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认牌子不认酒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有言:“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因为玫瑰在百花中蕴藉着人之情爱的文化诉求,它具有名酒品牌一样的重要特征——美誉度。不消说,酒品牌文化定位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谁又能真解这杯中的品牌情结呢?
  
  一次心理测试的尴尬
  
  品牌战略专家曾朝晖在北京为某啤酒品牌做心理测试时,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该啤酒的空瓶子里灌上百威啤酒,再在百威的空瓶子里灌上该啤酒,然后在王府井大街请过往的行人免费品尝。先请他们品尝用该啤酒瓶装的百威啤酒,大多数的品尝者都说不好喝,味道不正常,其中一个人当场吐了出来,抱怨道:“这是什么味啊?真难喝!”然后请他们品尝用百威啤酒瓶装的该啤酒,结果清一色地说:“这个好喝,味道正。”当问他们“喝过百威啤酒没有”,人们都说“喝过”,其中一个人还说:“中午刚喝了一瓶,就是这个味!”
  这是一个结果令人哭笑不得的测试,也许具有偶然性。那么,请再看一例:在美国举行的一次啤酒大会上,主办方将30多种啤酒装在相同的瓶子里,然后将瓶子的标签全部撕去,让30多家啤酒厂的老板一一品尝,找出自己家生产的啤酒,结果竟没有一个人能从中找出来。
  欧洲的一位超现实派油画家画过“一瓶酒”:瓶盖密封,瓶子的材质和色彩深沉典雅,里面的酒液透瓶微显亮泽,令人垂涎。此画题为《这不是一瓶酒》。这好像在说,这画的东西,并不等于就是这东西本身。
  会喝酒的人讲究喝品牌,不会喝酒的人愿以喝过品牌酒为荣,尽管酒品牌文化让人“喝”出来不少上述尴尬—认牌子不认酒。心理学家称,人类拥有视、味、触、嗅、听等5种感觉,而品酒几乎调动了把盏者的全部感觉;然而,对知名品牌酒类的品评,还需要心理感觉的加入。一般说来,同类酒产品的物理属性相差无几,如果没有人指出并给予心理暗示其品牌酒的符号,即这是A酒,那是B酒,很少有人能通过视、味、触、嗅等感觉器官的功能,品出A与B的差异。当然,非常专业的人士例外。
  因此说,对某一知名品牌酒的文化定位,或说美誉度的认知,能让其消费者“一见如故”,实属不易。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酒品牌文化能沉积一种文化势能,拉动起消费向往的激情。随着中国市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对酒类消费者价值的评定,已经从单一的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上升为归属、尊重和地位等方面的情感追求。特别是白酒类市场定位,尤其注重酒文化的内涵。诸如历史性文化、情感文化、个性文化、概念文化、地域文化等。像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传统白酒品牌,都是中国酒文化的典范,符合“酒是陈的香”的消费观念。近来风靡高档酒市场的水井坊则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作为支点,其品牌具有爆发力的能量。“金六福”运用福文化、“孔府家”借助家文化,使其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小糊涂仙”、“酒鬼酒”以个性文化诉求成功,而一批以健康、纯净、奶酒等新奇概念引导消费者心态的品牌酒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不必讳言,任何品牌哪有常盛不衰之理,若要维护住忠实的消费群体还应该有中下游的营销战深入其中。
  
