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和父母作为幼儿的主要引导者,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如联想潜能,创造潜能,运算潜能,运动潜能,音乐潜能等等,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潜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58-01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潜”字的解释是“隐藏;不露在表面”,对“潜在”的解释是“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由此,我们可以把“潜能”理解为“隐藏的,表面上不容易被觉察的能力”,这能力包括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运算力、判断力等等。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只要将人的各种潜能发掘出来,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佼佼者。幼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交互作用),把幼儿的潜能诱发出来,并经由合理的引导和指导使其潜能得到持续发展。
如何开发幼儿的潜能呢?幼儿潜能的开发来自方方面面,有许多潜能有待开发,值得开发。首先是家庭因素。父母是幼儿潜能的主要开发者。多年来,我们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强调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必须要成为研究者,潜心研究孩子的发展特点,现在,我们又提出父母是幼儿潜能的主要开发者。将教师、研究者和开发者这三种角色综合在一起,父母就成了“科学育儿专家”。马克思曾经指出,“家长的行为就是教育子女”,但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成才,怎样才能使孩子的潜能毫无保留地开发出来?这就需要家长具有很强的教育能力。当然,由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决定了家长的个人素质的高低,从而他们的教育能力也有着差异。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主要包括了解认识孩子能力,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以及分析评价孩子、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因此,家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科学的文化素养、崇高的道德素养、健全的心理素养和丰富的教育素养,对教育孩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环境与幼儿的发展关系亦十分密切。家庭环境的氛围良好,将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与品德的发展,并且能配合学校,提供积极的辅助和引导;家长的行为会从正面或反面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年幼的幼儿,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需要家长及时耐心的指导。此外,家庭因素除了物质环境外,还包括家庭成员相互的态度和感情,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兴趣与活动,父母的指导和暗示等等,这些家庭因素将会影响孩子的独立与依附、消极和积极、友善与对抗、创造与因循等人格的发展。再者,家庭的大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的关系以及管教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
其次,幼儿园也是幼儿潜能开发的主阵地。首先是环境的布置对幼儿潜力的开发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园的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潜能的充分开发。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潜在要素,是隐蔽的教师,幼儿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有用知识而成长。环境的创设应具有发展性,与教学结合在一起,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而调整,始终为教学服务,最终促使幼儿潜能的发展。首先,幼儿园环境的布置要与主题教学相结合。教育能否充分地展开,是否对幼儿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赖于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成分,也有赖于幼儿是否与环境互动。因此,教师要追求环境的教育价值取向,把环境布置与主题内容结合起来。从环境中生成主题,在环境中渗透主题思想,用主题引导环境布置。另外,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还要根据幼儿的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学前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因此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是必要的。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不同,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和环境也就应该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而是建立在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估的基础上的。每隔一段时间,教育者可以根据观察或记录就现有的物理环境和空间材料投放进行评估和反思,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环境进行调整。再者,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教师还应为幼儿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保证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当然,游戏的开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体制等教育环境对幼儿潜能的发展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开发幼儿潜能的同时,应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我国在清代同治年间已对幼儿进行了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自然”就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幼儿的科学教育也从此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幼儿早期开发热潮为幼儿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国沈阳就曾有这么一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课程,有的家长为这么小的孩子就能进行成千上万的加减运算感到惊喜。“其实,这反而是对孩子兴趣的剥夺和时间的浪费”。此类问题应引起幼教界的充分重视,让人们去逐步科学、合理地规化幼儿教育,帮助幼儿潜能的开发。我们要让幼儿的潜能在不知不觉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展,不要刻意地开发幼儿的潜能。父母只要做到每天爱幼儿多一点,与幼儿零距离相处;笑口常开,言传与身教并重;激情地生活,成为孩子的朋友,这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今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幼教者也不要迫于社会的压力而一味强调社会效益不顾幼儿真实潜能的开发,要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年龄、接受能力等教育幼儿。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最具有可塑性,最关键的时期,这时的幼儿各方面的潜能都可能得到开发,不过,怎样去有效、全面开发,还需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希望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人士都来参与研究,互相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寄石.婴幼儿潜能开发的有关问题[M].早期教育;2003-11-25.
[2]房阳洋.我国学前教育的几点创新[CD].幼儿教育;2003-03-15.
