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的美学蕴涵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k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以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诙谐幽默、滑稽夸张的喜剧风格为人称道,影片寓庄于谐、寓教于乐,艺术构思新颖,叙事模式独特,以浑厚深沉的美学蕴涵和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电影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抗战题材 喜剧电影 美学蕴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一直备受电影界关注,电影工作者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才华拍摄了如《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太行山上》等许多经典的抗战影片,这些电影以严肃深刻的历史主题和宏大壮烈的战争场景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然而,在同样是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中,却有一类电影与那些史诗电影风格迥异,如《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巧奔妙逃》、《举起手来》及其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等为人津津乐道的抗战题材喜剧电影,它们一改以往凝重浑厚、气势恢弘的电影风格,而以出人意料、想落天外的喜剧情节,诙谐幽默、滑稽夸张的喜剧表演为观众所喜爱,其寓庄于谐、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令人耳目一新。综观此类电影,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由冯小宁执导,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2003年出品的《举起手来》和2010年推出的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两部影片均以抗日战争期间各方爱国人士义无反顾,为保护文物免遭日军掳掠而演绎的动人故事。《举起手来》以回忆的形式反映青年大学生和普通百姓郭大叔由于偶然的机缘结识并加入护宝的队伍中,随后和八路军一起为保护文物和鬼子斗智斗勇,终使文物化险为夷。导演冯小宁在《举起手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后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又推出了情节更加曲折离奇、更富吸引力的《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影片沿续《举起手来》的主题和风格,但将故事放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演绎共产党、国民党、美军等各方力量,为保护文物,捍卫民族尊严,为正义战胜邪恶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由于《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采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的拍摄方法,使得影片画面更加逼真,场面更为宏大,视听效果更富冲击力,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电影上映以来,获得观众的一致赞誉。由张建亚担任导演,199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三毛从军记》也是一部出色的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片中的主角由贾林扮演三毛、魏宗万扮演老鬼,叙述了在三毛从军的经历中,发生的桩桩件件荒诞搞笑的故事,如影片中用牛绑上炸药去炸敌人的炮兵阵地结果却是给敌人送去了鲜美的牛肉大餐的意外结果,深挖战壕将日军困在里面等,都极富戏剧性,同时也为广大观众重新塑造了三毛这一家喻户晓的可爱的人物形象。同样是由张建亚执导,199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绝境逢生》也是一部使人看后喜不自胜的优秀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片中以潘长江扮演的铁匠和魏宗万扮演的老万为代表的一群普通渔民为营救美国潜水艇艇员而与狡猾诡诈的日军展开一场惊险的斗争,影片故事情节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此外,由孙敏担任导演,1995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制作,孙敏、黄宏、魏宗万、赵亮主演的《巧奔妙逃》也演绎了一场围绕各方人士对日军战略进攻图的争夺而发生的曲折生动的故事,最终日军战略进攻图重又回到八路军的手中,而费尽心机的日军只是得到了一个无用的唱本,影片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精巧的艺术构思是影片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上述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超凡脱俗的艺术构思、精巧细致的情节安排、笑料迭出的场景设计和激动人心的情感脉络,所以影片一经公映,即备受好评。
  其次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表演。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以其出色的观赏性、娱乐性有口皆碑。影片中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将敌我双方的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潘长江扮演的“罗圈腿”中村下等兵,其夸张搞笑、极富谐谑的表演在《举起手来》和《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达扮演的郭大叔也是动作滑稽,表情幽默,个性鲜明。其他人物如我姥姥、日军指挥官、翻译官等人物也都是举手投足形神毕肖,人物形象鲜活丰满。他们诙谐幽默、富于夸张的表演为电影添加了浓郁的喜剧色彩。影片《三毛从军记》中的三毛在新兵军训时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如发军装时由于身材矮小,只能穿一身极不合体的军装,训练打靶时却误中飞鸟,吃饭时栽入饭桶等,滑稽搞笑,风趣无穷。影片中排长牺牲了,老万指挥炮火射击为其报仇时,嘴里喷出长长的火焰;战斗结束,三毛用布满弹洞的头盔去盛水洗澡;在观看劳军表演时仿佛自己化身为岳武穆,英勇杀敌,躲在草垛中一枪打死四个日本兵,幻想着自己得到了一枚大大的勋章等一系列诙谐情景,都令人捧腹。电影《绝境逢生》中,魏宗万和潘长江以出色的艺术表演,为观众呈现出一幕幕令人或哑然失笑、或开怀大笑的欢快情景,影片妙趣横生的对白让人忍俊不禁,酣畅淋漓的表演令人赏心悦目。影片中精巧绝妙的动作设计和夸张搞笑的表演令观众目不暇接,如老万用鱼叉射杀日军的幽默动作,美军将日军的手榴弹当做橄榄球抛来抛去的设计,以及铁匠挥舞大铁锤追打日军的夸张表演,使得整个影片趣味十足,喜剧效果非常显著。影片《巧奔妙逃》中日军佐佐木一郎少佐原是一个乡村小学音乐教师,酷爱音乐,喜好收藏乐器,结果却阴差阳错地参军来到了中国。日军缴获了老幺的弹棉花工具,佐佐木一郎以为是一件罕见的乐器。当佐佐木一郎逼迫老幺拿着弹棉花的工具唱歌,而阿贵给鬼子的解说词却是错乱颠倒,令人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影片插科打诨,调侃搞笑,语言幽默诙谐,情趣盎然。娱乐观众是喜剧电影的一个创作目的,“从形式上看,喜剧的创作追求和观赏效果都统一于幽默,从观众的反应来考察,就是笑”①。滑稽幽默的表演,妙趣横生的语言,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使得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一改严肃电影的厚重深沉,给人以精彩纷呈的视觉感受和痛快淋漓的感情宣泄。
