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注性副词“说不定”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来源 :语文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时角度探讨"说不定"的语法化过程。它经历了可分离式动补组合、动补短语和评注性副词三个阶段,其意义逐步虚化,由具体的动作义演变到认知情态义,最终表示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认识、评价和态度。
其他文献
期刊
菲尔墨格语法二期理论中,场景概念对句子隐性成分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透视域的选择又能对隐性配价成分与领位词汇间的支配关系进行明确划分。因此本文建立在对二期理论基础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种主观性特别强的题型,从第一次出现(2002年)到今天,就充满了关注和争议.究其原因一是诗歌语言的文言形式让学生有阅读的障碍,二是诗歌的“诗无达诂”特征让
2014年高考各省市的作文试题全是新材料作文,并体现了“贴近学生,关注社会”的整体命题思路。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最富创新活力,最具变化看点,最能体现高考命题的深层背景与变化趋向。近年来,“稳中求变”是各地语用题命制的一贯原则。综观2014年全
2014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试题仍然采用的是新课标I卷,与近几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稳中求变,定中求新。今年的试题在整体框架、题型设置、考查
陈辉是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诗人,诗人善于从美好的事物、人物、景物中挖掘和提炼诗意,他把自然环境、战斗情景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并进行细腻的刻画和由衷
汉魏时期向来为学者、专家所关注,传统的汉魏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学与重大社会事件等,而对于普通民众生活、风土人情、民俗礼节则少有关注。本文以《昭明文选》选赋为
曹学俭《蜀中名胜记》、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不仅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地理文献,而且还是极具代表性的晚明地理小品。这三部著作都体现了晚明小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