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取14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4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体检者均实施相同的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大小、类型.结果 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 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分别为90.28%、90.63%,均高于对照组的17.10%、2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超声检查结果 中大部分动脉硬化斑块为脂质型,斑块形状有一定规则,斑块内膜厚度为(0.71±0.29)mm;研究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 中动脉硬化斑块主要为钙化性,斑块的形状不规则,斑块内膜厚度为(1.50±0.41)mm.研究组患者斑块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63,P=0.000<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通过超声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查能够对患者脑梗死诊断提供参考,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T2DM患者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全国8个地区209家医院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效果不佳且采用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
目的 探讨脂氧合酶基因多态性与DK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477例DK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VD分为合并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患者84例(T2DM
目的探讨DKA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A患者75例(DKA组)及糖尿病酮症(DK)患者39例(DK组),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