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淋巴细胞分化的可能性(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发现真皮组织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存在自体移植的可能性。如能在一定条件下将皮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淋巴细胞,则可解决许多免疫系统损伤疾病。目的:探讨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向淋巴细胞转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至第14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诱导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的条件培养基由人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和新鲜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以7:3比例组成。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1~8d细胞表面淋巴细胞标志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3,6,9d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自身标记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稳定表达自身特异性标志CD73,Vimentin等,不表达造血系统特异性标志CD34,CD45等,且低表达HLA-I,完全不表达HLA-DR。诱导3d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诱导前,细胞内和细胞间存在许多折光性强的囊胞样颗粒。除CD45淋巴细胞标志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外,诱导后1~4d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CD3,CD19,CD16,CD4,CD8的表达率均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升高趋势,诱导后5~8d处于平台期。诱导后3,6,9d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自身标记CD73,CD34,Vimentin,HLA-DR的表达无变化,HLA-I的表达率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提示在体外人皮肤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被诱导向淋巴细胞转分化,具有参与免疫系统损伤修复的潜能。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能有效降低血压,可用于高血压,但对其治疗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的:观察针刺大鼠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对丝裂原活
在滩、浅海勘探中,检波器位置会发生漂移,因此室内资料处理时必须对检波器位置进行二次定位。目前,检波点的二次定位精度已成为评价OBC勘探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
背景: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是否常规行髌骨置换一直存在争议,那么髌骨置换中不同参数如髌骨厚度、骨床形态、固定柱形式及固定方式对于人工全膝膝关节置换后效果影响如何呢?
现有遗传算法在处理剩余静校正问题时往往出现早熟收敛现象,难以实现全局寻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遗传算法中的选择模型父本的方法过于简单,导致用于交叉操作的模型父本群
莫索湾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K1q1)从上至下可分为薄砂层(K1q11)、高伽马泥岩(K1q21)、底砂岩(K1q31)三个岩性段。其中莫东地区的K1q11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叠瓦状前积和侧向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居民家庭投资理财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了居民家庭特征与风险偏好的关系。结论显示居民家庭投资理财行为较为保守,有阶段性投资理财行为的比例不
背景:现阶段对于肝干细胞在胚胎肝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时空分布、分化过程的报道很少。目的:以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c-Met作为标志物,观察其在不同发育阶段肝干细胞
目前计算高压下天然气偏差系数最常用的是Dranchuk Abu Kassem模型 ,但在实际应用中 ,这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根据Standing和Katz的天然气偏差系数图表 ,采用多
目的测定NCW兔呼吸、心率、体温、器官重量、血液学及血液生化的正常值。方法选用了3月龄NCW兔20只(雄,雌各半),分别测定其呼吸、心率、体温、生理值和15个脏器重量及血液正
背景:脊髓损伤尤其是陈旧性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伤残,如何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治疗方法进行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目的:探讨陈旧性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