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玄宝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某日上午,天阴。笔者去西安古玩市场,在自称为周至县人的两位中年男摊主的摊位上寻觅,购得一枚“咸通玄宝”古币,摊主说他是在本县市场购得的。笔者以前曾想过,唐代铸过咸通玄宝钱,但买过赝品,并无见过其真形。身处古都,应多加小心观察,留意该币踪影。真巧,终于在那天被我有缘相遇发现。
  该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铜质、锈色:青铜质,面、背皆呈暗红紫黑色,肉部还带有些绿锈色。在正、背面(尤在背面)廓上仔细观察,可明显见到有历经千年传世辗转流传碰磨而呈显出的无数纤细纹丝痕迹。整个币体显熟旧,面、背铜体磨损严重。(二)穿、大小、厚、重:广穿、素背,传世品,属开门见山品。径2.30厘米,穿0.75厘米,厚0.15厘米,重5克。(三)文字、肉部:币文四字隶书,含有魏碑风骨,匀称有力,直读,整个文字笔划清晰,字口深峻,肉部(尤其背面)有隐起状。“通”、“宝”字写法与一般写法不同,“通”字上部笔法别出心裁。(四)伤痕:更令人关注的是,该币曾受过严重外伤。从币正面察看,左上方外廓处有一块受过外力物体重击后而造成的凹陷缺损伤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期,此币铸于唐懿宗李咸通年间(860年11月-874年11月,懿宗朝共历15年)。咸通十一年(870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试铸咸通玄宝,后来因皇帝下诏令(“上有敕”)而未准发行。该币自试铸起距今已有1135年了。由于是试铸,数量极少,又未准发行而停铸,故存世极罕,在我国历代钱币史上有“唐代第一珍”之称,更显珍中之宝了。
  以上系本人一孔之见,由于对历史知识和古代铸币专业知识知之不多,错误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藏家教正。
  (责编:丁丑)
  编者:未见实物,读者自鉴。
其他文献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由于他善于引进和使用西洋先进科技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复了明代各种釉色和品种,而且在胎釉、纹饰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创烧了许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种,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烧制瓷器的鉴定特点如下:  一、瓷胎康熙时期的瓷胎和
期刊
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性,赢得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赞颂。从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到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陆游的“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到沈野的“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可谓前贤相望,史不绝书。历代画家也以荷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绝世
期刊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为中国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瓷产区之一,磁州窑自北朝始,历隋唐,到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示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古代磁州窑系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心窑场主要位于邯郸市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  磁州窑陶瓷产品
期刊
现代商品社会,广告无所不在。许多人都在强调自己的优越性,年轻人把年轻作为资本;老头也是一种资本,似乎岁数大了,学问也就跟着大了。把人进行商品式的定位和判断,往往导致失误。  中国有一个传统,叫做“尊老敬贤”。对此,我有看法,我认为敬贤是绝对的,不分男女老少;尊老则是相对的,不包括那些老不要脸的(众笑)。判断老人的水平,就是看老人谦虚的程度,年纪大了,如果连谦虚都没有学会,动辄倚老卖老,那就会惹人讨
期刊
前不久,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我发现     一件青花碗,从其柔和的釉光、雅致的造型、浅淡的青花呈色,我立即判断这是一件明末器物!在我发现它的那一刹那,我头脑中很快闪现了一个念头:这难道不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上品明青花吗?在我的磨蹭下,主人终于把它让与我了!  怀揣着“宝贝”,我回到家仔细观赏起来。  首先,胎、釉精良。该碗足底削釉露胎处呈白色,不见有明代民窑常见的火石红。火石红是因胎体
期刊
笔者收藏着一枚被泉币学家称为大字版的西夏国“乾元宝”汉文钱。此钱生坑出土,锈色佳美,楷书字体秀丽端庄,楷法合度,品相上佳。该钱币直径24.4毫米,厚度1.6毫米,重量4克。     西夏仁宗皇帝赵仁孝乾年间(公元1170-1193年)铸有铜、铁小平钱,马定祥批注本《历代古钱图说》139页:“‘乾元宝”,西夏仁宗乾年间铸,有真书、行书,铜、铁及西夏文钱。”唐石父著《中国古钱币》251
期刊
董大勇先生:  您好!  本人喜得古钱,上世纪80年代收集到一枚银质折十“崇宁通宝”,径3.28毫米,穿9毫米,重13.8克,含银量96%。此钱为传世品,面文为宋徽宗赵佶御书。铁划所钩的瘦金体,文字俊美,写法独特,包浆熟旧,正背面除传世中留下的撞击伤疤,还有许多刀划的痕迹。本人认为这是一枚雕刻的样钱。但由于知识浅陋,不敢妄下结论,特拍照片寄上,敬请指教。    山东 吴秉珍
期刊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是宋元时期独步一时的民窑。吉州窑釉色丰富多变,有黑釉、白釉、青釉、褐釉、绿釉、黄釉等;装饰工艺有洒釉、彩绘
期刊
陶币: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流通使用的一种镁土所制辅币,中心圆孔,表面红褐色,有“一分”和“五分”两种币值。其他时期陶质币多为冥钱。   站人:英国侵华期间在印度铸造的一种银元,称“英国贸易银”,面值壹元,背有女人像站立,右手执戟,左手提盾。我国俗称“站人”、“站洋”等。   鹰洋:公元1823年,墨西哥共和国成立后始铸。鸦片战争后,逐渐流人我国,数量巨大。一面有飞鹰啄蛇图案,另一面似冠,放射光芒。我
期刊
众所周知,田黄属福建寿山石,它是田坑石的代表。约在距今2亿多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岩浆夹在石缝中,经过地壳变化、地层压力、温度的烘烤、水的滋润等多种地质演变的作用而形成。     田黄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横阔凡数丈”、长约10余华里的狭长水田中才有出产,离开了这片水田,离开了那缓缓流过这片水田的寿山溪,也就没有了田黄。即便是这片狭长的水田,还被分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