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宏观挑战,是其危险的房地产市场。中国现在房价超过可持续水平100%,泡沫破裂后,部分省份的土地价格可能会下跌70%~90%。
人民币低估了吗?如果只关注中美两国贸易平衡,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汇率水平来实现平衡的。两国汇率达到一定水平,中国某些工厂就会关门大吉,生产会出现萎缩。这是两国贸易较快平衡的唯一可能:因为利润下降,中国企业减产;由于价格上涨,美国购买力下降。这种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将蛋糕做小。我看不出在不破坏中美两国经济的前提下,何以达到贸易平衡。
中国有很多问题,但低估汇率不是问题,我反而认为人民币可能被高估了,存在升值压力是因为市场猜测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采取何种措施。近10年内,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5倍。在经过长时间和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后,从来没有任何经济体的货币会不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资本会巨额外流。这才是对中国的考验,而不是今天的升值压力。
中国的宏观挑战,是其危险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房价超过可持续水平100%。泡沫破裂后,部分省份的土地价格可能会下跌70%~90%。尽管政府采取调控政策,但是房产热情仍然看涨。针对市场的不利因素层出不穷,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变化是主要因素,可能比政府调控房产市场的措施更重要。如果土地价格开始下跌,人民币升值预期会进一步下降,导致资本外流。由此产生的流动性短缺,将导致土地价格进一步下跌。螺旋状态可能已经开始,但速度很慢。明年下半年,形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看起来并不可能平衡双边贸易,但是,未来形势看起来对美国企业获利却相当有利。过去20年,美国企业得益于中国生产成本低。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正趋于平衡,工资开始快于名义GDP上涨,美国公司又可以开始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在美国的售价卖给中国消费者,以此获利。事实上,美国名牌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更高。再过15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堪比美国。届时,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可在中国获得比在美国更多的利润。标准普尔500公司的收入,几乎有一半来自海外市场,中国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一份额。
在货物贸易方面,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持续大干从中国的进口。农产品、自然资源和设备名列美国出口至中国商品的前茅。不过,由于基数效应,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双边贸易逆差还将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由于中国与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贸易都会出现逆差,美国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这可能是美国在十年内实现贸易平衡的唯一办法。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增加最快的是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美国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贸易政策并不有利于这些产品的出口,而美国发展这些行业的空间很大。若想平衡双边贸易,重点或许应该放在宏观方面,而非微观方面。
虽然眼下不太可能出现贸易战,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专门针对某种商品的保护措施会激增,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难以在美国销售自主开发的产品。从本质上讲,中美贸易会越来越集中在美国跨国公司中。显然,这对中国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中国可能会作出反应,限制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虽然两国贸易将继续发展,但是,增长率将大幅度减缓。我怀疑,在未来10年内,双边贸易发展的速度可能还不及过去的一半。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让中国感到头痛,全球化的各种压力却对中国的出口经济造成更多威胁。中国目前需要缓解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关键是要限制政府调动资源实施投资的权力。中国经济中最不寻常的现象就是政治经济。除非中国限制政府滥用权力配置资源,否则,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并可能在5年内酿成贸易大战。
虽然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是“水杯中的暴风雨”,但是,中国必须启动政治经济改革,以应对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否则,风暴会真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人民币低估了吗?如果只关注中美两国贸易平衡,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汇率水平来实现平衡的。两国汇率达到一定水平,中国某些工厂就会关门大吉,生产会出现萎缩。这是两国贸易较快平衡的唯一可能:因为利润下降,中国企业减产;由于价格上涨,美国购买力下降。这种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将蛋糕做小。我看不出在不破坏中美两国经济的前提下,何以达到贸易平衡。
中国有很多问题,但低估汇率不是问题,我反而认为人民币可能被高估了,存在升值压力是因为市场猜测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采取何种措施。近10年内,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5倍。在经过长时间和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后,从来没有任何经济体的货币会不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资本会巨额外流。这才是对中国的考验,而不是今天的升值压力。
中国的宏观挑战,是其危险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房价超过可持续水平100%。泡沫破裂后,部分省份的土地价格可能会下跌70%~90%。尽管政府采取调控政策,但是房产热情仍然看涨。针对市场的不利因素层出不穷,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变化是主要因素,可能比政府调控房产市场的措施更重要。如果土地价格开始下跌,人民币升值预期会进一步下降,导致资本外流。由此产生的流动性短缺,将导致土地价格进一步下跌。螺旋状态可能已经开始,但速度很慢。明年下半年,形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看起来并不可能平衡双边贸易,但是,未来形势看起来对美国企业获利却相当有利。过去20年,美国企业得益于中国生产成本低。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正趋于平衡,工资开始快于名义GDP上涨,美国公司又可以开始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在美国的售价卖给中国消费者,以此获利。事实上,美国名牌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更高。再过15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堪比美国。届时,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可在中国获得比在美国更多的利润。标准普尔500公司的收入,几乎有一半来自海外市场,中国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一份额。
在货物贸易方面,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持续大干从中国的进口。农产品、自然资源和设备名列美国出口至中国商品的前茅。不过,由于基数效应,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双边贸易逆差还将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由于中国与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贸易都会出现逆差,美国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这可能是美国在十年内实现贸易平衡的唯一办法。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增加最快的是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美国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贸易政策并不有利于这些产品的出口,而美国发展这些行业的空间很大。若想平衡双边贸易,重点或许应该放在宏观方面,而非微观方面。
虽然眼下不太可能出现贸易战,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专门针对某种商品的保护措施会激增,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难以在美国销售自主开发的产品。从本质上讲,中美贸易会越来越集中在美国跨国公司中。显然,这对中国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中国可能会作出反应,限制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虽然两国贸易将继续发展,但是,增长率将大幅度减缓。我怀疑,在未来10年内,双边贸易发展的速度可能还不及过去的一半。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让中国感到头痛,全球化的各种压力却对中国的出口经济造成更多威胁。中国目前需要缓解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关键是要限制政府调动资源实施投资的权力。中国经济中最不寻常的现象就是政治经济。除非中国限制政府滥用权力配置资源,否则,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并可能在5年内酿成贸易大战。
虽然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是“水杯中的暴风雨”,但是,中国必须启动政治经济改革,以应对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否则,风暴会真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