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出汗”在哪面?

来源 :初中生学习·七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窗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那么,“汗”出在室内的一面还是室外的一面呢?一定出在室内的一面吗?答案是:不一定!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露水;冬天的早晨,常有大雾。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就会在镜片上液化,形成小水滴,使人看不清物体。而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就会满身是“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易拉罐液化成了小水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深秋的早晨,玻璃窗上有“汗”,这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而室内温度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此时“汗”出在里面。而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也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外面无“汗”。
  而如果在闷热的夏季的夜晚,在一间开着空调的密闭性很好的房间里,玻璃窗上的“汗”出在哪一面呢?由于空调房内温度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与其一样低,所以不会在玻璃上液化形成“汗”。而室外空气中含有很多水蒸气,且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冷的玻璃窗就会液化成小水滴,此时,“汗”出在外面。
  然而在夏天,在开着空调的小汽车的玻璃上,却是里外都“出汗”。玻璃外面的“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而成,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里面的“汗”是怎么形成的呢?按说车内空气的温度低,不会在玻璃上液化,但是,由于汽车里面空间较小,车里的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相对较高,遇到低温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汗”。而房间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空调房里迅速降温,不会在玻璃窗上液化。
  可见,只要弄清“出汗”(液化)的条件,分析这些现象就很容易了。只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揭开生活中的很多谜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课内知识拓展
其他文献
美国海军官方网站4月26日报道,世界上第一艘“傻瓜”核潜艇——“俄克拉何马城”号(SSN-723,以下简称“俄”号),正式亮相。由于它采用了全新的航海管理系统(英文简称VMS)。在智能性、操控性、可靠性方面均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艘潜艇,驾驶起来如同操作“傻瓜”相机一样简单,所以被称为“傻瓜”潜艇。新型导航系统正式在潜艇上投入使用,标志着美国海军在数字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十年“傻”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