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急救和其改进措施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进行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急救和其改进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我愿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172例,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运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运用改进后急诊急救措施,进行两组患者抢救成效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过程中,应当秉持平稳降压、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并对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临床抢救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急救;改进措施
  因身体免疫力下降和伴有各类原发性基础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危象发生率。同时老年高血压危象具有临床病症特殊、发病急的特点,并且会造成患者视网膜、脑部、肾脏、心脏的损伤。所以出现高血压危象后患者必须接受及时抢救,并且需要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和特殊病例,从不同发病机制出发开展个性化抢救,将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尽可能降低。本研究将针对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改进后急诊急救措施的效果,現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172例进行研究,患者全部符合高血压危象诊断标准,并存在胸痛心悸、恶心烦躁、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呕吐多汗等症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6例患者中包括36例女、50例男;患者年龄范围61-80岁,平均年龄为(69.32±5.25)岁;高血压病程范围4-23年,平均病程为(15.3±3.7)年。对照组86例患者中包括39例女、47例男;患者年龄范围62-82岁,平均年龄为(69.93±5.42)岁;高血压病程范围5-22年,平均病程为(14.3±4.1)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抢救治运用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运用改进后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措施主要包括:①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降压措施,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其血压升高的原因。将患者转移到监护室后开展心电监护,并为其进行面罩吸氧以保证呼吸通畅,同时进行静脉通道的快速构建,同时进行患者血压和心率的连续测量。开展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仔细判断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解。②采取静脉地主降压药方式为患者降压,通过静脉泵进行用药速度控制,依据患者情况施舌下口服药物。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降压目标,对于病程较长、脑卒中、严重冠心病患者,其降低目标不应当超过140/90mmHg。③单纯高血压合并心理衰竭、肺水肿、心肌梗死患者,施拉托普利片、硝酸甘油片;伴肾病终末阶段、脑出血患者,施乌拉地尔推注或静滴;伴脑梗死患者,施尼卡地平静滴;半主动脉夹层病例血压恢复正常后,施硝普钠、乌拉地尔静滴。经抢救且血压稳定至140/90mmHg,可将药物静滴改为口服,并依据患者平日使用情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种类。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当采取气管插管;当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时,应当施甘露醇静脉地主;当患者出现惊厥时,应当施苯巴比妥那。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症状表现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3疗效标准显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幅超过20mmHg、收缩压降低超过40mmHg。有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低超过7.5mmHg、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无效:抢救后患者舒张压降幅小于7.5mmHg、收缩压降幅小于15mmHg。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和除以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x 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具有93.2%抢救有效率,对照组具有74.5%抢救有效率,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平均为(125.6±12.3)mmHg、收缩压平均为(191.4±15.4)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平均为(90.5±7.5)mmHg、收缩压平均为(146.5±10.4)mmHg,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负性诱因作用下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短暂性小动脉强烈痉挛,进而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28.8KPa,医学上将该现象定义为高血压危象。当前临床上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高血压危象抢救措施,难以收获理想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理降压标准,对降压范围和速率进行调节,能够降低靶器官损害程度和死亡率。对救治流程进行规范,以患者病理情况为依据进行给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脑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抢救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过程中,秉持平稳降压、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并对常规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抢救成效。
其他文献
摘要:视听技术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早期形式,其发明及应用带领世界走进了大众传播时代。作为美国教育技术的发端,视听教育贯穿于整个20世纪,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经历了运动式发展到冷静、落幕的过程。不过,视听技术很好地融入了后来发明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中(虽然也还独立存在),因此回顾这段历史对未来仍具现实意义。美国20世纪视听教育的期望影响和现实影响之间有着显著的反差:每种视听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商家、
期刊
摘要:社会建构主义在指导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构建的弊端,使研究者不得不将视野投向了“知识与课程”研究的新领域——社会实在理论,其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对于指导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首先,该研究解读了社会建构主义课程观,揭示其实质是课程各领域边界削弱的共建主义,使学习者培养指向了一般化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诠释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社会建构色彩,发现存在着阻碍学业进步、学习者难以获得适应未来社
期刊
【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医护工作中践行认知护理,评估此护理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具体影响。方法:基于了解评估甲状腺瘤病情的条件下,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施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5例,按照研究活动的需要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对比组,观察组43例以认知护理模式开展医护操作,对比组42例以基础护理方法开展医护操作,评比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情况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以后的患者焦虑分值、抑
期刊
【摘要】放射诊断是医院常用的诊断手段,在医院的放射科占有重要地位。放射诊断是有机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技术并得益于传统放射学的综合技术,所以,是十分依赖于医疗器械的技术。文章将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放射技术;放射诊断;医疗器械;依赖性  一、放射诊断及应用  放射诊断是基于放射技术的医疗诊断,在医院里应用很普遍。放射诊断是诊断医生通过放射医疗器械所提供的医学
期刊
【摘要】伴随口腔临床中对无痛麻醉技术的普遍化运用发展,国内各大医学高校已将这项技术引入外科临床带教活动中。本文以临床带教活动为切入点,对口腔麻醉無痛技术展开运用优势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口腔外科;无痛麻醉技术;临床带教;应用情况  无痛局部麻醉技术给口腔外科操作带来了较大的改善影响,能有效缓解、减轻病人的医疗疼痛感。近些年以来,许多医院口腔科逐步引入无痛麻醉设备,使无痛麻醉的相关技术被普遍践行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分别将腹腔镜器械、传统手术法运用于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当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在掌握临床病学各项资料的条件下,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卵巢癌而需施行开腹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病人67例,将入选病人划分成观察组、参照组,观察组35例开展腹腔镜器械辅助下的手术法,参照组32例开展传统手术法,评比两种手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都顺利结束肿瘤减灭手术。观察组病人腹部术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内镜应用价值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实施内镜探查辅助治疗、诊断,进行内镜诊治效果的观察。结果:经内镜探查120例患者中70例溃疡出血、22例消化道息肉、16例糜烂性胃炎出血、12例杜氏病。120例患者出血位置和原因均获得确认,其中采用电凝止血患者30例、采用氩气刀喷凝止血患者50例、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在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同时运用腹腔镜+宫腔镜的效果评析。方法:基于掌握妇产科相关疾病各项病学资料条件下,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本院施行诊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04例为调研对象,将其划分成三组(A组35例、B组35例、c组34例),A组施行腹腔镜+宫腔镜联合辅助性手术;B组施行宫腔镜辅助性手术;c组施行腹腔镜辅助性手术,评比三组女性患者病情归转情况,探析妇产科疾病有效、优质治
期刊
【摘要】目的:在妇产科分娩过程中运用镇痛电子治疗仪对产妇实施镇痛的效果评估。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妇产科待产分娩的孕妇中选择109例为调研对象,将其分成实验、参照两组,实验组57例于分娩中运用镇痛电子治疗仪展开镇痛处理,参照组52例于分娩中运用常规方法展开镇痛处理,评比两组产妇镇痛成效、分娩时间、分娩后出血量等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分娩中的镇痛成效、活跃期、分娩方式等
期刊
摘要:目的:当我们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时,就会发现,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如果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可以迅速的给予解决。对于循证护理干预在冠心病而言主要在于调节好患者的心情,让其接受长期的治疗,为推动医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要想真正做好Ⅱ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时,主要还在于科学化的诊断,因为诊断的结果是我们进一步治疗患者的关键性因素。方法:参考当前医院的治疗的案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