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强调: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等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在会上指出,根据中央关于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要求,我国扶贫开发范围进一步扩大,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回良玉强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执行,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一是把研究完善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作为当务之急,确保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同时及早谋划2010年以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二是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三是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尽快完善扶贫对象扩大之后的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确保落实到户到人。四是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五是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作为优先地带,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国务院扶贫办网)
  
  范小建会见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格林伍德劳伦斯一行
  
  2008年11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会见了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格林伍德劳伦斯一行,双方就目前亚行与我办的合作情况及如何在扶贫领域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范小建首先对格林伍德副行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双方合作情况及成效进行了回顾。他说,亚行是扶贫办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之一,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反贫困事业,2003年亚行与中国财政部签署的《扶贫合作协议》是中国政府与国际机构签署的针对挟贫的专门性文件,确定了亚行援助中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合作方式和领域。中国政府与亚行在扶贫领域开展的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方对此表示满意。
  格林伍德副行长简要回顾了亚行与中国在扶贫领域所开展的八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对这些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
  双方还就下一步合作交换了意见,都表示将大力支持和推进东西扶贫协作贷款项目等新项目的准备工作,共同促进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区域性减贫交流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扶贫经验国际化。
  (国务院扶贫办网)
  
  王国良出席全国移民扶贫经验交流暨培训会议并讲话
  
  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在洛阳参加“全国移民扶贫经验交流暨培训会议”时指出,各地在完成搬迁扶贫户搬出大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后,要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确保农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考虑搬迁扶贫村的进一步发展、贫困户搬迁后增加产业门路的问题,引导农民通过提高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和档次,以增加收入。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和劳务输出培训,为搬迁扶贫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使外出务工人员由过去低收入的打粗工者,变为相对高收入的靠技术赚钱者。加强对搬迁扶贫户的管理,做到户户有致富项目,所有搬迁户都有致富档案。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搬迁扶贫村任职,培养有头脑、懂致富的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
  (国务院扶贫办网)
  
  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8年11月25日,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召开的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部分省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了研讨会。江西省扶贫办主任张志豪应邀出席并代表发言。
  研讨会就“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购买”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研讨,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实践进行介绍和研讨。研讨会还就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关政策及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讨论。
  张志豪在作题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有益探索》典型发言中,首先介绍了在江西实施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村级扶贫规划试点的技术援助项目的背景、主要內容及进展、主要成效及意义。对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发展,张志豪提出,国家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鼓励NGO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NGO的行为,特别要大力发展草根性NGO,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基层社会建设的需要;政府要认真疏理适合NGO的职能,有计划、稳妥地把这部分职能逐步转移给NGO,使NGO通过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建设职能,加快我国社会建设步伐;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对NGO的监管体系,使NGO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政府与NGO合作的试点要继续下去,并加大技术投入,使试点成效更显著,为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
  (江西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龚亮保)
  
  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捐赠全南县2628万元医疗设备
  
  2008年10月28日,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健康扶贫办公室在全南县举行捐赠仪式,向全南县捐赠价值2585.6万元的医疗设备。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市政协副主席雷汉生,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清友,全南县主要领导等出席捐赠仪式。
  “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是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和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公益活动。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企业,计划在5年内捐资5.1亿元人民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此次捐赠的医疗设备包括彩色B超、肿瘤消融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8部救护车等高能精密医疗器械。这些设备使全南县的整体医疗设备水平提高到了全省、全市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将有效促进全南县提高疾病诊断能力,降低疾病诊断成本,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江西省全南县扶贫办王文胜)
  
  南丰县构建社保体系着力改善困难群体生活
  
  今年上半年,南丰县做出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的决定,其中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920元,分散供养的每人每年提高到1200元。目前,南丰县已把1.31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关注新农合参合对象范围的扩展,把全县20.3168万人纳入新农合,累计让22.07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基金补偿,发放基金1800.32万元;建立困难家庭接对帮扶活动,使全县1.12万的贫困孩子如愿升入高中、中专、大学就读,1.5万余人得到就业扶助。今年以来,该县开辟的“再就业减免税收审批工 作绿色通道”,已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32户,减免地方税费67.32万元。
  (中共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 朱树群 魏志坚)
  
  江西省赣县王母渡镇积极推进“真扶贫、扶真贫”工作
  
  王母渡镇扶贫开发工作以“一体两翼”为重点,以稳定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低收入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创新机制,整合资金,狠抓落实,进一步务实农业发展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实在在地做好“真扶贫、扶真贫”这篇强农惠农文章。一是整村推进项目发展态势良好。王母渡镇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创新工作思路,突出群体建设和示范带建设,有效整合了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充分发挥了扶贫投入的聚合效应。在已批准实施的3个整村推进项目中,实施项目示范带建设1个项目点,实施项目群建设4个点,项目总投资65.8万元。项目覆盖村级公路建设、果业开发、农网改造、水利设施建设、人畜引水工程、民房美化亮化、种养业和村文化活动建设等内容。二是信贷扶贫成效明显。1—9月份,王母渡镇完成了2008年25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和30万元财政贴息扶贫到户贷款试点资金的回收工作;争取和组织发放扶贫到户贷款资金280万元,为全镇18个村委会的131户有发展潜力的农户提供了资金支持,及时解决了农户春耕生产、发展增收致富产业的资金缺口,预计可为获贷农户户均增收600元左右。三是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开创扶贫开发新模式。围绕县委、政府加快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王母渡镇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潭埠、上排、下排、大陂、岐岭发展万亩果业。四是劳务输出再创新高。1—9月份,全镇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67人,其中省外输出3671人,省内输出1896人,并继续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使他们安心务工。
  (汪晓明)
  
