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县高三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普查某民族自治县一中高三学生共709人,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BMI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4.06和15.04。男、女生BMI分别为(20.13±2.77)和(20.23±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生源BMI为(20.74±2.97),高于城镇生源的(19.84±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9.07%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