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
  
  一、链接生活——丰富体验
  
  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
  1 引生活之水,灌习作之园。一是要以文化为食粮,引导学生多读书,广“积粮”,丰富文化积累,增强语言积淀。二是要以生活为课堂,引导学生领略自然景观,体验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关注社会动态,体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开展课外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布置“生活作业”,体验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社会美。
  2 开课堂之门,进生活之园。一是在习作时间上,要从单纯的作文课堂中拓展出去,开放习作训练的机会。如课前五分钟即兴演讲和口语交流,课间的观察小练笔和读书笔记,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小抄报、撰写广播稿、通知书,学习之余练习与亲友通信、为家乡特产作促销广告……二是在习作空间上,要从单纯的学校教室中拓展出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如组织学生去参观、野炊、劳动,去走走看看、剪剪画画、唱唱跳跳……三是在习作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写”的训练中拓展出去,把写作训练与实际的语言文字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写”、“玩中练”、“用中作”……
  
  二、捕捉生活——抓住灵感
  
  尽管大自然奥妙无穷,社会生活色彩斑斓,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所以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1 捕捉精彩瞬间
  有位教师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他拿着书向教室走去,刚到门口,发现班上并不像平时那样读书,而是围在窗户那里追逐一只蝴蝶,好半天有位女生抓住了它。大家看到这只美丽的蝴蝶很想把它做成标本,但都不忍心把它弄死,最后打开窗户,让它飞向大自然。看到这样的景象,他想学生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下来,不如把阅读课改为作文课,题目就是《蝴蝶飞进课堂》,让学生把刚才的经历写下来,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一节课下来一篇篇精彩之作因而诞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用心去捕捉、品味,处处都有精彩。
  
  2 指导有意观察
  由于学生阅历少,观察力低,他们无法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审美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观察的指导。比如,有位教师这样指导写水果的作文课:上课伊始,老师提来了一篮水果,对同学说:“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品尝水果,你们喜欢吗?”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分完水果,老师又说:“同学们愿不愿意把你拿到的水果介绍给同学,其他同学可以互相提示补充。”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教师就提示他用手摸一摸,他马上补充道:“外面有一层硬硬的壳,而且上面布满了小疙瘩,非常粗糙。”有的学生说:“苹果皮十分光滑,像涂了一层蜡。”老师及时肯定他不但用手摸,还展开了联想。于是,学生边观察苹果边说:“苹果圆圆的,像一个小皮球;苹果红红的,像小姑娘红红的脸蛋。”有的边观察香蕉边说:“香蕉弯弯的,像一座小桥;像雨后天上的彩虹;香蕉黄黄的,像天上的月牙。”学生说的多了,便千篇一律起来。这时,老师提示学生可以用上比较的方法如“荔枝圆圆的,如乒乓球一样大小……”学生很容易又掌握了这种方法,老师又请同学们尝尝水果的味道,细嚼慢咽,然后说说吃在嘴里的感觉。如:“剥掉荔枝的果皮,咬一口乳白色的果肉。透明的汁水顿时从舌尖一直甜到嗓子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眼睛“摄像”,用耳朵“录音”,用双手“复印”,用鼻子去“品味”,用“大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提高了学生观察感知的灵敏度。
  
  3 追寻信息足迹
  我们的身边处处皆信息,像参观黑板报、墙报栏,翻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欣赏电视节目,通过电脑上网等都是一种阅读。这种阅读不但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还能让他们了解信息,捕捉信息,掌握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这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之门。比如在写状物的作文之前,要求学生先收集关于水果的所有资料,可以上网查询,可以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可以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向家长咨询。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这些资料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当他们准备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与爱好,从丰富的资源中提取、优化组合、精心加工,而后进行再创造,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三、表现生活——生动表述
  
  虽然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有了生活体验与感受,作文就能水到渠成。但其实不尽然,生活与作文根本是两码事。其一,生活是面的,作文是点的;生活是全镜的,作文是特写的。作文虽是生活的记录,但不是原原本本地记录所有的生活,也不是原原本本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是有选择地描述生活。其二,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重要的不是记录生活,而是表现生活。这就需要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与丰富多彩的合理想象或联想。唯有如此,作文才会有情趣,有感染力,有表现力。
  
  1 在感受点着笔
  有位教师春游前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年的春游,我们来搞个摄影展如何?”学生虽一时懵了,却充满好奇,“平时,我们出外旅游,不是总喜欢背着个照相机。拍摄下自己喜欢的镜头,以留作美好的回忆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就好比是照相机。这回去春游,同学们一定要用眼睛去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第二天作文课上,他又对学生说:“昨天的春游,你们一定拍摄下不少美好的画面吧?请你先仔细搜索一下,定格你最喜欢的一个镜头,再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如能拟个精彩的标题就更好了!”一句话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心情愉悦,思维灵活,表达自由、流畅,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看到的最动人的一幕。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选取生活中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某个精彩画面进行描述,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精 彩的生活特写。
  
