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忠告之三:上好每堂钢琴课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家长和孩子选择了学琴,琴也买了,孩子学琴的兴趣也调动了,就该上好每一堂课了。为此,有几点注意事项要提醒家长:
  ●上课的地点选择在琴房或教室比在家里更合适。因为琴房或教室比较安静,干扰少,有上课的气氛,无形中会给孩子一种自律感,从而达到认真听课的目的。另外,孩子对家里的环境太熟悉了,容易表现得随意和过分放松,不能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降低听课的效果。
  ●初次上课前应指导孩子做好准备工作
  以后每次上课前,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准备,大人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做课前准备,一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二是让孩子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潜意识里迎接上课的到来。
  ●明确地告诉孩子要注意听讲:“如果你不认真听,回家练琴时碰到具体问题,我真的帮不了你。”一开始就打消孩子的依赖思想。
  明确地告诉孩子,老师在讲解、示范时,他必须做两件事第一认真看老师的手型,指法和触键位置:第二仔细辨听老师的弹奏,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不能让孩子误以为老师弹奏时他就可以在一边歇着玩了。
  一般情况下,老师在讲解完每首曲子之后都会问孩子懂了吗,这是了解孩子是否认真听课的手段,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这时他该怎样做:把乐曲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而不是看也不看就随便说。懂了’之类的话。
  ●父母应该准备一本专用的笔记本。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多数父母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员,记笔记可以帮助父母了解上课的重点内容,每首曲子的技术要点,孩子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纠正等,便于回家后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
  ●上课的间隔时间以1—2周为宜,初学琴者以一周为宜。间隔时间太短,在孩子初学琴尚未适应的情况下,每天要花太多的时间练琴,孩子会感到学琴的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原有的学琴热情和兴趣很快就会消耗掉。但间隔时间太长也不好,至少有以下三个弊端
  1.孩子长时间重复练习相同的乐曲,容易使他们对练琴失去新鲜感
  2.在学琴中遇到具体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得不到钢琴老师的及时发现,指点,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性错误,会很难纠正;
  3.容易使孩子学得疲软,难以维持最佳的紧张度。
  ●在孩子专注学琴的时候,不要轻易向孩子提出中途休息或吃点东西、上上厕所之类的建议,除非孩子真正有这样的需要,否则,容易使孩子形成只要有理由、有借口就可以逃避练琴的错误认识,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做事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甘琦
其他文献
有两个孩子,小伙伴们认为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的家长让他们干这干那,不是收拾房间就是为大人“跑腿”取东西,稍大后又开始打零工挣钱。有些大人看见了,也摇头说这两个孩子的家长不懂家教方法,总这么劳动,孩子将来会显得反应迟钝的。   然而,教育专家却认为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与童年时的小伙伴相比,生活境况会好得多,无论是对工作的满意度、婚姻质量、与孩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健康状况、寿命等各个方面都要胜出一筹,
期刊
对那些对自己的性别还有点混淆不清的幼童来说,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性别认同。一方面晓得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女的差异在哪里;另一方面懂得:男孩子能做的,女孩子也能做,反之亦然。  后面这项尤其重要。因为这些三五岁大的幼童,在。男孩该是怎样的,该做什么,女孩该是怎样的,该做什么。这些问题上,多多少少已经具有传统的观念。一天,女孩玛妮与朱蒂邀请小男生约翰加入她们“看医生”的
期刊
女儿依依马上就要结束幼儿园的生活了。老师给全班布置了最后一个作业:在第二天的毕业典礼上说说自己的理想。  头天晚上,依依自觉地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理想。过了好一阵子,她郑重地把几乎满是拼音的本子拿给我看,原来她的理想是当一个非常勇敢的警察,抓好多好多的坏人。我很高兴:这理想挺崇高的嘛!  毕业典礼上,孩子们依次上台说着自己的理想。女儿坐在前排,表情专注地听着,眉头时不时地皱一下,偶尔还做出沉思状,
期刊
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单纯看作是“塑造孩子”,不承认孩子的问题根子往往是在家长身上,结果当然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那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比如很多家长都反映,刚送孩子进幼儿园那会真是名副其实的“艰难之旅”。孩子磨磨蹭蹭,哭哭啼啼,家长软哄硬吓,连拽带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请进教室,孩子仍哭声不止,家长趴在窗外掉泪,那情景真如生离死别,凄凄惨惨。  那么这事责任在谁呢?大多家长都“矛头向外”,有
期刊
礼物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  制作: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当他疲倦或精神萎靡不振时,抱一拖他,这些都是向孩子表达“我爱你”。  礼物2:规则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制作: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规则
期刊
沁彦:  现在是中国的深夜。妈妈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也对着远在英伦求学的你。  窗外,月朗风清。白天刚下过雨,那片空旷的草地里又传来不绝于耳的蛙叫和虫鸣。还记得吗?妈妈多次跟你说过,这是妈妈所喜欢的声音。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妈妈心情就特别宁静,总要想起过去下乡时那静静的微风骀荡的原野,那辽阔而又安详的土地;总要怀想那日渐远去的知青岁月。可现在,在这宁静的夜晚,妈妈想的却只有你——远方的我最亲的人。
期刊
翘鼻子女孩阳阳刚满5岁,牢骚已经多得从早到晚也发不完:“幼儿园刚换的美术老师一点也不好,没有陈老师漂亮,教得也没有陈老师好,还很凶。”“奶奶今天烧的鱼香茄子太难吃了。”“什么,假期又去海边?我讨厌那湿湿的被子”……  奶奶送了她一个绰号叫“牢骚大王“——当然,是开玩笑的。不过爸爸妈妈却笑不出来——上着最好的实验幼儿园,每年假期都外出旅游,玩具多得可以开店,全家人都宠着她,可她却老是一副孤愤的表情,
期刊
全世界有很多小朋友都一样喜欢吃炸薯条,不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都一样反对他们吃得太多:”好孩子不能只吃炸薯条!”  可是,为什么呢7你一定会问。炸薯条是土豆做的(有些小朋友把它们叫做马铃薯或者薯仔),土豆是在大米、小麦,玉米之后人类最宝贵的食粮之一。在困难时期,许多人就是靠着吃土豆才活了下来。在法耳茨地区甚至有一个土豆博物馆呢!  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爸爸妈妈反对我每天都屹呢?  答案首先是:不够新
期刊
好的电子学习产品是启发儿童智力的理想工具,是当代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朝夕相处的玩伴,好的电子学习产品更是可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作为享誉全球的电子学习产品制造商,伟易达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功底清楚地意识到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潜能。在“个性化生产、服务型,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它将在美国、欧洲以及全球日益兴起的基于
期刊
被动操(0-6月):发展婴儿手脚摆动的协调性及动作舒展性  1.宝宝仰卧父或母轻轻捏住宝宝的两臂随着音乐按节奏向内外,上下伸展幅度不要大但节奏要清晰。  2.以同样的方法舒展双腿,可同方向或相反方向。  3.边做边和宝宝说话用亲切、愉快的情绪引逗宝宝。    响铃操(13—24月):    发展幼儿听觉和视觉的灵敏度  1.父或母手拿尘铃,有节奏地念儿歌吸引孩子寻向铃声。  2.可换成会自动发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