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外交,中印关系的新杠杆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从历史发展来看,正在崛起的国家间的军事关系往往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甚至导致冲突)的怪圈。中印两国则属例外,即便双方—直都在小心谨慎地观察彼此的战略意图,目前中印正以值得称赞的方式建立双边关系军事外交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关键。2008年12月8日,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上刊登了题为《军事外交模式:中印军事关系的未来?》一文,即对中印军事外交的发展、影响与未来做出了分析。本刊并非赞同其中观点,亦无意证实其内容,刊发此文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和相关研究机构或个人参考。
  虽然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两国关系都比较紧张,但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努力下,目前两国正以值得称赞的方式建立双边关系。其中,军事外交所起的作用尤其突出。
  中印两军为国家层面的双边关系搭建了舞台。除总理访华外,印度空军参谋长法里·梅杰上将在2008年11月初访问了北京;与此同时,解放军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也访问了新德里。不过,在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会研究员库马尔·辛格看来,仅仅依靠这样的措施是否能够解决边界争端、消除印度国防计划者将中国视为长期威胁的认识,目前还难下定论。
  
  军事外交向制度化发展
  
  库马尔·辛格在文章中指出,冷战期间,除1967年的喜马拉雅山乃堆拉山口事件与1987年楚桑多洛河谷事件之外,中印两国军队大部分时间都沿实际控制线维持非对抗状态。1988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夫-甘地访华,开启了中印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虽然此后双方有过一些军事往来,但1993年9月签订的《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才是两国军事外交史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随后,两国又于1996年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期间,两国为1996年的协定增加了新内容,其中包括:在基比图举行边境会晤;增加中国相关军区与印度军方官员的交流;以及促进两国武装部队的文化与体育交流。
  这些协议为两国军方交往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2003年,中印海军在上海沿海举行首次联合演习。此后,两国海军又分别于2005年在马拉巴尔海岸的阿拉伯海,以及青岛沿海举行过联合演习。印度陆军还邀请中国观察员现场观摩自己的军事演习。同样的,2005年中俄联合演习期间印度也向中国派遣了观察员。
  2006年5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慕克吉访华之后,两国双边军事外交全面启动。慕吉克访华时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要求两国国防部官员与专家的军事交流制度化,还要求制订联合演习与训练项目的年度计划表。随后,时任印度陆军参谋长J·辛格上将又于2007年5月访华。2007年11月12-13日,首次中印国防对话在北京举行。
  与此同时,两国于2007年12月在云南省昆明陆军学院附近举行了“携手2007”演习。一年后的“携手2008”中印陆军反恐联合训练也于2008年12月12日在印度南部贝尔高姆圆满结束。
  
  军事外交的收获
  
  库马尔·辛格认为上述一系列军事外交活动的顺利展开是有基础的。首先,军事外交缓和了中印的传统紧张局势。与印巴实际控制线相比,中印实际控制线相对稳定。印度媒体就很少报道中印军队间的交火事件。中国边境的相对和平,使印度能够把大部分军队部署到查谟一克什米尔与北方地区执行反叛乱任务。
  其次,库马尔·辛格宣称,与巴基斯坦陆军在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的活动相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秘密行动”要少得多。且中国军队一直禁止印度分裂分子入境或向其提供武器。
  


  最后,至少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部署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军队进行过一系列互动,如登山探险、庆祝国家节日以及文化与体育活动等,基层部队之间的关系似乎很不错。而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军队却从未有过类似活动。
  库马尔·辛格对印度在军事外交中可能的收获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从长远看,印度可以在几个方面从中获益。其一,对于世界诸国而言,解放军现代化计划、资金与预算编制过程,以及其总体战略目标仍然是个谜团。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西方情报与学术资料来了解中国的军事现状。作为印度国防安全的“股东”,印度国防力量有责任了解解放军职能、战备以及其在亚太地区的“控制”能力。军事外交将为这种信息获取提供便利。
  其二,军事外交可能会减轻印度对受到中国与巴基斯坦“两面夹击”的恐惧心理。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期间,可能正是因为印度通过建立信任措施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才使北京不至于和巴基斯坦公开站到同一阵线。
  其三,中印军事外交为印度“通过谈判解决棘手的边境问题”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与信心。旷日持久却没有结果的谈判通常会挑战决策者以及公众的耐心,但相对和平的边境也会使双方外交官讨论这些问题时不必受到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
  其四,军事外交使双方能够摆脱对抗的负担,集中精力开发各自成为亚洲安全架构中重要参与者的潜能。中印已明确分享恐怖主义、海盗、贩毒、非法军火贸易、海上通道安全与人道主义援助等信息与技术专长。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两国愿意在香格里拉对话与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会议)等多边军事外交平台中合作。
  
