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香甜了我们的日子”

来源 :人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鼻套着山鼻,山崖连着山崖,是壮家汉子凌晨对家园的记忆。
  贫穷融成苦涩,沉闷聚起焦躁,是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乡龙合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原始动因。
  2015年春节,一个人、两种苗,留住了龙合青年外出的脚步。
  “第一书记‘改造’了我们的脑袋”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港航管理局来到那坡县,正是2014年的四月天,刘伟距离要去的村子还有30公里。公路的尽头是山路,山路的尽头,是龙合乡龙合村的寂静村舍,风吹过树梢,走出屋门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村里怎么见不到年轻人?”
  “地里干活的怎么都是老人?”
  面对龙合村“第一书记”刘伟的疑问,村里老人的眼眶湿了:地处大山深处的龙合村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收入少,养家糊口不易,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候鸟”才会“归巢”。
  “如果老人生病,或者孩子读书需要大人辅导,那该怎么办?”
  “唉,病了,我们就扛着。孩子读书就指望老师教导、自己争气了”……
  刘伟坐不住了,他想,如何才能帮助龙合村脱贫致富,如何才能把“流失”到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吸引回乡?
  2015年春节前,龙合村带头外出打工的壮家汉子凌晨带着同伴刚回村,刘伟就找上门来,跟他商量留在村里创业的事。在广东进过工厂、当过保安、做过销售的凌晨,经历不少风雨,他对刘伟的提议既动心、又半信半疑。
  刘伟用行动说话。他根据农业专家提出龙合村适合种植中药板蓝根、百香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建议,找到那坡县民族事务局恳切陈辞,获得无偿支持100亩板蓝根苗、100亩百香果苗,但种植启动资金仍无着落,刘伟犯难了。
  从自治区交通厅到那坡县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覃彤带着刘伟找到后援单位讲述了龙合村的情况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思路,得到厅党组的大力支持,给予10万元的启动资金。
  当板蓝根苗、百香果苗运到龙合村时,村里老老少少笑开了花,凌晨说:“刘伟这个‘第一书记’重新改造了我们的脑袋,我们不再外出打工了,就留在家乡创业。”
  “百香果让我们尝到创业的滋味”
  面对区、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龙合村民又感激又纳闷——为什么村里要同时种板蓝根和百香果?刘伟向凌晨和其他返乡农民工述说了其中的奥秘。
  板蓝根的经济效益比百香果要高,但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种植两到三年才能有收益;而百香果一旦开始结果,每年可从5月份一直采摘到12月份,产量大、收效快。
  “我们创业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中长期目标,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刘伟的话,让凌晨心服口服,大家齐心协力在村里栽下板蓝根苗。然而,百香果苗的种植让大家几乎前功尽弃。
  从龙合村到位于山谷深处的百香果种植区,中间只有一条细细的山径,车辆无法进入,步行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凌晨带领七个农民兄弟靠着肩扛、担挑,硬是把100亩百香果苗和几千公斤肥料一点点搬到山谷里。
  百香果苗高50厘米,而苗坑就要挖40-60厘米,如果仅凭人工挖坑,速度太慢会误了果苗生长期,刘伟回南宁找后援单位拿到3台农机小铁牛,大家翻山越岭运“牛”进谷实施机器作业,才顺利挖完苗坑。
  一个月后,龙合乡天旱无雨,山谷里又没有水塘,喜水的百香果苗开始发蔫,刘伟和凌晨赶紧到那坡县城买回水泵,拉了800米水管从山谷外最近的水塘输水浇苗,果苗才恢复生机。
  根据百香果种植特点,每亩果园需要立起150根水泥桩与木条、铁丝搭成果架,让百香果苗见到阳光才能抽条、开花和结果,100亩果园就需要立起1.5万根水泥桩,凌晨二话不说,领着七条汉子把1.5万根水泥桩和9吨铁丝扛进谷里。
  凌晨说:“苦,我们不怕。我相信,决心有多大,流汗有几多,成效就有多大。”
  “龙合村的农民兄弟为了创业,下了铁功夫,让人感动。修路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刘伟把龙合村群众创业干劲向龙合乡党委、那坡县委汇报,县委常委、副县长覃彤带领那坡县发展改革局到龙合村调研之后,向区里申报项目,获得修筑一条从村里翻山进入百亩百香果园的机耕路项目,待今年竣工之后,龙合村民进山谷种果再也不用煞费苦劲。
  2015年春节过后,凌晨带着伙伴们开始搭建百香果园果架,每天天蒙蒙亮就进山,天黑了才打着手电筒回村,挑担的肩膀脱了一层层皮,手上满是厚茧,三个月后,百香果苗长高了、一点点攀上果架,而5位兄弟却再也不愿扛这份辛苦,悄悄外出打工了。凌晨带着剩下的两位兄弟继续干,刘伟每周两次进山跟他们一起干活,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凌晨说:“创业过程最苦的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精神的孤独,幸好通向百香果园的路不是我一个人在走,还有刘伟书记和很多默默帮助我们的人。”
  随后,刘伟带着凌晨的队伍到靖西市、德保县的百香果园参观学习种植经验,并请专家到龙合村传授种植技术,果苗长势愈佳,到2015年8月逐片开花结果,基地满目葱郁,9月,第一批百香果成熟,龙合村老老少少第一次尝到了从未知晓的果香。
  听着村里的欢声笑语,凌晨对刘伟说:“百香果让我们尝到创业的滋味。但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要把第一批百香果送到乡政府、送到那坡和南宁,让那些帮助我们的恩人也尝尝丰收的滋味。”
  “从百香果延伸我们的梦想”
  百香果熟了,香了,更让凌晨惊喜的是,外出打工的5位兄弟回村了,他们直接找到果园,凌晨高兴地说:“百香果一条藤上五朵花,一起开花一起结果。今后,我们一起种果,一起创业致富。”
  刘伟想得更多,他跟凌晨算了一笔账:百香果每年5月开始第一次结果,采摘后再开花成果,可以一直轮转长到当年12月,每生长三年为一个周期,第四年换苗再种,100亩果园一年可收果大约40万公斤,第一年产值约20万元,然后逐年递增,百香果的销路就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
  刘伟和凌晨商议出百香果的四个销售渠道:一是与南宁百香人家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二是微信销售,三是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四是在那坡县城设立百香果批发点。在县、乡的支持下,凌晨给百香果注册了“龙合香”的商标,如今,通过四个渠道“走出”大山的“龙合香”,每箱30个果售价30元,已远销北京、上海、重庆、苏州等地,广西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百香果让龙合人的口袋鼓起来,吸引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回到龙合乡,“倦鸟归巢”让村里的老人孩子非常欢喜,这些返乡农民兄弟跟着凌晨学种百香果,他们都觉得,在家乡可以一边创业,一边照顾家人,教育孩子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对上门求教的农民兄弟,凌晨用心传授百香果种植技术,他对大家说:“以前是政府想帮我们脱贫,现在是政府和我们农民齐心搞脱贫,这样我们更加安心做项目,最终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凌晨和龙合人的变化,让“第一书记”刘伟倍感欣喜,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光守着百香果还不行,我们还要拓展思路,拓展百香果产业。”
