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对兔淋巴细胞辐射旁效应及其再传递拮抗作用的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兔淋巴细胞辐射旁效应及其再传递的拮抗作用。

方法

用6 MV X线照射2只新西兰兔后取血浆,制备一代条件培养液;取未经照射的2只新西兰兔血浆,制备一代非条件培养液;提取5只未照射新西兰兔的淋巴细胞。用一代非条件培养液或一代条件培养液分别与从5只未照射新西兰兔提取的淋巴细胞共培养,弃培养液后换为常规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取培养液,即二代非条件培养液或二代条件培养液。应用各培养液单独及联合地塞米松(1 μg/ml)处理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

与一代非条件培养液作用后的淋巴细胞相比,有、无地塞米松一代条件培养液处理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地塞米松:(21.09±1.60)%比(8.06±0.65)%,t=-30.182,P<0.05;有地塞米松:(14.96±1.80)%比(6.25±0.54)%,t=-16.404,P<0.05],地塞米松均可以降低一代非条件培养液和一代条件培养液处理的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二代非条件培养液作用后的淋巴细胞相比,有、无地塞米松二代条件培养液处理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地塞米松:(28.70±2.14)%比(12.38±0.67)%,t=-33.351,P<0.05;有地塞米松:(20.21±1.96)%比(12.53±1.25)%,t=-14.145,P<0.05],地塞米松可以降低二代条件培养液处理的淋巴细胞的凋亡率(P<0.05),但未降低二代非条件培养液处理的淋巴细胞的凋亡率(P>0.05)。

结论

地塞米松能够体外拮抗淋巴细胞辐射旁效应的损伤,降低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并可以拮抗旁效应的再传递。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程序中BALB/c小鼠体内针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特异性IgG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将戊型肝炎疫苗系列稀释后腹腔免疫BALB/c、C57BL/6、NIH和KM品系小鼠,筛选适宜的动物模型。将适宜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一针免疫组(0周免疫)、二针免疫组(0-4周免疫)、三针免疫组(0-4-12周免疫)和佐剂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免疫程序相同),眼内眦采血收集血清,对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清抗体
目的比较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在MDCK和MDCK-G1细胞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产毒量、病毒滴度和细胞代谢情况。方法通过棋盘法摸索两种细胞的最佳种毒条件,然后比较2株细胞在最佳条件种毒后的血凝滴度、半数组织感染剂量(TCID50)、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结果MDCK-G1细胞以感染复数(MOI)=0.001、1 μg/ml TPCK胰酶接种H1N1流感病毒后,72 h时血凝滴度达到峰值(1∶512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的致病机制一直是结核病的研究重点。MTB的致病性,特别是潜伏感染与其能逃逸免疫杀伤的特性密切相关。巨噬细胞是人体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但MTB逃逸巨噬细胞的杀伤机制仍不甚清楚。前沿研究发现MTB对巨噬细胞相关受体、吞噬溶酶体、氧化应激、凋亡、自噬及焦亡等诸多方面存在影响,从而介导逃逸其杀伤作用。本文将对此加以综述,以期为
随着以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疫苗的接种次数和接种实施成本逐渐降低,对落实免疫规划及满足差异化需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联合疫苗的研制关键在于制剂处方工艺的开发,而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灵活性的制剂处方工艺对疫苗免疫原性、抗原相容性以及产品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个国家与相关组织的监管共识,就以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药学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脑寡转移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SRS对于体积较大的转移病灶并不适宜。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是一种较新的治疗脑转移瘤的技术手段,能在给予转移病灶较高照射剂量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照射野之外的正常组织及器官,且治疗后脑转移病灶局部控制率良好。文章对不同分割方案FSRT的剂量效应关系、不良反应以及FSRT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促进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过表达GBP1的胶质瘤U87细胞(U87-GBP1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U87-Lacz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种U87细胞GBP1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mRNA相对表达量或蛋白表达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引发5岁以下婴幼儿患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该病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考虑到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本文现对目前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以及治疗手段做出综述。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评估诊断特异性分析预后评估(DS-GPA)模型和肺肿瘤相关分子分级预后评估(Lung-molGPA)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95例NSCLC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包括初诊未发生脑转移(异时性脑转移)112例、初诊已有脑转移(同时性脑转移)83例。采用单纯颅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在早期肺腺癌不同阶段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为肺腺癌精准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62例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大部分标本包含1种以上病理类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组: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8例、原位腺癌(AIS)60例、微浸润腺癌(MIA)、以附壁生长方式为主的
目的探讨混合调强放疗(Hy-IMRT)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的94例曾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需要术后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y-IMRT组(观察组)47例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对照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自靶区的剂量及相关放射物理学参数、放疗期间及放疗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