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生态移民儿童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与人格、家庭环境的关系。
方法以856名6~16岁的宁夏生态移民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问卷(FES)对其进行基线调查,之后使用CBCL对其行为问题进行连续3次的追踪调查。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T0、T1、T2、T3时测量生态移民儿童外化性行为得分分别为[(10.09±7.11)分]、[(7.66±7.56)分]、[(8.54±7.49)分]、[(8.11±7.33)分]。生态移民儿童外化性行为得分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下降趋势(β=-0.51,P<0.05)。人格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及家庭矛盾性、组织性、亲密度、文化性与生态移民儿童外化性行为得分的相关性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β=-0.32,-0.14,0.27,-0.48,-0.67,0.32,均P<0.05)。家庭矛盾性与儿童外化性行为得分的下降速度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0.46,P<0.05)。
结论生态移民儿童外化性行为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受人格、家庭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