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后,历史教材的结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历史教师如果依然固守陈旧的教学观念、方法必然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我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总结了一些创建高效课堂的做法,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正。
  一、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1.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诚信的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重建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关键。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只有建立起这种和谐、平等、尊重和关爱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让学生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
  2.教师要少讲、精讲,但不是不讲,要讲关键、讲学生疑惑点,要讲透讲明,要精讲精练。课堂上如果教师讲的多,必然剥夺了学生学的时间和机会。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学生的“学”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课堂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教师善于演讲,甚至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少。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自主的时间。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教师讲得多了,学生反而易糊涂。新课改下,更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单纯传递知识信息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这块阵地还给学生。如我在讲必修Ⅲ的第8课《笔墨丹青》时,本节课主要讲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绘画艺术的源头、形成、成熟与鼎盛。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绘画艺术的源头和形成,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讲绘画艺术的成熟与鼎盛。学生讲得很好,对问题的把握也很到位,我适时给予了表扬、鼓励以及简单的指导。我发现用这样的方法教学课堂效率很高,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本知识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如果单纯教师讲授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正确,但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地去构建,然后老师加以指导纠正,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使之搭配合理科学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各环节,优化教学设计,不要无谓地浪费课堂40分钟的时间。优化教学设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调整课本顺序,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如我在复习必修Ⅰ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先向学生出示一个主干:
  1.确立:秦
  2.巩固:西汉
  3.完善:隋唐
  4.加强:北宋
  5.新发展:元
  6.强化:明
  7.项峰:清
  8.结束:辛亥革命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自己完成基础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构建起了知识结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2.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知道“教无定法”,关键是根据学情、教情制定出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教授必修三第7课《新航路开辟》时采用情境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看视频材料《麦哲伦的故事》,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这样,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当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3.细化课堂环节。传统的教学结构程序为: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师生讨论——成果巩固——课后作业。这一结构往往导致“满堂灌”现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下课堂结构模式,效果较好:情境导入——学生自主构建体系——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教师点拨质疑——小组合作探究——成果评选。这样的课堂结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4.及时有效练习。教师要设计好针对性训练题。练习是学生知识输出并不断矫正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认识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教学中不能忽略反馈练习这一环节。反馈练习题要典型,题型要创新,既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又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为师一天,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干好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美好的未来。
  以上就是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方法。另外,要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做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多联系生活实际等等。总之,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灵活运用,不拘泥不死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真正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是不容易的,我还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争取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和谐、高效。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虽然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解,然而学生或拼命地记笔记,或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很沉闷。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中鲜活起来,又如何积累才力和素养?阅读与写作本应如影相随,阅读为写作做好了积累储备,写作也能促进文言文的学习。鉴于此,可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很好地融合,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促成文言文和作文的互鉴互融
期刊
摘 要:在“打”好心理战术的基础上设情境,将学生“吸”进课堂,让学生享受“动”起来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帮”起来的课堂。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入,孩子们就会慢慢喜欢上数学课,就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爱”上数学课堂。  关键词:心理战术 设情境 享受 感受 探究 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人们普遍都认为数学课比较呆板、无趣,而数学本身内容的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只有一些繁琐的公式、纠
期刊
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教与学的过程分为记忆、理解、思考三种水平。  记忆水平的教学只要求学生熟记大纲规定和教材给出的那些内容,以学生能够准确地再现所学的具体材料为满足。理解水平的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教材较深入地掌握知识,做到学懂会用。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是这一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思考水平的教学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教学,它比理解水平的教学更进了一步。学生
期刊
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要对它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图象以及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深入学习。  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初中阶段已经讲述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映射,接着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是
期刊
数学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正如十个手指伸开长短并不一样,学困生始终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现象,而且让我们感到比较棘手;尤其是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长期的现实任务。  一、帮助学困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困生学习不理想导致自暴自弃,学习时思维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
期刊
2013年3月29日,磐安县教育局体艺工作会议在双峰小学举行,我校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展示了学校开展体艺活动的成果。这场展示虽达不到专业水准,却展现了我校全体师生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正在尝试中摸索着。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2011年4月,磐安县教育局下发了磐教〔2011〕19号《关于义务教育段学校开展“体艺2+1项目”活动
期刊
为了科学高效地搞好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我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下面我就以《坐井观天》一文为例,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坐井观天》是一篇讲读课文。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却自以为是是不对的。本文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的意思。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懂得“
期刊
优秀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的“空白”。教学中巧妙地抓住并利用这些“空白”,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起到促进深入感悟课文、学会运用的作用,真正实现“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一、巧抓题目空白,启发思考  题目是文章画龙点睛之笔,是思维的窗口。教学时我们就可抓住课文题目这一“空白”,精心地设计揭题、解题思路,从而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挥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人们都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在课堂
期刊
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老师的催促之下,学生东拼西凑勉强成文,大多也是空洞无物、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有二:首先是学生生活相对封闭,基本是两点一线,经历简单重复;其次是不善于观察和动脑,缺乏想象力和联想力。根据新课程改革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和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写作现状,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在阅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