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其中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占比较高,预后较差.对于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严重反流患者,外科手术效果尚有争议,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新选择.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已成为指南推荐的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治疗方式之一,另有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不断发展,然而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与心脏功能和结构存在相互影响并不断动态变化,为评估患者能否获益时的指标和评估时机选择带来挑战,复杂的解剖结构也使器械设计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难度增加.该文对继发性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遇到的挑战与取得的进展作一回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间接复位合并椎体后上缘骨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2019年9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上缘骨块翻转角、椎体后上缘骨块位移、椎管侵占率、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共纳入患者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临床营养科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为推动西部临床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和制定临床营养工作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采用问卷对中国西部(除西藏外)的11个省/直辖市伯治区的部分医院进行临床营养科业务开展情况调查.结果 共有230家医院参与调查,临床营养科多开设门诊(76.1%),年平均门诊量884人次;大多开展了营养查房/随访工作(86.5%),平均查房/随访3876人次.大部分医院的临床营养科软硬件设施不齐全;诊疗收费项目错综复杂,收费标准参差不齐,仍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与玫瑰痤疮发生、发展有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截至2021年7月12日,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按照关键词“rosacea”进行检索,最终获得GSE65914基因芯片集.利用GEO2R平台对该数据集进行分析,筛选出3种亚型玫瑰痤疮共同差异基因,并利用在线分析工具DAVID数据库完成基因本体论数据库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Mcode及Cytohubba插件筛选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服用现状,分析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7月-2021年3月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并根据其口服罗沙司他的服药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纳入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依从性好组39例(39%),依从性差组61例(61%).罗沙司他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5.19±1.72)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 探讨术前是否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宫腔镜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柳州市工人医院妇科的内生型CSP患者94例,随机分为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行宫腔镜手术组(甲氨蝶呤组,n=39)和直接行宫腔镜手术组(非甲氨蝶呤组,n=55).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恢复时间及治疗
该文采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对“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16年-2019年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联盟结构包含领导小组、华西科室、基层机构、支持系统、居民及志愿团队在内的五大组织板块,旨在提供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同质、可及的医疗服务.联盟过程主要包括“府院结合”主导的改革合力和“政-人-医-网”的四通机制.联盟结果:基层服务方面,诊疗量增长,接诊病种增加,同质化检验初步实现;基层培训方面,培养出数名高质量社区医生,引进人才数量增加;基层科研工作方面,陆续承担了3项大型科研
目的 提出一种用于辅助诊断的胸腰椎骨折智能分类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共1256张胸腰椎骨折CT影像,通过影像LabelImg系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标注.所有CT图像按照AO 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在ABC型的分类中,共使用1039张CT图像进行训练和验证来优化深度学习系统,其中训练集1004张,验证集35张;其余217张CT图像作为测试集,对比深度学习系统和临床医生诊断结果.在A型亚型的分类中,共使用581张CT图像进行训练和验证来优化深
我国三尖瓣反流患者人群广且合并症多,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预后差.目前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三尖瓣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尽管经导管微创方式可能是治疗高危三尖瓣反流的有效手段,但临床指南对经导管介入治疗缺乏相关推荐.全球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正处于早期研发探索和临床验证阶段,多种创新型经导管产品获得临床应用,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正在成为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选择.该文就三尖瓣反流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的现状、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髌骨骨折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效原因,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4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骨伤二病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找出术后内固定失效患者,分析内固定失效的原因.结果 共纳入患者436例,10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其中6例(1.38%)为髌骨爪滑脱,4例(0.92%)为单纯骨折块移位伴关节面移位≥2mm.内固定失效发生在术后4~48d,平均(18.20±10.86)d.分析显示,4例患者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为术后早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全肩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所有全肩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血肿形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4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总失血量[加权均数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