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中国文学要感谢莫言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要感谢莫言,有了莫言的获诺贝尔文学奖,质疑中国文学不行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相信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中国文学大平台的不断提升,会有更多作家荣获各种国际奖项,中国文学发出的声音和它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
  他是从盐城西部的水乡走出的作家,“国际安徒生奖”的首位中国获得者,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要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201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素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最终折桂,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2016国际安徒生奖提名长名单中,共有 28位作家和29为插画家,而进入作家奖短名单(决选名单)的作家,有5位,最终,曹文轩杀出重围,夺得了这一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具有特殊意义的奖项,继莫言和刘慈欣之后,又一位中国作家在国际文坛上摘得殊荣。
  1954年出生的曹文轩今年已经63岁,可是他的心中永远住着一个少年。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兴街道周伙村里,有所油麻地小学。这里有鸭子戏耍的池塘,鸽子栖息的屋檐,一间间古朴的校舍,水边上还有座“草房子”。
  这里,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的题目。小说里那个叫桑桑的男孩很明显就是年少时的曹文轩,他目睹了的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多年后,化作一部浪漫的童话,感动了年少和不再年少的读者。
  今年,曹文轩又推出了他的新小说《穿堂风》,这也是曹文轩获奖之后第一部面世的作品。在《穿堂风》的后记中,曹文轩这样写道:“‘新小说’不只是指它们是我的新作,还有‘新的思考’‘新的理念’‘新的气象’等其他含义”。
  有救赎,有被爱的疗愈,也有苦痛的蜕变,但你看得出来,这同样还是一个关于守护与尊重童心的故事。
  男孩橡树因为父亲偷盗,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炎热的夏天,当其他孩子在草棚底下享受凉爽的穿堂风时,橡树却一人在寂寞而广阔的天地里独处。稻田里、河堤上、水塘边,他自由自在地奔跑、呐喊,仿佛周围的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村里屡次失窃,大家都把怀疑的眼光投向了橡树,自尊的橡树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正直与善意激励着成长,橡树最终与偏见达成了和解……
  曹文轩骨子里流淌的,还是故乡的血,故乡养育着他的灵魂。不论是不动声色的白天,还是独自梦游的夜晚,在文学世界里,都有他美好的童年。
  因为他说:“如果没有童年的江苏记忆,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写作。”
  “小说中都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
  南都周刊:你的故乡是江苏盐城的农村,故乡在你的小说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怀乡者?
  曹文轩:我的家乡是江苏盐城著名的水网地区,那里到处是河,家家户户,都是住在水边上,所有的村子也都是建在水边上,开门见水,满眼是水,到了雨季,常常是白水茫茫。水,不仅深深印刻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更影响了我的审美和文学追求。水的流动性、水的干净、水的弹性和渗透力,都深深启发了我的小说创作。水,也是我小说中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我的很多作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等都是以家乡的水乡为背景的,我已经习惯了那样湿润的空间,现在虽然我生活在都市,但那个空间却永恒地存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水养育着我的灵魂,也养育着我的文字。
  南都周刊:《草房子》是你的代表作,讲述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和经历,故事是以你本人真实经历为蓝本而创作的吗?
  曹文轩:我的很多小说中都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而其中我个人色彩呈现最多的无疑是《草房子》。桑桑的很多经历都是我童年时真实发生过的。我小时候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我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長,我也曾经像桑桑一样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看电影……可以说,桑桑就是我。
  南都周刊:你小说中的自然风景描写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你小说中很重要的元素,我知道你小时候曾抄写过大量的描写自然风景的片段,当时的训练为日后的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重风景描写是不是也特别看重小说抒情性的一面?
  曹文轩:在古典小说中,风景描写是重要的元素,比如川端康成称他与自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一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我以为风景的描写不仅与小说的抒情性有关,风景更具有一种美的力量,这种力量甚至比道德的、伦理的力量更深刻、持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具有多重内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有不同,这些都与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塑造紧密相关。离开了风景,人物的行为是不能得到圆满解释的。
  南都周刊:但你的长篇小说《火印》就不同于你之前笔下的江南水乡,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方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匹战马的传奇经历,怎么会写这样一本书的?
  曹文轩: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我重新阅读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读到了《旷野的呼喊》这篇小说,里面有一个细节,一匹身上烙有火印的日本马跑到了中国的村庄的细节,这个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我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小说素材。多年后,这个细节仍旧在我脑海中盘桓,于是我动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最先在我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一个孩子和一匹马的情景,随后可以编入故事中的各种材料和思绪如雪片般飞入我的脑海,并且愈发明晰和丰富,逐渐形成了《火印》这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   “阅读我作品的也有成人”
  南都周刊: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更准确的描述是为儿童写的文学,还是为成人写的儿童题材的作品?
