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人”的诅咒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071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要从1991年9月19日说起。
  那天阳光不错,登山爱好者赫尔穆特·西蒙与妻子伊利克决定外出徒步旅行,巍峨的阿尔卑斯山吸引着他们,往山里越走越深,一路走到靠近豪斯拉布约奇山口的一条冰川里。
  突然,走在前面的妻子尖叫一声,连连后退。西蒙连忙冲过去,他发现在前方有一具半个身子露在冰层外面的人类尸体,已经风干了。
  西蒙以为这是一位登山者的遗体,赶快报了警。警方赶到后,迅速对尸体进行了检验。得出的成果出人意料:这是一具来自几千年前的古尸!
  而西蒙完全想不到的是,这一发现成了自己厄运的开始……
  接连发生的死亡事件
  经过考古学家分析,这一颜色灰褐、形状干瘪的尸体具有5300年的历史,比最古老的埃及木乃伊还早近1000年。而且他们推测,这个人生前曾是一名古代武士。他穿着整齐的皮袍和皮鞋,还带着一副弓箭。这具古尸就以他被发现的地点而命名为“奥茨”,又被称为“冰人”。
  不久后,在奥茨的发现之地,人们还发现了他随身携带的打火石和小包裹。这个打火石固定在一根短棒上,这样在需要时方便地点火。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一把小铜短刀,这对研究欧洲青铜器的工艺技术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在科学界为这一发现感到高兴时,噩耗突然传来:参与发掘的法医雷纳尔·汉恩博士在受邀外出演讲时遭遇车祸身亡!正是他,亲手将奥茨的尸体放进了尸袋。
  之后不久,67岁的西蒙独自一人,没有携带任何旅行用品,再次进入他发现奥茨的山中,却再也没能重返家园。三周后,人们才发现,他跌入了一处300英尺深的山谷!
  消息传来,人们惶惶不安。有人说,奥茨很可能是一位古代的巫师,受到魔法的保护。他被从冰川移到博物馆里,还被当作展品,这都让他非常生气,要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所以对这些人施以了“冰人诅咒”。
  真有“冰人诅咒”吗?
  这些人的死亡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在奥茨被发现后的14年里,与他有关的人中确实有6人已经死亡,但与这具木乃伊接触过的人超过了150人,除那6名已经谢世的人外,其他人全都健康地活着,生活完全正常,有的还很长寿。
  很难说这6个人的死亡能跟“冰人诅咒”扯上关系。因为除了西蒙因登山遇难外,其他几个人都死于车祸、脑瘤以及心脏病,这些在现代社会都是常见的疾病和意外。而西蒙是在雪山中迷了路。很可能,奥兹的發现对他产生了一种激励,吸引着他想再次到山中“探宝”,结果却遭遇了意外。
  后来,一些科学家指出,“冰人诅咒”这一说法对当地的旅游业极有好处。每年约有25万人到保存着奥茨的博物馆参观,给当地带来了高达260万美元的门票收入!看来,很可能这些关于“诅咒”的传说是当地人故意编造和传播出去的,以此来增加人们对“冰人”奥兹的好奇心,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没错,接触过奥兹的人中确实有一些人过世,但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诅咒。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哦!