  战略性局限
  
  不过,虽然军事外交的确带来了一些好处,但库马尔-辛格仍然对其战略作用持保留观点,即期望由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是不现实的。他分析认为,首先,军事外交只是为诸如政治与外交使节团等其他手段提供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的融洽气氛。
  其次,除了近期与美国的一系列接触外,与中国的军事外交相比,印度的军事外交相形失色——中国几乎与所有的国家建立了军事联系。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中国不同,印度由文官掌权的军事外交决策过程相对冗繁,在此过程中军事机构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三,两国军事外交的程度与范围是有限的,到目前为止仍未超出象征意义。尽管它们都是核大国,但它们并没有通过高层间的相互接触制定防止核危机的体制安排。此外,中国对印度与诸如美国、日本甚至新加坡等军队间的关系持谨慎态度。
  第四,中印边界问题过于庞大与复杂,军事外交不可能通盘处理。目前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该小组负责提出两国共同认可的实际控制线走向地图——仍然未解决中部地区的争议,更为棘手的东部与西部边界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第五,两国军队的相互“越境”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主要归因于双方对控制线的不同理解,也有时候是因为地面部队的混淆,尤其是在驻守部队发生变化,新部队刚刚到防的时候。
  
  军事现代化的优先权
  就在中印军事交流日益升温的同时,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世界诸国也开始关心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战略意图。解放军陆、海、空军与空间力量的增长证明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成功。对此,库马尔·辛格的所谓“中国威胁”视角与其他西方保守学者并无明显不同,他在文章中向印度政府发出警告:虽然新德里非常清楚中国军事现代化对印度国防安全有何影响,但它的国防装备却仍非常陈旧。
  库马尔‘辛格还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会将最精锐的兵力集中在东部应对日本与台湾问题,但其调动军队的能力要比印度强。尽管印度在1962年冲突中失败,但新德里的战争理论至今仍然不现实,太过自信,轻视对手。中国海上力量的增长趋势尤其明显,这对其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至关重要。而对于新德里而言,中国区域影响的扩大无疑会刺激来自印度方面的竞争。
  库马尔。辛格认为军事外交仍然不能解决印度面临的安全困境,并武断的认为面对尚未解决的边境纠纷,不能排除两国未来在特定环境下选择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棘手的政治问题。这位印度学者甚至毫无根据的想像所谓“解放军对印战略战法”,指出: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可以选择进攻连通春丕河谷与孟加拉国的西里古里走廊、比哈尔邦与UP邦之间的平原,或在马六甲海峡封锁印度。即便是中印不爆发全面战争,中国也能够通过共在缅甸沿海的活动,限制印度的实力与影响。
  库马尔辛格对印度在其幻想中的“中印战争”中的结局相当悲观。他在文中“告诫”印度政府,印度必须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为此印度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建立信任措施之上,努力在两国间建立更多的互动平台与沟通渠道。印度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接下来的20一25年里,印度国防力量应在维持周边和平环境、确保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高层次的军事交流为其提供了学习全球军事技术、武器与前沿军事理论的机会。
  库马尔辛格对中印军事外交作用的矛盾心态在他最后的总结中再次体现,他绝不希望军事外交对印度的扩军之路有所束缚,因此在文章最后指出:必须认识到的是,军事外交不能替代军事现代化。考虑到解放军多个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以及军事力量在对外政策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印度急需用军事现代化来补充和巩固军事外交所取得的成果,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够与中国和平共处,参与到亚太地区实力与影响力的竞争游戏当中。
其他文献
伊朗1982年秋天发动的两次攻势什么也没得到,双方地面部队的糟糕表现无法打破僵局,而发挥出色的空中力量同样势均力敌;但苏玛尔山区的硝烟仍然被全世界关注,军事大国最前沿的战术和装备在这里接受了最残酷战火的检验。    曼达里“要塞”    “穆斯林-伊本-阿奎尔”攻势于1982年10月1日晚发动。次日清晨,士气高昂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任陆军机械化部队伴随下向山上的伊拉克阵地进攻。拂晓后不久,伊朗空军
期刊
