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转型期的若干发展问题研究(下)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

来源 :经济研究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问题.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新型工业化时间[1]陈东琪、孙学工:,载于2003年1月21日.短、任务重,需要解决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问题、大众消费能力问题、高技术成果转化问题、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问题、信息化基础环境问题、企业竞争力问题、城镇化问题.加快产业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产业转型为信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效益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和科技人才投入战略,加速提高居民收入启动消费升级战略,城乡和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布局战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次产业的比例协调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战略等.
其他文献
大江埔村就在105国道的边上,350多年来一直是邝氏族人的聚居地.清代咸丰年间,大江埔出了一位名为邝天贵的举人,其同科状元是高州人林召棠.林状元得志之余给大江埔题写了村名,
树立什么样的海洋意识,决定人们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大海.过去30多年,因为过度捕捞索取,加之海洋环境污染,使东海濒临“荒漠化”的边缘.《洪湖赤卫队》主题曲所唱的“晚上回来鱼
继“三个有利于”之后,“三个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与发展.“三个有利于”侧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
摘 要 近代中国经历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均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改变了旧中国的现状。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逻辑线索,认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理行以及中华名族传统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天然契合。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逻辑路线  在近现代中国100多年的历史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
城市需要发展,但是传统民居沉淀着城市发展的各种历史文化,不可能全部拆了重建,因此需要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与再利用,保护古村落传统民居的格局,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传
(1)政府支持农业的资金总量不足.从国内来讲,与各个方面要求支持农业的呼声相比,政府因受财力的限制对农业的投入不能满足其需要,即使达到了所规定的每年用于农业的支出不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转型期,作为一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体制也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以便与之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然而现行财税体制是为了更好地
抗战期间, 蒋介石的嫡系爱将胡宗南坐镇关中, 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国民政府首屈一指、各方瞩目的战略预备集团. 1944年5月, 洛阳危急, 胡宗南先后调派五师之众东出潼关,
一、对职务发明的主体界定不明确rn我国《专利法》对职务发明的主体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了什么情况下的发明构成职务发明.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职务发明分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而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它是一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衔接、相沟通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项任务的奠基工程无疑落在基础教育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