[3]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14-15.
关键词:幼儿;潜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58-01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潜”字的解释是“隐藏;不露在表面”,对“潜在”的解释是“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由此,我们可以把“潜能”理解为“隐藏的,表面上不容易被觉察的能力”,这能力包括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运算力、判断力等等。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只要将人的各种潜能发掘出来,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佼佼者。幼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交互作用),把幼儿的潜能诱发出来,并经由合理的引导和指导使其潜能得到持续发展。
如何开发幼儿的潜能呢?幼儿潜能的开发来自方方面面,有许多潜能有待开发,值得开发。首先是家庭因素。父母是幼儿潜能的主要开发者。多年来,我们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强调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必须要成为研究者,潜心研究孩子的发展特点,现在,我们又提出父母是幼儿潜能的主要开发者。将教师、研究者和开发者这三种角色综合在一起,父母就成了“科学育儿专家”。马克思曾经指出,“家长的行为就是教育子女”,但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成才,怎样才能使孩子的潜能毫无保留地开发出来?这就需要家长具有很强的教育能力。当然,由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决定了家长的个人素质的高低,从而他们的教育能力也有着差异。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主要包括了解认识孩子能力,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以及分析评价孩子、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因此,家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科学的文化素养、崇高的道德素养、健全的心理素养和丰富的教育素养,对教育孩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环境与幼儿的发展关系亦十分密切。家庭环境的氛围良好,将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与品德的发展,并且能配合学校,提供积极的辅助和引导;家长的行为会从正面或反面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年幼的幼儿,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需要家长及时耐心的指导。此外,家庭因素除了物质环境外,还包括家庭成员相互的态度和感情,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兴趣与活动,父母的指导和暗示等等,这些家庭因素将会影响孩子的独立与依附、消极和积极、友善与对抗、创造与因循等人格的发展。再者,家庭的大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的关系以及管教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
其次,幼儿园也是幼儿潜能开发的主阵地。首先是环境的布置对幼儿潜力的开发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园的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潜能的充分开发。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潜在要素,是隐蔽的教师,幼儿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有用知识而成长。环境的创设应具有发展性,与教学结合在一起,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而调整,始终为教学服务,最终促使幼儿潜能的发展。首先,幼儿园环境的布置要与主题教学相结合。教育能否充分地展开,是否对幼儿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赖于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成分,也有赖于幼儿是否与环境互动。因此,教师要追求环境的教育价值取向,把环境布置与主题内容结合起来。从环境中生成主题,在环境中渗透主题思想,用主题引导环境布置。另外,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还要根据幼儿的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学前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因此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是必要的。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不同,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和环境也就应该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而是建立在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估的基础上的。每隔一段时间,教育者可以根据观察或记录就现有的物理环境和空间材料投放进行评估和反思,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环境进行调整。再者,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教师还应为幼儿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保证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当然,游戏的开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体制等教育环境对幼儿潜能的发展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开发幼儿潜能的同时,应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我国在清代同治年间已对幼儿进行了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自然”就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幼儿的科学教育也从此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幼儿早期开发热潮为幼儿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国沈阳就曾有这么一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课程,有的家长为这么小的孩子就能进行成千上万的加减运算感到惊喜。“其实,这反而是对孩子兴趣的剥夺和时间的浪费”。此类问题应引起幼教界的充分重视,让人们去逐步科学、合理地规化幼儿教育,帮助幼儿潜能的开发。我们要让幼儿的潜能在不知不觉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展,不要刻意地开发幼儿的潜能。父母只要做到每天爱幼儿多一点,与幼儿零距离相处;笑口常开,言传与身教并重;激情地生活,成为孩子的朋友,这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今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幼教者也不要迫于社会的压力而一味强调社会效益不顾幼儿真实潜能的开发,要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年龄、接受能力等教育幼儿。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最具有可塑性,最关键的时期,这时的幼儿各方面的潜能都可能得到开发,不过,怎样去有效、全面开发,还需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希望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人士都来参与研究,互相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寄石.婴幼儿潜能开发的有关问题[M].早期教育;2003-11-25.
[2]房阳洋.我国学前教育的几点创新[CD].幼儿教育;2003-03-15.
[3]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