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工作,绝不能满足于“捧饭碗”——访第10届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吕怡然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怡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任《新闻记者》主编期间,他编辑的新闻论文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其中,2005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8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其他文献
近期动荡的国际形势,使人们在电视、网络视频转播中更多地"看"到了同声传译人员的身影,并因为他们的工作,在第一时间获得了国际资讯。许多人在被战争、灾难场面所震撼的同时,也
办报要不断强化自身定位(一)不要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定位对于报纸,就像国体对于国家一样重要。大众报业集团党委提出,“特色立报,新闻强报,以人为本做新闻。”我理解:
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字叫“没有哪个行业能像娱乐业”。这句话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米切尔·J·沃尔夫在《娱乐经济》一书中认为:“文化、娱乐——而不是汽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