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层级推进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艰巨任务。目前,民办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层级推进。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层级推进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文章中主要便是针对如何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学;民办高校;层级推进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7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层级推进研究(长医学〔2017〕33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22-01
  引言
  从办学形式上来说,民办高校主要是注重学生技术的培养,在思想教育方面往往比较欠缺,因此,民办高校要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层级推进就存在教学形式上的困难。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便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只被少部分人接受并理解的理论能够发展至广大群众都理解且掌握的地步。马克思主义的层级推进主要便是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年龄层级和知识储备的等级来分层级进行推进。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层级推进的意义
  在党中央严格要求全党同志都应当时刻谨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层级推进就成为了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民办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学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有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社会快速的实现普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行层级推进的理论指导思想,层级推进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发展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继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实际指导。民办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时主要是根据作为层级推进的主体对象也就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进行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行层级推进时高校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年龄层级和已经具备的知识体系来分段、分层次的实施推进工作,这样才有利于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再者,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差异来进行层级推进有利于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从具体、微观的角度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来学习并实践此种理论,而这些能够为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基础及提供指导思想。同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来实施层级推进可以更加便利也更加迅速的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行全民普及化。
  二、如何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层级推进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主体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人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担人员、青年中的一类既重要又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因此,民办高校要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层级推进就需要以他们为主体,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来开展工作。
  1.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来分层次进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的主要内容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中国化的内容和概念进行层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既有深层级的、比较晦涩难懂的内容,也有许多是为初级入门者设计的容易理解的内容,而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便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深浅程度不一这个特点来开展教学。对知识结构已经具备且掌握的比较充分的学生,教师便可以单独对他们开展更深层次内容的教学,而针对那些知识结构不完善的学生便可以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级内容讲解。如此,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也能更有效率,学生也能更快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以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基础展开推进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可以采取从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内化、外化和实践这几个阶段来进行分层教学,而这几个阶段又以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基础展开。首先,教师可以先将所有学生按照年龄层次進行分类,之后再通过贴近生活实际、创新传播方式、建设专业队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分别对学生展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针对高年龄层级的学生可以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可以做到即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时又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当要如何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或者教师可以采取对话式、讨论式、主体演讲式等类型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如此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对低年龄层级的学生比较有效用。
  3.通过坚持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来实施
  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具备了基本的思考、分析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正确引导便能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辨别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在通过自己本身的消化和理解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接受。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的“原理”所在,他们是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便能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柱上来思考相关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如此便能让学生一步步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继而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层级推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方式便可以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而在推进过程中,民办高校的教学一定要让教学对象和受教对象都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这样才能让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级推进做到既快速又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海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J].当代经济,2015(08).
  [2]肖行.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的作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05).
  [3]何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军校最主要、最基本的育人方式,也是教员政治育人最主要、最基本的渠道。把握课堂教学育人的有意、有备、有机、有情、有效这五个维度的穿插渗透,是提升军队院校课堂教学育人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育人;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7-01  课堂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要舞台,它是学员获取知识的主要场
萧树滋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电化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当今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媒体应用出现片面追求技术性的现象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如何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论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影响,分析了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对当前我国学生来说,词汇记忆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学生在记忆词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记忆情境和学习策略,记忆效果不甚理想。传统记忆需要学生付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成为技术型的高校,在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与社会接轨,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就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该模式更有利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政府;资金;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