  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增幅超6%
  
  从2002年到2007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820万减少到1479万,低收入人口从5825万减少到2841万。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实际增幅在6%以上,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传统致贫因素和新增致貧因素交织在一起。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中,刚刚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占2/3,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返贫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依然是农村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危及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也在增加。
  (江西省南昌县民政局吴红萍)
  
  余干县多项举措确保移民对象“选定关”
  
  自2004年以来,江西省余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部署,采取多项举措确保移民对象“选定关”,真正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一是实实在在下乡村、进农户搞好移民搬迁的对象调查摸底工作。二是严密地制定好移民搬迁的规划实施方案。三是借助“散发宣传单、村务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移民扶贫的惠民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知道谁可以搬,谁不可以搬。四是在上报、审批搬迁对象之前。深入移民户原住处仔细察看,并进行拍照留底,然后再上报。五是坚持“户主自愿申请的原则,村加注意见,乡镇严格审查、把关定对象,县移民办与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对照户口簿复审核查”的程序,最终确定移民对象,并以乡村为单位实行“三榜公示”,以接受广大老百姓的监督。通过上述多项举措,确保了移民对象“选定关”,真正做到符合政策的一户没漏,不符合的没错搬一户,且五年来无一例因对移民搬迁工作不满而上访的事例。
  (江西省余干县扶贫办 万赞文)
其他文献
[提要] 地级城市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扮]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江西宜春市为例,认为解决宜春中心城区未来发展边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当前东部向中西部产业大转移的机遇,认清和发挥宜春如生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才能破解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比较优势;宜春;城市发展  [作者简介]谷新辉(1971—),男,硕士,江西宜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肖新成(1973—),男,
期刊
[提 要] 改革开放以来,振兴革命老区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对新世纪推进小康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的步伐,本文论述了振兴革命老区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振兴革命老区方面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振兴革命老区应建立和完善的反贫困配套体系  [关键词] 革命老区;区域经济;社会保障;反
期刊
享有“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面包之乡”称号的资溪县位于江西省的东部,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福建光泽县毗邻,全县总面积为12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人,山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7.6,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全县有3764户,15309人住在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资溪县十分重视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工作,针对可
期刊
按照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的要求,江西省赣州市扶贫办就全市8个重点县2005至2007年的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扶贫到户贴息贷款个案剖析如下:    一个案情况    扶贫贴息到户贷款是统一由县组织选择金融机构,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到户贷款,市根据上级已确定的有贴息任务的县工作开展情况,将省财政贴息资金下达到县,县级有关部门用贴息资金对获得贷款的贫困户给予利息补贴为发
期刊
[提要] 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是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GATT时期就有对环境和贸易的条款,这些条款被WTO所继承。欧洲联盟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逐步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一体化政策中。在协调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关系时,欧盟在立法上突出“适当性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在实施手段上强调政治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双轨制。欧盟的环境贸易协调机制对于中国的环境贸易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环境贸易
期刊
南昌市位于江西中偏北部,鄱阳湖滨,赣江、抚河、锦江穿境而过;共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新区(红谷滩新区),区域面积74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04万公顷;总人口491.3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32.76万人;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390.1亿元,财政收入190.63亿元
期刊
九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策划地,是秋收起义的发起地,是中国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和首先打出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突破口九江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贡献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老区人民解放初期,便派出中央人民政府南下访问团,来到土地革命时期分属于闽浙(皖)赣苏区和湘鄂赣苏区的九江进行慰问此后,九江老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
期刊
“省直工委对定点包扶工作很重视,把竹岭村看作是自己的下属单位一样。”江西省直工委定点包扶工作组第一任组长王秉立如是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省直工委就在永修县立新乡竹岭村抓“村建”,由于他们工作做得好,群众得实惠,竹岭大变样。2007年,由于干部群众都舍不得他们走,省直工委又留了下来,继续在贫困村——竹岭村开展新一轮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旨的定点包扶工作。  “说起省直工委在我们村扶贫
期刊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越来越多的老区农民依托“一村一品”走上了创业致富道路但我市还有25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非常艰巨,如何乘势而进,着力扩大“一村一品”的覆盖面,推动“一村一品”更好更快发展,让更多农民群众依托“一村一品”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是摆在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一村一品”的发展信念    去年,吴新雄省长凌成兴常
期刊
[摘 要] 发展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最重要的手段,是扶贫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是否有成效的最重要标志本文以江西省石城县21个扶贫重点村的调查为例作一论述  [关键词] 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全国上下掀起了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