与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发手术部位的感染。引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含患者自身与手术原因两方面的因素。医务人员应掌握各类危险因素,加强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与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口的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切口感染组(A组)及非切口感染组(B组),其中A组25人,B组275人,男患158例,女患142例,患者年龄19-70岁。手术之后检查患者的切口,对疑似有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筛选,对切口处的涂片进行细菌学检测。
  1.2细菌学检查对疑似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筛选,使用琼脂培养皿来对切口分泌物取样,并送至细菌培养室培养,通过细菌培养与分类来鉴别引发切口感染的细菌种类。
  1.3方法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监测技术手册》[1]中的标准来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诊断,对300例患者分组,A组为术后切口感染组,B组为术后非切口感染组。通过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将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
  1.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对比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对比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
  2结果
  2.1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情300例普通外科手术后,共有2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3%,其中年龄>60岁发生切口感染者共5例。25例切口感染者均发现于手术之后的7-25d,平均切口感染时间为(7.26±4.12)d。
  2.2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年龄大于60岁、手术时长超过3小时、手术切口长度超过13cm、BMI指数>25、有糖尿病史、急症手术者、Ⅱ、Ⅲ类手术切口、为侵入性手术操作者、存有低蛋白血症几个因素为导致普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2.3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将上述可引发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9个危险因素的变量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Ⅱ、Ⅲ类手术切口、年龄大于60岁者为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四个独立风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2009年至2012年间,我院普外科手术发生术后切口产生感染的概率为8.33%,与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平均时间为(7.26±4.12)d,术后6-15天为切口感染的高发期,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多而复杂,就高危因素而言,本次临床探究结果表明年龄>60岁患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Ⅱ、Ⅲ类手术切口均为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3.1患者年龄在临床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工作中,普遍认为患者年龄越大,发生切口感染的机率就越大,尤其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会大为增加。本次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为2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所以,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对老年患者病情的监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切口感染。
  3.2糖尿病糖尿病是术后切口感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糖尿病会对肉芽组织的修复及纤维母细胞的生成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到手术切口的愈合。与此同时,糖尿病者的机体免疫力本身就较低下,身体处于高血糖条件下极易产生水肿,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造成手术切口开裂或感染。因此,临床上在对于存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进行防切口感染的治疗时,必须于术前进行彻底的检查,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此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2]。
  3.3手术切口类型据资料显示,在普通外科手术中,Ⅰ类切口感染的机率为2.85%,Ⅱ、Ⅲ类切口发生感染的机率分别为6.55%与14.16%,这与本次临床探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者多为Ⅱ、Ⅲ类切口的结果一致[3]。Ⅰ类切口若发生感染,则多为外源性切口感染,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差,接触人员多,造成患者周围的带病细菌增多,造成切口发生感染。Ⅱ、Ⅲ类切口发生感染多为内源性切口感染,原因多为外科手术后遗留体内的渗液所引发的感染。本次临床探究结果显示,要想防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地控制手术切口的长度,严格遵照手术操作规范,注意无菌化操作,降低手术中的污染区域,合理使用抗生素[4]。在手术结束后要警惕住院期间的感染,注意病区卫生环境、对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严格进行把控,有条件者要做好与病人接触前的消毒工作。
  3.4低蛋白血症这是营养不良的指征之一,患者缺乏蛋白质会阻碍新生血管的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同时对细胞的吞噬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造成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组织修复缓慢,导致伤口难以愈合[5]。
  总而言之,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要注意对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治疗。
  参考文献:
  [1]廖桦,方志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75-76.
  [2]雷泽华,张道宝,俞慎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J].现代预防医学,2010,6(04):789-791.
  [3]沈俊斌,吕振发.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1474-1481.
  [4]丁锦荣.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02):83-84.
  [5]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9(07):935-936.
其他文献
期刊
护理工作关系着患者的安危,如果护士在工作中稍不注意,轻则出现疏忽,重则发生差错或事故,而引起医疗纠纷,给国家、医院、个人及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输送大批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很多课程都变得边缘化起来。以语文课堂为例,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入手,探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开发。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实效性;语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056-01  伴随着社会的进
食管憩室(Diverticulum of oesophagus)系指与食管相通的囊状突起,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食管憩室.其临床症状常因憩室的逐渐增大而加重,患者可
学习故事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和记录,所关注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作为基于发现幼儿长处与优点,欣赏、接纳幼儿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学习故事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经验与方法。方法选用0°、30°鼻内窥镜下寻找鼻腔出血点,应用射频治疗仪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经验。结果我科2005年——2012年收治的76例顽固性鼻出血中70例1次性治愈,6例经过2-3次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视野清晰,创伤小,具有定位准确,止血可靠,易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窥镜;射频  doi:10
【關键词】右半结肠癌;误诊;误治;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53-01右半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有逐年发病率增高的趋势,由于缺乏临床特异的症状与体征,临床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1]。近年来,笔者对1例右半结肠癌行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
对我科近日收治的1例肝癌并门脉高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脾切断流术,经过对其心理剖析,发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819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迪南·龙格第一次从咖啡豆中分离得到纯的咖啡因,成为了用现代化学方法制备提神剂的开端,传说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听了歌德的吩咐。纯咖啡因的提神效果远优于咖啡本身。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咖啡因一直是人们用来保持清醒的最常用的药物。自此,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科学的方法让传说中能让人不睡觉的神药变成现实。    战场“唆麻”  “既然我们的身心都能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