  再次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形式。喜剧电影不仅仅是以幽默诙谐、夸张搞笑的形式来取悦观众,还应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富于教育意义。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许多电影制作者为利益驱使,一味以票房业绩为追逐目标,而忽略了电影的思想内容、艺术品位和社会教育功能。作为文艺的一种样式,电影不仅仅是“游于艺”,给人以情感的愉悦,而且要“厚人伦,美教化”,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感召。优秀的电影不仅要在票房上创造佳绩,更应在社会效益上取得丰硕成果。电影作为现代传媒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抗战喜剧影片在给大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使人受到巨大的教益。民族危亡之际国人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与残暴狡猾的敌人斗智斗勇,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精神气质,这些都在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寓庄于谐,将严肃深沉的思想寄寓于诙谐幽默之中,电影没有浓墨重彩地塑造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而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调精心叙写普通人在抗战中的行为和情感。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人物所说的话,以及他如何说,同他的社会和历史地位是必须相称的。”②在《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巧奔妙逃》、《举起手来》以及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等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影片中的主角虽然多是再平凡不过、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也说不出高深的道理,但那平实质朴的言语和机敏果敢的行动,却将一腔爱国热忱展露无遗。《举起手来》以及《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将中华儿女为保护国宝文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寓于轻松搞笑的形式之下。《三毛从军记》中的老鬼,三毛和一批敢死队队员英勇杀敌,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使我们既爱又敬。影片中团长组织敢死队捣毁敌人的炮兵阵地,老鬼临行前悲壮激昂,将家中老母托付他人,毅然赴难,那种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的壮怀激烈、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天动地。三毛在跳伞被挂在树枝上时面对日军的枪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体现出一个普通士兵的高贵民族气节。
  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也展现了群众的无穷智慧,如《巧奔妙逃》中老幺、阿贵等人与鬼子巧妙周旋,逃脱险境;《绝境逢生》中老万计辨美人鱼。这些影片在轻松欢快的艺术形式下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发挥群体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电影《巧奔妙逃》中说书人受到老幺和顺子的感染而决定和他们一起打鬼子,以及影片中广大的普通百姓高举木棍、斧头等各式武器追打鬼子那声势浩大的场景,反映了普通民众抗击外辱的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正如电影中老幺、说书人以及店铺掌柜都反复提到的一句话:“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抗日。”《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皆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反抗残暴、唾弃邪恶,张扬人道、维护尊严。抗战题材喜剧电影昭示出一个真理,即伟大的力量蕴藏在广大民众之中。这些影片也以寓庄于谐的形式反映国力羸弱必然受人欺凌的严肃主题,如《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日本军人餐桌上摆放着的竟然是以中国版图为形状,上面写有“中国”字样的蛋糕,在他们恣意尽情享用时,穿插日军坦克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肆虐、炸弹狂轰滥炸的镜头,这样的场景安排让每一位观众不由得在义愤填膺之余,产生深沉的思考。
  抗日题材喜剧电影中也蕴涵尖锐的讽刺批判精神。鲁迅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③如影片《三毛从军记》对于国民党的腐败和种种荒诞现象进行了极为辛辣的嘲讽,面对道貌岸然的达官显贵与淳厚朴实的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的截然相反的表现,人们更对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所作出的牺牲和无私奉献肃然起敬。《三毛从军记》对当时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如在那“我们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下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达官显贵、少爷姨太却在作威作福,逍遥快活,戴着防毒面具轻歌曼舞;军情急迫,牛师长却在与舞女打情骂俏,结果贻误军机。身负重责、畏罪自杀的牛师长却被奉为抗日的民族英雄,颇具讽刺意味。而影片的另一幕——当三毛和老鬼被编入突击队深入敌后,准备里应外合,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时,结果却因为作战计划取消让他们苦等了数年,三毛和老鬼恪尽职守却被无情地遗忘了。影片结尾,以三毛一声深重的叹息“完了”结尾,可谓振聋发聩,含蓄隽永,它既指影片结束了,但又有更深刻的寓意,使人观影之后感觉余韵绵长,发人深思。
  电影作为现代视听传媒,不能仅仅是实现其娱乐功能,而理应承担起教育的作用,在这方面,《举起手来》、《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绝境逢生》、《三毛从军记》、《巧奔妙逃》等抗战题材喜剧影片可以说是典范。这些电影既不是编织一个荒诞不经、博人一笑的故事,也不是“文化大革命”电影那种面目生硬的说教,而是采用一种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人所喜闻乐见,使观众在欣赏电影之余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
  在众多抗战题材电影中,抗战题材喜剧电影可以说是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熔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炉,以轻松欢快、滑稽搞笑的艺术形式重塑原本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其新颖的艺术构思、独特的叙事模式、诙谐幽默的表演和浑厚深沉的思想内涵为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SZYZJ25)]
  注 释:
  ①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②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9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中美两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接着通过比较研究,论述了我国与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如何通过向美国借鉴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  关键词:电子政务;比较研究;公共服务  一、引言  所谓电子政务,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与公共管理部门开始从各个角度全方位使用现代的管理科学理论、通讯和信息交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