  凌晨跟刘伟开始新的规划:要引进项目,增加百香果的附加值,比如榨果汁、搞果下养鸡、果园农家乐等等,凌晨说:“百香果香甜了我们的日子,还要让百香果延伸我们的梦想,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广西桂林有一座著名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原名“雁山别墅”。  这座私家园林最初的设计者是进士出身的乡绅唐仁,而建造者则是其子唐岳。  唐岳,字子实,前清解元,也就是举人第一名出身,曾做过鸿胪寺卿一级的官员。  雁山别墅历时近20年建成后不久,唐岳去世,其后人将别墅卖给两广总督岑春煊。岑号西林,因改名“西林花园”。1929年,岑氏将园交给广西省政府后,改名“雁山公园”。  大凡中国古典园林的
期刊
2015年第四季度,通过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简称“用人单位”,下同)共计4372家,与2014年同期相比小幅下滑1.71%;毕业生需求人数为10927人,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滑7.66%;毕业生求职人数为13815人,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9.59%;毕业生供求比为1.26(即毕业生需求人数为1时,毕业生求职人数为1.26,下同),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比增长0.19。  一、
期刊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的变化,整个社会对公务员队伍的知识水平、服务能力和精神状态等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公务员培训的理念、形式、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南宁市公务员培训从初任培训“一枝独秀”到四类培训“全面开花”,现场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双向视频培训等方式交叉应用,已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但在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同时,主管部门感觉到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如何满足南宁市广大公务员“需
期刊
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及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对“十三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今年就业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新岗位、新就业的扶持,减轻企业负担。强化督促问责,推动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化解
期刊
广西目前约有农民工1211万人,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就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加强和创新农民工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就业服务,强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通过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项目、扶持农民工培训基地、培育“广西优秀劳务品牌”,助力返乡农民
期刊
人物简介:  韦金喜是一位勤奋实干的农民工司机。自2002年加入出租车客运行业以来,文明驾车、安全行驶、礼貌待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15年来,她驾驶出租车无服务质量投诉、无违规违章行为,且没有出过大小事故,曾多次受到广西柳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奖励,先后被评为柳州市“优秀驾驶员”“十佳的姐”“劳动模范”“文明诚信示范车”“文明诚信优秀驾驶员”“广播电视台爱心司机”,2015年先后获得
期刊
防城港市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相继出台《防城港市预防和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和《防城港市预防和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办法》(防政办发[2015]67号),并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主持召开了两次预防和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联合公安、住建等部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全面排查力度,严格依法联合
期刊
问:我于1994年开始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先后在三个部门任过职。1999年12月因单位机构调整,撤销了我所在的部门,我被下文解聘正科级职务,解聘后没有保留享受原正科级待遇。2004年8月,我被下文明确享受副科级待遇,2012年重新晋升为正科级。请问:我能要求从1994年起至今按正科级待遇重新核定薪级工资标准吗?  读者:张先生  答:读者您好!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
期刊
“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这是中国文学里,用孔雀的徘徊多情折射夫妻依恋之情;而绿孔雀更是满腹才华的君子象征,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韩愈曾挥毫写下“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的诗句,以孔雀自诩答谢韦太尉的知遇之恩,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温庭筠等对孔雀也有赞颂之句。  而在广西南宁市横县,却有一个人,凭着智慧和汗水,让美丽的孔雀张开“致富屏”。  “爱孔雀就把它带回家”  全世界
期刊
“我能讨回工伤赔偿,多亏你们仲裁院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多谢你们!”瑟瑟寒风中,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忻城县仲裁院”)仲裁员、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回访本县思练镇农民工蓝采连时,她感激地连声道谢。2013年7月,家境困难的蓝采连在镇上一家木材厂作业时被机器皮带夹伤左手指,木材厂拒绝支付相关的费用与赔偿,几经周折,她找到忻城县仲裁院请求帮助,仲裁院建议她申请劳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