  2 在细微处着墨
  同一事物,有的写起来只有三言两语,有的却具体形象。其中缘由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夫外,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细致处着墨,把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有个同学写“扳手腕游戏”只写了几句话:“我和陈林扳手腕,我们手扳着手,毫不退让,这样持续了好久,我突然一个用力,把他的手腕扳下去。”教师是这样指导他写具体的:先请他闭眼想想和陈林同学扳手腕时的情境,再跟大家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感受怎么样;然后又请陈林和其他观看的同学也谈谈当时的情形和感受;最后,请该同学再改改自己的习作。后来,这位同学的习作是这样写的:“我咬紧牙关,憋着呼吸,几乎用尽了全部力气,使劲地把陈林的手腕往下扳。陈林也紧闭双唇,皱着眉头,脖颈绯红地使着劲,丝毫也不退让。就这样,我们僵持了足足一分钟。这时候,我感到手腕有些发软,感到陈林用有力的大手,正使劲地压过来,我顿时感到满脸通红,脑袋胀得像要爆炸了似的。眼看陈林的手就要把我压下去了。危急关头,我一个用力,使出全部力气,把陈林的手腕压了下去,一直压到桌面上。‘啊,我赢了!我赢了!’我欢呼起来。”就这样在细微处一着墨,生活的精彩原态就跃然纸上了。
  
  3 在联想中着色
  很多事情——如一只蝴蝶飞进了课堂,大家打开窗户,让它飞回大自然——如果照直写来,就会索然无味;一旦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联想,就会使习作充满情趣,色彩斑斓。请看:“一只大蝴蝶飞入了我们的课堂,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扇舞着那对美丽的裙子,像一位神秘的女侠,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朗读声太美了?她也想来听听吧……”如此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活用,作文便生动起来,内容丰富而又富于感染力。
  
  4 在言语上着力
  很多同学作文平平淡淡,缺乏情趣,究其原因,不是缺乏生活体验,也不是没有感受,而是不善于言辞。对于“滑冰”这件事,甲乙两人分别如是描述:“我穿上滑冰鞋,走上冰场,滑了出去。没想到摔了个跤,疼得我大叫起来……”“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滑冰鞋,乐呵呵地走上冰场,大胆地滑了出去。可没想到身子一仰,就摔了个四脚朝天。我疼得直咧嘴,想喊出声来却不容易。表姐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毫无‘冷香惜玉’之意,说:‘你高兴得太早了,快爬起来。’我很不高兴地爬起来,心想:好毒的心肠,我一定要好好地练,不让你取笑!”两位同学对同一件事的体验与感受是一样的,但表述却天壤之别,其原因是乙同学用“迫不及待”写出学滑冰的急切,用“乐呵呵”、“哈哈大笑”写出学滑冰的兴奋,用“四脚朝天”、“直咧嘴”写出摔倒时的样子和神态,还用表姐的“取笑”来衬托自己的难堪,多么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和讲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习作的内容,更要关注学生言语表达的准确与生动。
  
  四、服务生活——表情达意
  
  新课标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表达真情实感”。从这些表述可见,作文要从作为应试的一种手段转为心灵告白与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试着去回忆经历过的事件,欣赏那些美好的东西,发现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并试着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认识感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把写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的一种方式——畅谈认识的方式,表情达意的方式,与人交流的方式。
  比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写《我特别想说的话》的作文时,让学生试着回忆自己最近经历的事,想想有没有印象特深刻、自己特有感触、急于告诉他人的话,然后,找个聊天对象谈一谈。有的说,周末作业太多,想告诉老师少布置点,让大家过个快乐的周末,不然,“快乐的星期天”这篇作文可得老师自己去写了;有的说,爸爸上周末带自己去看大海,好玩极了,想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有的说上次回乡下,奶奶夹好吃的菜给我,拿糖果、饼干、花生往我口袋塞,还塞给我钱,我都一一推回去,奶奶唠叨我“不听话”,因此很想写封信回去倒倒“苦水”——不是自己不听话,而是孝敬奶奶……教师趁机引导大家尽管放手去写,怎么想就怎么写,来个“真情告白”,写完还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跟相关的人交流交流。这样把整个写作实践活动“演化”成实现“倾诉、表白、谈心、交流等生活中的某种需要”的方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是认真、执著和富有使命感的,当然也是快乐的。
其他文献
解分式方程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非常重要,但在学习中,同学们常因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不当,知识认识上考虑欠缺或概念模糊,从而造成错解,这里举例加以剖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借鉴。
从曾经的王者到如今的江河日下,诺基亚的战略决策到底错在何处?  诺基亚还能扛摔吗?  刚刚在六月份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之后,喘息未定的诺基亚,又在自己昔日的黄金市场中国国内开始了新一轮整合。诺基亚中国咨询总监高翔近日对媒体宣布,从2012年7月开始,诺基亚将合并东西两销售区并入大南区相大北区,而合并销售区无疑预示着员工数量和渠道规模的大幅缩减。  与之前易观智库公布的数据相呼应,诺基亚今年一季度在中
《创业家》为什么火  杜葵  (北京人众人教育总裁):  不看《企业家》(编者注:《中国企业家》)了,要看《创业家》啦!牛文文办的《创业家》越来越好看,也越来越火了。他本来是《企业家》杂志的总编,后来出来创业,办了《创业家》。这本杂志和前一本的区别是,不再报道那些大企业,那些成功的明星企业,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正在成长中的,甚至刚刚萌芽的企业,还有一些不大不小潜伏着的黑马。  前些天,他们邀请我参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