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rtless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Strich[1]于1956年最早提出的;1977年后Adams等多次报道了此种脑损伤死亡患者的脑部的病理改变,并于1982年首次正式命名。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是闭合性脑外伤中一种最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近年来有关DAI的实验性研究以及CT与MRI对DAI的诊断屡有报道,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身高越来越关注 ,因身材矮小来医院就诊的患儿越来越多。本文选择 1996 -0 5~ 1997-0 4月间因身材矮小来我院儿保科就诊 ,且临床资料完整的 6 4例
肺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softhelung)是由肺内各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延续而来的肿瘤样炎性增生病变。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常易误为肿瘤。本文收集 1991~1997年期间 ,资料完整的 12例肺炎性
近年来,随着对癫(癎)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诊断技术的提高,抗癫(癎)新药的发现,治疗方法的改进,血药质量浓度监测的开展,使小儿癫(癎)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本文
蛛网膜颗粒是一种正常的解剖结构 ,是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 ,脑脊液经此吸收循环[1 ] 。大的蛛网膜颗粒可引起静脉窦或颅骨的外压性改变 ,在
1.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计算机已被用于一切领域,特别是最近,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不仅进入了所有的工业部门,而且正在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饭厅到厨房。 金属工业
患儿,女,3岁.因发热2 d,反复发作性抽搐1 d入院.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阵挛,每次持续3~5 min缓解,频繁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既往无抽搐史,家族中无抽搐发作史.查体:昏
对《说文解字》同源词的全面考察,有助于充分揭示该书对词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从《说文·刀部》说解入手,全面分析其中所涉及的同源词,揭示其说解的得失,以期为充分利用
工业自动化选用计算机的几个问题考虑。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而工业自动化应用计算机又势在必行,问题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应用计算
CT问世以来为新生儿围产期窒息的缺氧缺血性疾病 (HIE)以及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有关新生儿脑组织密度 (CT值 )正常的范围、脑室正常测量值等数据国内
作为一张日报,抓新闻是“看家本领”。近几年,《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识: 一、判断新闻价值要有“读者意识” 应该说,所有办报人都讲读者意识,没有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