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高等音乐院校普遍没有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大多数院校既缺乏中国多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也少见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音乐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是以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中国音乐教育要想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文化素养的中国公民,就要更新音乐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认识世界音乐文化,并要求我们到世界各地去学习各种文化的音乐,要更多地利用世界音乐文化资源。只有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才能与各国各民族进行音乐方面的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和睦邻友好关系。因此,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也需要考虑以下国际的问题:
  一、国际化的音乐课程
  课程的国际化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二是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三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四是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等。目前,中国已开始有个别单位组织加入到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此外,在已有课程中也缺少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如在基本乐理、音乐欣赏、音乐史、音乐学课程中缺少世界音乐体系、历史文化及音乐研究的内容。
  二、国际化的音乐教育研究
  应注重地区性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目前,中国各地区高等音乐院校在办学及研究方向上没有形成地区性的研究特色,其主流研究还是集中在西方音乐及教育上,中国音乐教育如果要达到对世界各种音乐的学习和文化资源的利用,就必须形成对世界各个地区的音乐研究。在这方面,中国各地区的高等音乐院校可以形成相对的研究重点和分工,如西南部院校可包容南亚、东南亚音乐研究,西北部院校可包容阿拉伯世界音乐如中东、中亚、北非音乐研究,东北部院校可包容蒙古、日本、俄罗斯地区音乐的研究,华东地区院校可包容美洲地区音乐的研究,华南地区院校可包容太平洋(包括澳洲、新西兰等)地区的音乐研究,各地区音乐院校也要包容所在地区的音乐研究,这样也才能形成各自特色。许多国家如美国各地区音乐院校都以办学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互补为目标。因此,不必要将中国的音乐学院都办成一种模式、一种方向、一种特色,单一模式的音乐学院在教学和科研范围方面显得极其狭窄,科研方面人力财力投入的极大重复与浪费,很难形成音乐的国际化研究,以及对人类音乐的充分认识和音乐资源的利用。另外,从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事件,如学习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和关注的焦点,而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对此课题还没有重大举措。
  三、国际化的音乐教育学术交流
  文化交流必须是一种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教师、学生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去参与该国的生活,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同时,派出双方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另外,除加强教师学生的互访以及加强与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组织的联系外,音乐教育的学术交流还必须建立学科研究的交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性音乐教育研究成果(项目成果或学科著作)的翻译介绍与出版,目前中国对当代新的国际性音乐教育成果知之甚少;二是加强中国音乐教育自身学科及学术的建设,即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学术阵地的建立。
  四、国际化交流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交流
  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讲,音乐作为文化,是和平与发展主题所呼吁的各国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中的重要的—部分。高等音乐教育(特别是师范)的国际化首先是具有文化功能的,从这一点出发,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学院(以表创艺术家的培养为目标)应该是两种评估系统。专业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以注重职业技术的培养为主,而教师音乐教育应该以音乐作为文化意义的传递、复制和交流为主。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习的是西方传统音乐,而西方就不应该学习中国的传统音乐吗?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国际交流中音乐交流乃至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与其他文化互相承认对方的一大前提,也是建立交互主体性的基本前提。
  世界教育和音乐教育比起一百年前来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反映出人类在科技、政治、文化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以上问题也是这种巨大变迁所引发的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挑战,中国音乐教育需要有一些重大的举措。最后,我们以最简单的方式,用最简单的表达将以上问题更加明晰化:
  1.国际化的音乐教育课程的挑战: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课程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这些课程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基本奠定,今天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和突破。
  2.国际化的音乐教育研究的挑战: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研究和国际比较也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对亚洲、非洲音乐的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研究还无举措。
  3.国际化的音乐教育学术交流:我们交流的方向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多向的,我们对西方音乐教育学术的交流也是较浅层次的,这反映在对国外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成果缺乏整体的把握上。
  4.国际化交流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交流: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交流,更多体现在音乐表演、创作方面,而音乐作为文化意义的传递和交流是缺乏的。
  5.国际化交流中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相互性与平等”的交流原则还没有建立,这一问题有待中国和西方,中国和其他国家双方、多方共同的努力。
  对于以上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作为从事音乐的专家、学者以及音乐教师,要从多方面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使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真正与国际接轨。
其他文献
从《大清镖师》到《天地公心》,王秀琴以两部长篇小说,在山西文坛争得一席之地.无论从时代风貌、胸襟视野,还是人物塑造、精神情怀,王秀琴新近创作完成的《天地公心》,都堪称
期刊
摘 要:沥青混凝土铺装是现阶段立交桥桥面铺装的主要措施,这对提高行车舒适性有一定作用。沥青混凝土与桥梁自身混凝土材料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物理性质方面看更是有明显不同,早期破坏现象长期存在于桥梁结构结合面上,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首先对引起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技术措施  一、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成因  1.剪应力是引起破坏变
我读晓苏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往往首先是被作品的社会内容所触动,那里的人物是底层的普通人,事件是微不足道的鸡零狗碎,作者在平凡琐细的乡村社会生活中所发现、
期刊
“长安杯”是中央对一个城市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及发展软环境等综合水平的最高褒奖, 必须连续3届12年被评为“综治优秀市”才有参评资格. “长安杯”也是
期刊
诗曰:rn中国有个李嘉诚,华人首富享大名.rn步步为营建帝国,传奇故事伴一生.rn在中国,认识钱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李嘉诚这个名字.rn虽然,这个名字与钱不是同一个意思,但这个名字
今年以来,浠水县在市委政法委和市妇联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和家庭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浠水”为目标,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
期刊
在深入分析马蒂斯的系列画论及作品的基础上,本文以全新的方式阐释马蒂斯逐步走向完美的艺术发展体系,归纳出他以“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为中心的艺术理论体系,论证了马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