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乌托邦——谈樱井大造的跨东亚帐篷剧及其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

来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乌托邦美学的框架出发,考察樱井大造带来的跨东亚帐篷剧文化现象,探讨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帐篷剧的戏剧美学形式。帐篷剧其实是一种流动的乌托邦,对于当下全球化的政治经济逻辑带有一种批判,其美学化时空,以及“他者化自我”的戏剧创作和展演过程,打开了演员与观众身体的想象力,创造了主体再构造的可能,最后形成共同体的新想象,于是,在情感与劳动的双向作用中,我们看见新的乌托邦在地平线浮现。 Based on the utopian aesthetic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East Asia Tent Drama brought by Sakurai Taizo and explores the aesthetics of the drama in the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Tentage is actually a kind of flowing utopia, which has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ogic of the present globalization, its aesthetics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process of drama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Otherness ”, opening the actors and the audience Imagination, creat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and finally formed a new imagina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refore, in the bidirectional role of emotion and labor, we see that the new utopia emerges on the horizon.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非营利性剧场“下河迷仓”所孵化的民间剧社为案例,探讨面对消费主义定律对艺术创作个性的消弭,社会个体如何从自身的表演行动出发来寻求出路,如何在抵抗中进行主体性
10月 1日 中国民族艺术团在南联盟贝尔格莱德的科拉尔兹音乐厅举行抵南后的首场演出 ,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次访南的中国民族艺术团由西藏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和甘肃敦煌艺
中国山水画的对景写生与创作是一个寄情于物象、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审美的过程,对物象的提纯描写是艺术家传达给观者的首要条件,观者则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审美流程获得愉悦、满
期刊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远东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严重程度超过全俄平均水平。如何解决社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摆在远东面前的紧迫问题。远东为此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
摘要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无论他们采用的表现手法是表现形式或还是再现形式的作品中都必须包含两个基本条件: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服从艺术内容。这是任何优秀的美术作品中都不可缺一的两个基本条件。包含了真、善、美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作品。绘画作为一门艺术语言,绘画作品就是这门特殊语言的载体或者具体存在的形态。身为语言则必须让颀赏者或最少得让内行人能读懂。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就这么没完没了咕了一中午.都眼看三点了,还在反反复复把人往死里烦.岂止一中午,已经足足两个多月,天天早晨中午咕咕咕闹腾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