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农作物(五)——蚕豆、豇豆、绿豆、小豆、白菜、萝卜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蚕豆rn蚕豆花开彩蝶飞,rn田园美景人将醉.rn忽闻绿野春已暮,rn丰收凯歌落日辉rn1.1 蚕豆的起源与分布蚕豆(学名:Vicia faba L.)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豆、胡豆等,英文名Broad bean或Faba bean.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人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种植蚕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也最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蚕豆生产总面积达1689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9%,产量达250多万t,占世界总产的61%.蚕豆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重要农产品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和青海等地.云南是中国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常年播种面积400多万亩,产量居全国之首,达50万t.
其他文献
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栽培地区,对2011-2020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现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和抗性性状数据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为长江上游水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上游参加国审的不育系59个,三系杂交稻占审定品种的85%;区域试验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而生育期则有逐渐缩短趋势;优质稻品种占审定品种的51.0%,而米质达到一等的水稻品种只占8.2%。
台油52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核不育两用系宜10AB为母本、恢复系12-54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台油523于2016-2018年参加长江上游组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2年平均产量2546.18kg/hm2 ,比对照蓉油18增产3.2%。平均芥酸含量为0.05%,硫苷含量(饼)26.37μmol/g,含油量41.28%。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抗寒、抗裂荚性强,于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适宜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冬油菜区秋季种
为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内蒙古发展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种育种技术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赤单109,其母本为自选系C12-543,父本为自选系F1322。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等特点。202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20005号。
广玉3号是四川省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FH322作母本、自交系BS1074作父本组配,历时10年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旱、抗病性强,适应能力强,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春播种植,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宁玉源8号是宁夏科泰种业有限公司以宁123作母本、宁121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生育期137d,株高315cm,穗位高130cm,全株20片叶,株型紧凑,百粒重38.0g,出籽率87.2%,果穗长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高抗腐霉茎腐病,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和丝黑穗病。2020年11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定,适宜宁夏引(扬)黄灌区≥10℃有效积温2700℃以上地区春播单种。
南油666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南A6与恢复系626R配组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宜机收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在机收大区试验2个
建立了鸡蛋中黏菌素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方法(UPLC-QTRAP)。样品用25%甲醇提取后,正己烷去脂,固相萃取柱净化,上机测试。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BEH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5%甲酸水溶液+0.5%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质谱条件:电喷雾正离子源(ESI+),采用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扫描-增强子离子扫描(MRM-IDA-EPI)方式采集。结果表明:在鸡蛋中,黏菌素A和
欧蒂是高产粮饲兼用型皮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d左右,平均株高98.2cm,千粒重33.80g,粗蛋白含量14.88%,粗脂肪含量4.29%,2年区域试验每hm2 平均籽实产量4418.73kg,比对照增产16.5%,最高产量达到9225.00kg;平均干秸草产量5304.87kg,比对照增产11.93%。欧蒂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高产稳产,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成熟一致,落黄好,适宜机械化操作,适应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和坝下高寒山区及其他同类型生态区的生产潜力4500kg/hm
建立了伊维菌素纳米乳中伊维菌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HPLC)。采用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40∶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伊维菌素浓度在4.6~92.0μ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6),回收率高,平均回收率为98.25%~98.76%。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2%,色谱峰图无杂质干扰,稳定性高,本操作方法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伊维菌素纳米乳剂的含量
在推进农业绿色化、高效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依靠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玉米产业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本市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