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英语短语动词句法上的整体不可分割性和语义上的多义性特征,造成了高校学生习得上的困难,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试图总结学生习得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以便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短语动词 认知隐喻理论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英语词汇教学至关重要一环。由于多数英语短语动词只通过字面来判断其词义和用法是很困难的,其用法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因此教师利用传统的孤立教授短语动词的方法就造成了学生对短语动词掌握得不牢固性,导致学生经常采取回避使用短语动词,而用生涩的单一动词的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高校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试图总结学生习得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以便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英语短语动词结构
1.英语短语动词的概念。英语动词可分为单词动词(single-word verb)和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大多数动词都是单词动词,但也有一些由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构成的动词。有些语法书分类比较详细,把动词与不同的小品词搭配称作不同的动词。例如:把动词和副词构成的动词称作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把动词和介词构成的动词称作介词动词(prepositional verbs)等。那么本文所指的短语动词即为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构成的动词结构。
2.英语短语动词的特征。英语短语动词在其句法和语义结构上有其自己的特征,下面分别进行总结。
(1)整体不可分割的句法特征。英语短语动词其特点是在短语动词结构中,动词与其搭配的小品词已经凝为一体,并另有词义,在句中相当于一个意义相同的单词动词。例如:work out = success,call off = cancel,give off =send等等。它不同于一般的动词短语结构,即动词加介词词组(作状语)结构和动词加副词(作状语)结构。由于短语动词有整体不可分割性,因此语法上它可以有相应的被动语态。并且在由英语短语动词组成的句子中,只允许疑问代词who(m)和what对句中的名词性短语进行提问,而不可以用where,how等引导的状语疑问词对整个短语进行提问。
(2)一词多义的语义特征。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非常丰富,有的短语动词具有多达十多个词义,这就是短语动词的最大语义特征一词多义性。有的短语动词的词义可以从其动词与小品词的词义表面看出,例如:call out(喊出),think out(想出)。而有些短语动词的实际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的表面看出,甚至有的动词与不同的小品词构成不同意义的短语动词。例如:look out(小心),give up(放弃),give off(发出)等等。也就是说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汇的语义叠加,不能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因此短语动词的这一语义特征给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词义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的情况,笔者对某高校公共英语教师8人及大二四个平行班共计148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应用传统教学策略普遍。作为高校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英语短语动词这一特殊性及教学上的重要性,但是笔者通过对教师展开的调查得出,教师方面认为由于课时数量的限制,无法单独占用教学时数从语法、语义角度详细讲解动词短语的构成特点及语义依据,只能是融合在精读教学中,遇到一个讲解一个,如果教学计划允许,适当的进行语义扩展。也就是说传统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先导,只是强调与该词汇有关的短语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并且只拘泥于最常见的意义及其在字典上的不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又以归纳举例的方式居主导。
2.学生回避使用短语动词现象频发。大部分学生对短语动词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短语动词就是约定俗称的固定搭配,他们认为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虽然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短语动词的结构,但是对于其语义特征还不是很清楚,从未对短语动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理据进行深入学习。加之短语动词的语义复杂性和构成的相似性,导致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在使用短语动词时往往采取回避使用的态度,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采取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态度。
四、总结
英语短语动词应用广泛,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短语动词是展现英语水平的必备,因此学生应该分析掌握英语短语动词的特点,研究其规律,学习和运用英语短语动词。教师应该重视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剖析语言背后的深层机制,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Lakoff,G
【关键词】英语短语动词 认知隐喻理论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英语词汇教学至关重要一环。由于多数英语短语动词只通过字面来判断其词义和用法是很困难的,其用法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因此教师利用传统的孤立教授短语动词的方法就造成了学生对短语动词掌握得不牢固性,导致学生经常采取回避使用短语动词,而用生涩的单一动词的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高校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试图总结学生习得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以便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英语短语动词结构
1.英语短语动词的概念。英语动词可分为单词动词(single-word verb)和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大多数动词都是单词动词,但也有一些由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构成的动词。有些语法书分类比较详细,把动词与不同的小品词搭配称作不同的动词。例如:把动词和副词构成的动词称作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把动词和介词构成的动词称作介词动词(prepositional verbs)等。那么本文所指的短语动词即为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构成的动词结构。
2.英语短语动词的特征。英语短语动词在其句法和语义结构上有其自己的特征,下面分别进行总结。
(1)整体不可分割的句法特征。英语短语动词其特点是在短语动词结构中,动词与其搭配的小品词已经凝为一体,并另有词义,在句中相当于一个意义相同的单词动词。例如:work out = success,call off = cancel,give off =send等等。它不同于一般的动词短语结构,即动词加介词词组(作状语)结构和动词加副词(作状语)结构。由于短语动词有整体不可分割性,因此语法上它可以有相应的被动语态。并且在由英语短语动词组成的句子中,只允许疑问代词who(m)和what对句中的名词性短语进行提问,而不可以用where,how等引导的状语疑问词对整个短语进行提问。
(2)一词多义的语义特征。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非常丰富,有的短语动词具有多达十多个词义,这就是短语动词的最大语义特征一词多义性。有的短语动词的词义可以从其动词与小品词的词义表面看出,例如:call out(喊出),think out(想出)。而有些短语动词的实际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的表面看出,甚至有的动词与不同的小品词构成不同意义的短语动词。例如:look out(小心),give up(放弃),give off(发出)等等。也就是说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汇的语义叠加,不能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因此短语动词的这一语义特征给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词义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的情况,笔者对某高校公共英语教师8人及大二四个平行班共计148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应用传统教学策略普遍。作为高校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英语短语动词这一特殊性及教学上的重要性,但是笔者通过对教师展开的调查得出,教师方面认为由于课时数量的限制,无法单独占用教学时数从语法、语义角度详细讲解动词短语的构成特点及语义依据,只能是融合在精读教学中,遇到一个讲解一个,如果教学计划允许,适当的进行语义扩展。也就是说传统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先导,只是强调与该词汇有关的短语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并且只拘泥于最常见的意义及其在字典上的不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又以归纳举例的方式居主导。
2.学生回避使用短语动词现象频发。大部分学生对短语动词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短语动词就是约定俗称的固定搭配,他们认为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虽然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短语动词的结构,但是对于其语义特征还不是很清楚,从未对短语动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理据进行深入学习。加之短语动词的语义复杂性和构成的相似性,导致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在使用短语动词时往往采取回避使用的态度,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采取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态度。
四、总结
英语短语动词应用广泛,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短语动词是展现英语水平的必备,因此学生应该分析掌握英语短语动词的特点,研究其规律,学习和运用英语短语动词。教师应该重视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剖析语言背后的深层机制,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Lakof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