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对美术教师基本素质的几点要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美术课程改革的全球发展趋势,从人文性质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学科的人文功能、人文内涵和新的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生态型知识结构,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练,而应该全面加强自身修养,建构教师全面、平衡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 教育观念 人文性 知识结构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其范围之大、进展之快、效果之著,都是以前几次课程改革不能达到的。这次课改促使人们对以往的教育观进行反思和置疑。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才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不让课改成为一句空口号。
  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
  新教材的课程内容“体验”味很浓,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在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的体验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拓延,强调老师、学生、环境,材料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極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形成开放形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互迁移,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1、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典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相符而已。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观察校园四季风景的变化,培养学生爱校如爱家的情操,树立热爱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家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综合上述,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因此,每一名美术教师都孜孜以求,勤奋钻研,虚心以学,在实践中探索更新更科学的教育途径。
  美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广泛地了解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领悟人类社会和生活的丰富性。美术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发展创造能力的目标。
  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且在人格完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这种“综合”教学中,确有着一些操作上的偏差,全抛弃美术学科性的东西而成为其他的学科附属课。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都被“综合”得没有了,“综合”也就失去了意义。“那是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美术课中涉及到的综合应依托视觉艺术的思维和表达特征,基于对社会、生活、对自然感受经验。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有很多产生疑问的地方。作为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境,使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老师在上美术欣赏课时,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学生之间会争论。这时,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肯定正确观点,纠正不正确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表扬说“很好,很好”,只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归纳与评述,没有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和任务要求,以为这样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殊不知学习基本要求都达不到,独创性就失去了依据,即使独创也只会不伦不类。没有目标的探究,是没有结果的。
  总之,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积累丰富的综合型知识结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力求使自己做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做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相信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增刊.
  2.《绘画基础技法的表现---水粉》.刘宣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3.《色彩大范本》.周刚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4.袁济喜 神会与妙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学范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5.再论中国画论的人文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冯祥超 高中美术若干问题的探析[J].2005年6月。
其他文献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新课改后,如何加强和完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热点。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教师,才能够为学生所折服,也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担负着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电脑等工具进入到我国人民的家庭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络技术产品进入到我国学校教育中,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使用网络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现象。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当前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小学道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 小学 道德教育 途径  近几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以及科
期刊
在各种教学思想激烈碰撞、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的今天,许多语文老师陷入了文本解读的茫然状态。如何有效把握文本的思想意蕴、正确理解文本的内涵,已成为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阅读文本、认识作者的过程,是个人化的过程,与个体文化背景、个体认识、个体思维的差异密切相关。而作品的意义,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品应当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由于各自的阅历
期刊
摘要:创新问题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问题尚不深入。目前在工作岗位上的许多幼儿教师,创新工作开展得比较好,但很少有人进行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本文从幼儿教师活动的一般性工作入手,逐步深入分析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提出了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研活动 创新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并有机结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课堂的教学来说,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会直接的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进而对小学数学的整体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提升课堂提问的效果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设置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多种多样的课堂提问与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对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
期刊
摘要:在如今素质教育大改革的形势下,我们的物理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们可以从精心备课、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尽量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自主学习;兴趣教学  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坏。所谓课堂教学效率,是指我们教师的教学,在一
期刊
作为语文老师,时常在学生作文本上批注:“多看书,多积累写作素材,把作文写好,获得高分。”看来积累素材在作文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积累素材越多越好,写作时就如水源滚滚,有了丰富的素材,所写内容才会丰富,中心才会突出。所谓素材,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原始材料,也就是作者看到、听到、想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面对信息时代,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成熟。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上网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恋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关键词:正确目标 有效备课 现代课堂 恰当板书 信息运用 注重差异;鼓励评价  所谓的高效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