  据报道,接触过“奥兹”后死去的人们
  52岁的科尔特·弗里兹。在奥兹被发现后,他组织了许多游客到奥茨的发掘地参观,却在1993年死于一场罕见的雪崩。更诡异的是,他当时正带着一个旅行团,那么多人中只有他被雪压死了。
  47岁的摄影师霍尔兹。他用摄像机记录了奥兹被发掘的全过程,并将这些珍贵资料独家提供给奥地利国家电视台。谁知,他将片子制作完不久就死于脑瘤。
  45岁的迪特尔·沃那尔克。当年西蒙在阿尔卑斯山失踪,沃那尔克参加了搜索营救工作。就在西蒙下葬1个小时后,沃那尔克竟然也死于心脏病突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太空微生物侵扰的话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除了载人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和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期间,可能会受到微生物侵害外,还需要提防航天员将地球上的微生物带到太空和其他星球上,或将其他天体上的微生物带回地球。尤其是随着人类将要开展的载人登月和载人登火任务中,更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这两种风险分别称为行星际污染的正向和反向污染。那么,人类在探测浩瀚宇宙时,该如何加以防范呢?正向污染要防范  从地
误区1:内衣直接扔进洗衣机里洗  相信这一条很多朋友都中枪了。你知道吗?一件穿过的内衣可以在洗衣机上留下1亿大肠杆菌,相当于约0.1克的排泄物!啊,真是可怕!  内衣裤必须是手洗,用手细密地搓弄,这样才洗得干净、彻底。用温水洗净后,应先在阴凉处吹干,再置于阳光下晒干消毒。误区2:洗完衣服没有及时取出  衣服在洗衣机中漂洗后,如果没有及时取出,就会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放置超过1个小时,衣服就应该重新
蜂群战术大显身手  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阿塞拜疆运用智能无人机“蜂群战术”,对亚美尼亚的地面裝甲部队发起猛烈攻击,造成对方重大毁伤。亚美尼亚的大量地面目标,包括坦克、军车、防空系统,都遭到了阿塞拜疆无人机的打击。  除了无人机的损耗外,可以说,阿塞拜疆不费一兵一卒,就重创了亚美尼亚,夺得了此次冲突的主动权。“蜂群战术”第一次在战场上展现了自己的巨大威力,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惊呼“无人化战争呼
新技術让卫星又“瘦”又安全
尽管磷虾非常小巧,但这种甲壳类动物在海洋“碳运输”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间接地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磷虾在稍浅一层的海水中吃饱后,游向更深一层的水中,这意味着磷虾会将它们细小而富含碳的粪便沉积到更深的海水中。一只小磷虾的能力微乎其微,但是当全世界多达几十亿吨的磷虾如此游动,就可以把空气中大量的碳携帶到深海中。
在植物王国中,苔藓可以说是不起眼的“小矮人”,一不留神就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实际上,这些“小矮人”有着坚强的意志,从寒冷的极地到炎热的赤道,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洲,从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到人口稠密的都市,在土壤、岩石壁、树干、台阶或是在混凝土壁上,都能发現苔藓的身影。同时,小小的苔藓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全世界有2万多种苔藓  其实,苔藓只是生物结皮的一种。所谓的生物
江南四月,春和景明,郁郁青青。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洞庭湖畔的湖南省岳阳市东升小学(以下简称“东升小学”)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4月12日,“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授牌仪式隆重举行,中国航天育种中心主任钦天钧、中国科协首席航天科普专家田如森为该校亲自授牌。仪式结束后,两位专家联合《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编辑部,共同为全校师生开展了精彩的航天科普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据了解,开展“全国航天特色
虽然“阿波罗”登月是一场骗局的说法从未消失,但美国宇航局却始终置之不理,既不出面澄清,也不予以反驳,似乎在用这种姿态告诉人们这样一句潜台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对“阿波罗”登月计划缺乏基本了解。  关于“阿波罗”登月计划,人们普遍知道的是美国为此投入了250亿美元,先后有2万家公司、120所大学、400多万人参与工作。可是这么大的投资和这么多的人员都用来干什么呢?  首先是设计制造“土星五号”火箭、
中国有“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这样尽人皆知的俗语,其实这里边蕴含着地球是球形(即表面是圆)的科学道理。  我们在介绍地球是球形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从海上观察远处驶来的船,在视线很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先看到船帆或船体的上部,而看不到船体的下部,好像被什么擋住了似的。例如图1中,站在视点1处只能看见位置1的船和位置2的船帆,看不见位置3的船。其实,这船体的下部是真的被鼓起来(弯曲表面)的海水给挡住了。
火星上的“现成住宅”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航天員到达了火星,打算长期驻扎在那里,他们将住在哪里呢?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航天员到达火星时,可能已经有现成的“住宅”,那就是火星上的熔岩管。  火星上的太空辐射很强烈,不过研究表明,火星洞穴可以阻挡80%以上的太空辐射。因此,将来的火星住宅建在熔岩管中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俄罗斯培育出能够发光的植物  俄罗斯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移植法,将发光蘑菇的几个基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