  曹文轩: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我在写作的时候并不考虑读者对象和年龄层,而更在乎文学本身,道义感、审美、情感、故事性等等,所以從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一个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另外,从我的书的流通情况来看,阅读我作品的既有孩子,也有成人,比如《草房子》印了300次,大概有100次印刷的书是成年人看的,大概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南都周刊:你的小说非常畅销,深受读者的喜爱,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畅销书作家身份?
  曹文轩:我粗略算了一下,各种版本加在一起印刷了60多次。在“畅销书”与“长销书”这两个概念之间,我可能更喜欢“长销书”这个概念。我希望自己的书能够不停地卖下去,一年四季总有读者。我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说过,我今天写书,是为了明天我老的时候准备下的——老了,再看时,还是觉得它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件艺术品,不汗颜,这就够了。十年间,它在不停地被印刷,并且印刷的速度还在一年一年地加快,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我的其他作品,基本上都是《草房子》这样的走势。它们支持了我对文学的认知和对文学基本面的坚守。
  南都周刊:哪些作家对你的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曹文轩:对我影响较大的作家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而是成人作家,其中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是鲁迅先生,鲁迅在我心里永远都是一座大山,高山仰止。此外对我影响较大的作家还有川端康成、沈从文等。另外一些作家对我创作上的手法的影响也比较大的,像美国的海明威,俄国的蒲宁等,他们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南都周刊:老一辈的中国作家——比如张天翼、叶圣陶、冰心、鲁兵、陈伯吹——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先驱,他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作品,你觉得现在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如何继承这批优秀的遗产?
  曹文轩: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伴随着“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开始发源的。鲁迅、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等名家都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他们心目中,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性的塑造。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占据了这些宝贵的遗产,要学习他们始终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创作出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作品。
  南都周刊:你在北京大学教授的课程,并不局限于儿童文学,你怎么看儿童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位置?
  曹文轩:当代文学的概念主要是从时间的界限上来区分的,而儿童文学是一个文学门类,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和规律。从当前创作上来说,儿童文学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广大中国的儿童,而儿童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现在儿童文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大学里都设置了儿童文学专业和专门的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机构,培养出了大量专业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从业者和研究者,他们都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中国儿童文学是世界最高水准”
  南都周刊:2016年你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继莫言和刘慈欣之后,中国作家获得了又一个重要国际文学奖项,你觉得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坛上近年来是不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曹文轩:中国作家的屡获大奖印证了我多年前的一个判断。在很多年前,我就说过,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最高水准的,但我当时那么说,根本没有人相信。现在会有很多人认可我的判断,中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最高水平的。
  多年来,中国文学一直是被低看和低估的,因此我在很多场合说过,中国文学要感谢莫言,有了莫言的获诺贝尔文学奖,质疑中国文学不行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相信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中国文学大平台的不断提升,会有更多作家荣获各种国际奖项,中国文学发出的声音和它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
  南都周刊:你觉得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视角、书写方式和西方作家有何不同?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与西方儿童作家的写作并无大的区别,关注的内容和主题也集中在儿童文学的几个范畴里。显而易见的差别是,西方儿童作家写作的是西方的故事,而中国儿童作家写作的是中国的故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但造物主在让我们经历这些苦难时,也赋予了我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中国有丰富的写作资源供作家利用,可以写出优秀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故事是中国的,主题和寓意属于全世界。
  南都周刊:你今年在天天出版社出版新作《穿堂风》系列,能谈谈这部新的作品吗?