我保证,我一定会活着回家,我爱你,我们不会再分开了。  你就是我生命意义的所在。你使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骄傲。无论我发生了什么事,无论我去了哪里,你要永远知道,我多么爱你。  比恩,我永远无法见到你了,但我心底知道你一定很可爱,我每天晚上都梦见你,以后也一样。我爱你,比恩。  “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这场战争,你都会被这些信件感动。”战地家书收集行动的负责人乔恩皮德认为,这些战地家书比任何观点或者政
期刊
隆冬时节,空降兵某部年终实兵实装演练联考全面展开。  瑟瑟寒风中,联考在营区和中原腹地空降兵某战术训练场同时展开。此次,实兵实装演练联考,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突出全要素、全员额、全程序考评的办法,对部队战斗力建设和训练成绩进行综合、科学、客观的检验。  联考以理论笔试和实兵实装演练课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前,40余名联考考官,先期到达实兵抽考现场,实施现场抽点,从部门以上领导、基层军政主官、专
期刊
如何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体系作战能力?20D8年以来,空军通过组织一批整团建制的高技术战机兵种部队同时进入一个战场,连续实施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要素自主对抗演练,加速各作战要素的融合,带动了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跃升。  (胡君华)  戈壁大漠硝烟四起。2008年5月以来,空军连续实施由不同军区空军指挥班子带建制部队参加的、空军有电以来组训层次最高和规模最大的全要素体系对抗演练。此次演练,航空兵、
期刊
航空航天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制造业水平的最显著标志。虽然韩国航天工业基础薄弱且起步较晚,但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其实早在1996年,韩国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年(至2015年)航天规划。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内容主要是研制运载火箭、研制并发射20颗人造卫星和建设航天中心。韩国的最终目标是:到2015年跻身世界十大航天强国行列!    强大的科研
期刊
美女与“野兽”    24岁的泰·齐格尔穿着深蓝色的海军陆战队制服,他面前是手捧鲜花的勒尼·克莱恩,婚纱曳地,她是他的新娘。  伊利诺伊州梅塔莫拉,2006年10月,这是他们的婚礼。  在这个喜庆而又神圣的时刻,克莱恩并没有展露属于新娘的幸福微笑,她表情复杂,似乎兼有悲伤、气愤、恐惧和听天由命,令人捉摸不透。而齐格尔,他脸上没有可以称之为表情的东西,因为,他没有脸。  这是2007年第50届世界新
期刊
必须尽快建立战略级大预警系统    步入21世纪,预警系统面临的空天目标威胁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空天一体化;二是战略和战场空间一体化;三是信息主导的武器智能化;四是综合性多样化。这些新变化对我军预警系统提出了新挑战,赋予了我军雷达部队新的使命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综合运用多种探测手段,对各类空、天、地运动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跟踪监视,为防空反导等作战行动提供信息火力一体的预警情报支援,为执行多样化军
期刊
太平洋舰队进入北冰洋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打响”,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也许并非危言耸听。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盖加速消融,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都盯上了北极潜在的航道与能源价值,并纷纷采取行动宣示主权。  该报在2008年5月4日的报道认为,一些国家的军队正在制定计划以应对北极可能发生的战争。2008年3月底,负责欧盟外交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向欧盟提交的一份报告警告说
期刊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核心地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近年来,马来西亚虽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良好,但领土、领海或其他纠纷也时有发生。2003年与2005年,马来西亚曾分别因白礁岛主权问题和石油开采问题与新加坡和印尼发生争执。2008年,邻国印尼又派遣6艘军舰进驻与马来西亚存在争议的安巴叻油田海域,两国海军险些擦枪走火。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挑战,马来西亚政府深知,要想在东南亚地区有
期刊
要想以4个护卫队群挑战数十艘先进常规潜艇甚至核潜艇,难度相当大;因此,日本将主要把以16DDH为核心的“八·八”舰队分置在几个关键水道,依靠单位海域上的密度覆盖来达成封锁对手的企图。    16DDH驱逐舰/护卫舰/航母    16DDH在日本被称为“直升机护卫舰”,原因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驱逐舰这一分类,所有驱逐舰都被划入护卫舰级。该级舰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1.6万吨,是日本现役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