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旧时光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上海的书写有多种,最爱的还是细节关注。比如陈丹燕的笔下风景,比如对四明别墅的关注,以及石库门、街巷里,都是上海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丰富而又多样的上海。在读王千马的《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时,不仅感慨他对上海近现代史的熟稔,还在于通过一个社区来书写上海史,这多少跟宏大历史无关的小细节让上海生活更为灵动、鲜活。
  如果说上海是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代跌宕沉浮的城市,那么,徐汇区的天平社区,其近世,是上海开埠后法国人所经营的法租界中西部高级住宅区的黄金地段,不仅经历了上海开埠后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开启,同时,由于其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居住于此地的多是社会精英,它也再所难免地参与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标本,这个面积仅仅2.68平方公里的社区,因为它独特而辉煌的历史,注定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之地。曾经的传奇已成过去,但今天打量它的历史,就在于能给当下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或动力。曾几何时,我们在谈论历史时总是向往那一种风气,比如所谓的“民国范儿”,王千马所写的天平社区更像是对那段旧时光的重返。
  今天的天平之独特,不仅在于它是上海的一部分,更因为它与这些人的命运曾交错相连:盛宣怀、蒋介石、宋子文、陈毅、宋庆龄、汪精卫、马歇尔……一百多位历史名人,都曾聚集在此,他们与天平一起,亲身经历着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光是这样的历史,就似乎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倘若不是因为历史名人,或许记录不会那么多,但其是否有价值呢?恐怕也会打折扣。这或许是历史学上的偏见,对日常生活的忽略,则出现了历史学上的缺憾。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则是彰显了历史的张力,这需要学者的洞察。在天平社区的历史当中,诚然是多视觉观察,才能看出它的丰富性,王千马从细节入手,深入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将那段历史还原,建造了天平自己的叙事。


  在书的后记中,王千马如此说,今天的上海,已然有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象,这也意味着它有着足够的故事,供我们细细温习和揣摩。我们只有理解这些故事,才能明白今日上海的骄傲。当然,上海也不能自甘骄傲,从此在世人面前端起架子,要知道,它所有的骄傲,正是源于这一个世纪多以来的八面来风所塑造。只有在新时代里再一次兼容并蓄,上海才真正成为上海。天平社区也当如此看,从它身上,见微知著,可以看出旧上海的时光。
  今天的天平,依然保留着这些人的旧宅故居,留存为历史的见证。它们一座座矗立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与其说在述说着曾经繁华与动荡,不如说是构造了天平的传奇。从天平出发,那些历史名人在街上行走、起居,那些日常生活去除了浮躁气,好像是就在昨天里,遇见的路人一样。当历史远去,留下来的不管是影像还是记忆,都只是天平叙事的一部分,而这构成了天平历史的重要组成。在追忆天平的历史风华时,我们注意到不仅仅是那些人物的来去,更要紧的是他们在天平留下了珍贵的刻痕。
  有一本书叫《灰色上海,1937-1945》,讲述的是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这只是打量上海的一种视觉,在王千马的笔下,所谓重新发现上海,并不是以色彩来给以定位,而是将其还原成居住的上海,生活的上海,它似乎偏离了历史的轨道,却接近了上海生活。而这是天平社区贡献给我们的上海。


  《落脚城市》
  作者: 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
  译者: 陈信宏
  出版年: 2011年3月
  页数: 416
  定价: 35.00元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
  由于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四处游历,作者走访了全球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也因此养成了一种观察城市的习惯。从重庆的六公里,到孟买和德黑兰的边缘;从圣保罗与墨西哥城的山坡地,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与洛杉矶的各种社区。作者发现,这些落脚于城市的乡村移民,正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城市中心,并在世界各地造就了极为相似的都会空间。
  搭乘地铁和电车,或是深入城市中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细细观察面前这片由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作者以“落脚城市”称呼这些地区,它们往往位于人们的视线和旅游地图之外,饱受暴力和死亡、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作者: [美] 费正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1
  页数: 516
  定价: 68.00元