  曹文轩:我在天天出版社出版的这部《穿堂风》。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炎热的夏天,在两所高大的建筑间有凉爽的穿堂风,孩子们都在享受穿堂风,但只有一个男孩不行。男孩的父亲是小偷,在坐牢,他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穿堂风》会是一个系列,之后还有四部作品,会陆续跟读者们见面。
  南都周刊:现在童书市场非常热,各大出版社纷纷进军童书市场,西方国家的童书市场也和中国一样这么热吗?你觉得在现在中国童书繁荣的今天,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曹文轩:在西方,童书是图书出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从创作品种、细分门类上都非常丰富和专业。从目前国内童书占有比例和童书出版现状上来说,中国现在的童书发展还不够,还有很大潜力和可以努力的方向。中国儿童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份特殊的贡献,我们要将一个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故事讲述给全世界的儿童,向人们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独特的中国故事。
  曹文轩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小说,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其他文献
最近我所在的城市变天了,晚上收到我妈发来的微信:你那里降温了,注意加衣保暖啊。我回复:收到,好的,外加一个笑脸。过了一会儿,我妈又发来一条微信:你这份工作是不是受了不少委屈?  我:嗯?怎么这么说?  我妈说你翻翻最近咱俩的聊天记录:  妈妈:还在加班吧?按时吃饭。  我:收到,好的。  妈妈:回去了么?打车小心。到了回个信息。  我:收到,好的。  无论我妈说什么,我都会回复一句:收到,好的。 
为了参观摄影家的回顾展,几近在最后一刻决定重访香港。  睽违多年,港九的英国殖民风味淡了,讲得一口英式英语的人少了,普通话的声浪大了,电车则仍慢悠悠地穿梭在西环和北角、跑马地之间,那仿佛来自上一世纪的叮叮声,让繁忙的香港街头保有几许思古之幽情。  除了拥有历史上百年的叮叮车,香港也还是我记忆中的“美食之都”。粥粉面饭、饮茶点心、活水海鲜,各种中国美食各种精彩,自是不在话下,西菜更有杰出的表现。我和
@楼楼:为什么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总有向下跳的冲动?你先别报警,我没疯也没有轻生的念头……  小南:小南抱着拓展生物多样性的心情查了一些资料,谢天谢地,你这种症状一点也不罕见。  人群中大概3%-5%具有恐高倾向,但也有这么一类奇葩,登高望远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跳下去会怎样?或者,把身边那位推下去会怎样?几乎可以肯定,发明跳伞、蹦极这种极限运动的人,就是出自这一类别。  还真有心理学家做了相关研
2013年7月的一个傍晚,京东金融副总裁、企业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琳与一个产品经理结束了在小黑屋里6个小时的“长谈”,回到自己的工位。一下午的时间里,两人“层层分解”了国内银行里最好的一款“保理”产品(保付代理,指企业将应收账款按一定折扣卖给第三方保理机构,获得相应的融资款,以利于现金的尽快取得),研究哪些环节可以从“人驱动”换成“数据驱动”。  脑力激荡之后的兴奋无法褪去,理工背景的王琳没有下班,
皮涛涛是谁?—你可能还不知道,哪怕你曾经用过绿瘦减肥。  在中国现代企业家范畴里,有一类“隐形”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对商机有着敏锐的嗅觉,随着时代潮流变幻不断抓住创新的节奏点,普通消费者或许与他们不同时期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打了很多年交道,但就是从来不知道这些产品的“老板”是谁。用时髦的词来说,他们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皮涛涛和他的绿瘦,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拥有超越市场调研报告的商业敏感天赋,兼有
宅男们总喜欢窝在寝室里打LOL(英雄联盟)。虽不能说游戏就不是个好东西吧,可天天打游戏确实对身心无益。不过,生产无人机的大疆却组织了一场名为RoboMasters的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给沉迷LOL的宅男们找到了新出路。    一开始听到这场比赛的名字时,吃瓜群众会以为又是那种组装机器人,看谁更高、更快、更远的体育比赛。  不过出乎意料的事,RoboMasters却不是这样,它融入了LOL和红色警戒的
那是发生在1989年加拿大的无数场派对中的一场,像任何我们所熟知的情节那样,一个男生接近了一个女生,他们开始聊天,内容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想。在某一个时刻,男生开始说起科幻小说里的概念:“其实我思考了很多电动车的事情;你有想过电动车吗?”  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当年的女生大概早就忘记了这场不着边际的对话,但故事的男主角却将当年看似白日梦的科幻设想发展成了改变人类生活的事业。而这个故事,也被记载在
到那不勒斯,其实是冲着比萨。当我兴冲冲地跟当地人聊比萨时,他们简直觉得不能跟你愉快地做朋友了—聊我们的主食,有什么好说的?  想想也是,每人吃一个直径35厘米、厚度约1.5厘米的番茄奶酪摊饼,这跟我们在广州一口气吃个煲仔饭差不多道理嘛。饭,聊么?看来当地人确实不知道,那不勒斯的政府和行业协会刚刚又正式将比萨申遗了。为什么“又”,因为2010年它已经申遗过一次。  比萨据说最早诞生在那不勒斯,如今城
他曾用微软大力推动了全人类的生产力。如今,这位世界首富开始关注人类生产力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全球暖化。  在最近接受《大西洋月刊》的一次采访中,比尔·盖茨表示,自己会拿出二十亿美元,为针对气候变化的研发工作贡献一些力量。在他看来,除了政府,私人投资者才应该是为新技术发展买单的人。但他所作的仅非掏腰包这么简单。  盖茨正在进行的,是一场看似永无止境的全球游说。尽管人类对于现有能源的依赖,可能要
在这个速食的、胜即正义的时代,难得有人不作怪、不激进,用平和的心态将两性话题讲得干净又深刻。  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说:“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迅猛发展,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完全没有进步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他说,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过程,后人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但在爱情的世界里是做不到前仆后继的,没有任何基础可凭靠,只好一代代从头再来。  对情爱的好奇,大概基于人类繁衍需求的本能,原是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