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与音体美类学生的有效英语教学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音乐、体育、美术类学生的教学,有别于其他普通本科生的教学,这群学生有着独特群体特征,给不少教师带来了困惑。针对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化解困惑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音体美学生;建构主义理论
  作者简介:贾秋仙(1965-),女,浙江浦江人,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温州32503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151-02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的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录取是以其专业课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文化课的分数进行的,实际上文化课的分数要大大低于专业分数,绝大多数音体美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这种做法从某种程度上引导考生只重视专业课,而忽略文化课的学习。音体美类专业的学生是一个有别于其他普通本科生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群体特征和思维个性。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表现为词汇量偏小,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差;他们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表现为不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对英语课程普遍不重视,表现为不完成学习任务,上课迟到、早退或旷课,即使人在课堂里也是心不在焉,或睡觉或讲话或玩手机、打游戏,有些甚至连课本都不带。由于他们自身专业特点的影响,如体育生需训练比赛,音乐生需排练演出,美术生需写生实践,他们的性格特点多外向、活泼、好动、张扬,在上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精力无法集中、出勤率低、组织纪律较差、集体观念淡薄、难以管理等问题。这些特点都不利于英语的学习。一直以来音体美类学生的英语教学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学生不重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教学的内容缺乏吸引力以及与他们的专业毫无联系,教学的方法缺乏针对性等,这些都使音体美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块“鸡肋”。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派的建构主义主张: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
  这一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这一理论为改善音体美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有效改变音体美类学生英语教学的措施
  要改善音体美类本科生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依据建构主义原理解决五个重要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修改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材和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最后采取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手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修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推荐词汇量等方面提出了一般能力、较高能力和更高能力的具体要求,这些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教学设置的目标和要求相对于音体美类学生来说有些偏高,超出了他们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学单位有必要根据音体美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目标,制定出新的、适合这类学生英语基础的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运用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教学理论和方式,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
  2.选用适当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陈昌来在《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三章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评估和选用原则”中提到:任何一种第二语言的教材都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并且提出了教材普遍适用的六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用性;二是交际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言材料的组织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三是知识性原则:教学内容中要包含学生感兴趣的新知识;四是趣味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五是科学性原则:语言要规范,解释要科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六是针对性原则:要明确所编教材适用于哪一种教学类型、哪一种课型、哪一种教学对象等。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套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3]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乐意学,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差,选择教材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内容可包含语音、会话、课文、语法、练习及写作。
  教师还可以在使用基本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增加与学生具体认知水平相符合、与其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多地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词汇,既有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知识的交流,又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将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3.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与趣味性
  针对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安静沉稳,因此教师可采用提问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善于模仿,教师可结合角色扮演、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歌曲演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体育专业的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敏捷、好动,善于短时记忆,不善于意义记忆和抽象记忆,对艺术表演和人体运动动作的感知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能学习能力,在讲课中可采用对话讲述课文、英语单词接力赛、用英语单词讲故事、体育英语交流、角色表演等。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缺点是单调,信息量小。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4]由于多媒体提供的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够使教学内容展现清晰,一目了然,突出重点难点,可以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形象、鲜明、具体、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能够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改善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的特点,正好契合了这一群想象力丰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动手能力强的音体美学生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促使他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4.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
  音体美学生基础差,听课习惯不好,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缺乏自我约束力,有部分学生漠视课堂,甚至漠视教师。因为上课找不到共鸣,致使很多任课教师都会觉得很伤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教师本身入手,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有关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1]虽然他们的英语基础差,但他们有他们的优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热爱他们、欣赏他们。教师的正确评价,适当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和引导他们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上有所进步。心理学认为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只有热爱学生、满怀激情的教师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感情满足的愉悦。
  5.评价方法
  学习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学习评价仅仅根据学生的每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进行,这种评价手段只能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无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知识目标明确可行,能力目标却抽象模糊,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1967年,哈佛大学的斯克里芬率先提出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它“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5]这一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全面、及时、灵活、深入、可持续的特点,既能正确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能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
  形成性评价能评价那些用传统笔试不能反映的复杂、隐性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技能;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做出判断,它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因此,音体美类学生英语课程考核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例如平时成绩占50%(其中作业20%,课内表现20%,出勤10%),期末考试占50%,比例在开学初的教学计划里设定。这一评价模式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督促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有利于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正确学习行为的养成。
  三、结束语
  要实现音体美学生在英语学科上有效的教与学,不仅要有适当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师,只有这样这类学生在英语课程上的学习才能像他们的专业课那样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Z].
  [3]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脂氧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脂氧化酶代谢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脂氧素对多种炎性细胞的功能和多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及时消退,是机体内一种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常减压装置作为炼厂的龙头装置,其蒸汽管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常减压装置的经济效益、能耗水平和生产安全。文章
目的:研究谷氨酸(Glu)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CSs)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成年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方
4月23日至25日,省委、省政府在襄樊召开了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建设百万辆级汽车集团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以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为指导、总结、检查了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共商了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传统认识中,EPO是一种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分化、最终成熟的内分泌激素。它通过与红细胞
2014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摆脱贫困》两本书在台举行销售首发式。这标志着大陆图书在台湾的春天已经到来。曾几何时,两岸被人为地隔绝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的具有笼状结构的似冰雪状结晶化合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的迅速提高和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根据财政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取消的各种基金(资金、附加、收费)项目的通知》 All administrativ
期刊
为了激励在校大学生诗歌创作热情,发掘文学新人,由贵州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南风杂志社承办“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首届‘南方节拍·多彩青春’大学生新诗大赛”即日起
介绍高强度厚镀锌钢丝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指出气体擦拭锌层工艺是实现高速度、高强度厚镀层的关键,大盘重连续化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达到ASTMB498M-83C级标准 The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