  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回顾了自己长达50年的中国情缘,讲述了他半个多世纪与中国有关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作者长期观察中国问题,并且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重要人物有交往。他的研究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他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在这个社会的大转型阶段,费正清的经历和著作将是我们思考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免贵姓石  家中抽屉深处放着一本《石氏家谱》,是父亲和同宗人多年编纂而成。神秘复杂的家族谱系透露着家族的传统根系观念。如同所有人对自己的家族起源持有好奇心,翻开这本家谱追根溯源,发现不过是早年间从临淄迁居到了相邻的青州。  但石姓起源于何时又如何起源?这恐怕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叙尽。  得姓始祖  石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是中国第六十三大姓。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定,石氏出自姬姓,起源
期刊
事实上,我们还是不太会轻易放弃那副热爱生活的真嘴脸,比如偶尔迸发的潜存文学激情,即便是装腔作势也欣慰于与时光同行的印痕。文气,大约得摆摆架势,有几分伪装的嫌疑,同青岛这座城相似几分,又陌路几分,拿捏着身段的海边,夜璀璨如白日,而颇具油画气质的老城的那些老路还是一如既往地静默迷离。  大学路便是老城的一处,净是尝尝咖啡的去处,人来得静,风拂过来也静。路两边的树拔得挺高,叶子何止繁茂,简直是实实在在的
期刊
A.  大约是因为,出生在深秋的缘故。一直毫无疑问地觉得,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碧云天,黄地叶,秋风紧,北燕南翔,晓来谁染霜林降。  皆在笔下化作一帧帧绚丽粲然的油彩。  该是怎样的去肆意挥霍,这短短数日,便时不我待稍纵即逝的霎那金秋?  若你如我一般荤素不忌海纳百川,那不如共赴一场无关风月,只爱寿喜烧的吃情盛宴。   B.  寿喜烧于我,是冗长秋冬里不可忽视的一枚恩物。在日文中,它被称作
期刊
《深夜食堂》一直是相当喜欢的动画,每当平静悠然的旁白响起,总是能感到心中浓浓的暖意——“当忙碌的人群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都会身在哪里?有家的人未必在家,无家的人盼归家而不能,有家又在家的人是否就会享受天伦,品味到美食与爱情带给人的幸福感?”  我坚信食物的力量。而随着日日夜夜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我更能确定的是,我们能对食物表达的最高敬意,就是我们对食物的依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期刊
抵达当日:  从济南乘高铁到青岛,傍晚时在中国海洋大学散步。  “济南——青岛”高铁119.5元/公交车1元/住宿130元/晚餐 50元  第一日:  早餐后漫步大学路,找寻人文青岛,走访名人故居: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在咖啡空间小憩,午餐后到著名的圣弥厄尔教堂一游后,步行去胶澳总督府。  早饭10元/公交车2元/住宿130元/午饭100元 /咖啡 30元/晚饭80元  第二日:  乘公交车到鲁迅
期刊
有人说  丽江  不只是一座充满暧昧和艳遇的城市,  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精神病院。  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心灵的后花园,  是一个传说。  还有人说  丽江  适合有故事的人躲避和疗伤,  适合有梦想的人偶遇和发现,  适合闲散的人颓废和发呆……  而在我眼里  丽江是闲散、自在、纯净的,  束河是古朴、清净、柔软的,  有人在这里艳遇,遇人、遇景、遇美食,  有人在这里疗伤,伤怀、伤逝、伤青春,
期刊
摩羯座:12-22~01-19  摩羯座,诞生于一年四季最为酷寒的季节,故展现出其独立的精神和阴柔的个性。摩羯座通常有过人的耐力,有时间观念,有责任感,重视权威和名声。和其他土象星座一样,是属于较内向,略带忧郁的星座。通常摩羯绝少是天才型,但却心怀大志,经过重重历练,到中年期才会渐渐拥有声名和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持续的上进心和坚强的毅力,加上擅长知识和经验的累积,如此才一点一滴达成目标。  许
期刊
A.  “我想如果我可以把不睡觉的时间攒起来,一定可以吃好多好吃的甜点。”  这个稍显稚气却又带着几分偏执的想法“嘭——”的一声出现在某年冬天一个洒满阳光的闲散午后。是微风拂面,之后时光如流水,岁月似苍狗,因着机缘际遇走过的城市,流连几处餐厅,尝过的甜点。随手将它们的口感与轮廓任意地描绘在贴身的笔记本中,就像是捕捉到了晨间六七点钟的曦光就会油然而生的小确幸——是这样简单的初衷。   B.  人生不
期刊
阿噜者,布偶猫也。  布偶猫,顾名思义,软绵绵的似布偶一样温顺的猫咪。  话说这布偶猫跟我是怎样认识的。二零一零年秋,表姐即将离开这下雨即变冬天的成都,便把她两个月大的爱猫给了我。这猫,便是阿噜了。  阿噜是蓝山猫双色。蓝山双,山猫纹,蓝双色。人家都说,初见时美好,它可是对我爱搭不理,对着它旧主远去的背影恋恋不舍。我把它的头挪过来,微笑看着它:“以后跟我混吧。我叫小起,请多关照。”是的,动画片《甜
期刊
店里来了洋客人,好客的池总不敢怠慢,拿出店里的招牌茶——条索紧细、匀齐的坦洋工夫来招待。只是一闻,原本还是绅士气度的客人神情便有了异样,端起茶杯嗅了又嗅,终于送到嘴边闭目细品。再一睁眼,那浑浊的双眸里竟已满是晶莹。  老人双手颤抖地从随身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当时,池总还不明白眼前这个发已斑白的外国老人为何如此激动。但当他的目光触及信封上赫然在列的五个大字“中国坦洋收”时,他似乎又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