  品牌的张扬还需借助另一只手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它的中文意思是“烙印”。在当时,西方游牧部落在马背上打上烙印,用以区分不同部落之间的财产,上面写着一句话:“不许动,它是我的。”
  然而,这口号式的话能在别人心中永远留下烙印吗?当下,那种挟酒品牌烙印之雄风横扫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西风东渐,20世纪90年代初酒营销时代正式拉开大幕。从广告战、通路战、终端战,再到展会战、促销战、品牌战;葡萄酒的美色诱惑;啤酒的泡沫情怀,白酒的一汪清澈,鸡尾酒的绚丽神奇,来者不问出处,最终都以市场业绩论英雄。那种以酒品牌文化定位影响消费者心理的观念,似乎在市场之手的撼动下动摇了。
  中国酒的市场占有率主要看品牌推广的猛烈程度,而欧美酒进军中国则采取层层递进,曲径迂回之策。令人难以忘怀的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之酒,曾经吸引了狂热的追捧,经销商经常要排队提货。但名噪一时的“标王”大都由于运营不善导致退场。且看西方一名酒品牌打进中国市场的招数。人家只带来两瓶酒,一瓶敬送给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女登山队员潘多;一瓶摆在上海大酒店里以万元价格拍卖。一个不花钱的“勾当”,却让中国传媒一窝蜂地替人家“忽悠”开去。
  营销也是一种品牌文化。现代营销理论的前提是消费者对自身的特性需求有清楚的意识,而营销者的任务在于正确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企业如能做到创造客户需求,则将开创出一片蔚蓝之海。
  施格兰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马爹利、芝华士、皇家礼炮等驰名洋酒品牌均出自施格兰公司。按说有着300年历史的马爹利和有着200年历史的芝华士进军中国市场,完全有资格宣传他们悠久的品牌文化。但他们的业务拓展部却把消费人群的定位放在成功人士身上。尽管中国人不习惯洋酒那怪怪的橡木味,但又耐不住他们的诱惑:马爹利—老板的文明,芝华士—身份的象征。于是,身份认同的狂热燃起了红火的洋酒消费。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品牌延伸还需要细致入微的终端销售,这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要将飘香的美酒直接倾倒在饮者的口中,世界上有多少种品牌酒,就有千倍于这种酒的导购员、促销员。他们是放“单飞”的鸽子,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故事,但他们却在证明着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把酒送给想喝或不想喝的人,拉动消费需求的品牌则为赢。如何让那些“只认牌子不认酒”或“只认酒不认牌子”的人成为你的“粉丝”?无疑,营销文化将是品牌文化价值链的延伸。
其他文献
为什么会消除疲劳?    啤酒是当今时尚饮料,但还有一大功用可能鲜为人知,就是适当喝啤酒,能迅速消除疲劳。啤酒具备这种功能的原因何在?  因为引起人体疲劳的重要因素是精力和体能的消耗,大量的精力、体能消耗而造成疲劳和机能下降。而啤酒是高营养。高热量的饮料,所含糖类和氨基酸等都是高热量成分,1升啤酒的热量相当于500克马铃薯,0.8升牛奶,7个鸡蛋,65克奶油。同时啤酒含有大量的水分,其渗透压比茶水
期刊
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经浸泡、发芽、烤干,另外加少量辅料——如大米,淀米、玉米渣,糖或大麦等(德国的啤酒不加任何辅科,为全麦啤酒),经糖化制成麦芽汁再加入酒花、酵母,经低温发酵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的、低酒精度的发酵液。加辅料的目的是降低啤酒成本,减少啤酒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增加稳定性,延长保质期。不符合上述定义的饮料酒(如泡啤等)不能称其为啤酒。  世界上的啤酒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面发酵啤酒
期刊
“御寒、驱湿、解乏、助兴……”赞誉者如是说。  “伤肝、损胄、毁心、累神……”批评者如是说。  从古至今,从普通消费者到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学专家,从朴素的民间经验到严谨的学术研究,对白酒功过的争论从未停息。  然而,在我国,白酒的消费量以乎并未因为争论的存在而停滞。相反,近10年来,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的消费量呈直线上升之势,年产量已接近500万吨,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增
期刊
女人好像咖啡,一种集众多的味道的极品生活的饮料。  女人的纯洁是ESPRESSO,在生活沉沉的压力下却压榨出独特的味道,尝起来浓浓的苦,想起来淡淡的香。  女人的浪漫是CAPPUCCINO,可以不停地涌起丰厚。细腻。持久激情,停留在唇边和舌尖是爱的狂潮。  女人的娇媚是特级哥伦比亚,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但分明是将安静灵魂打扰,并再也不能平静下去。  女人的美丽是蓝山,是美丽的名字,动人的体态,悠然
期刊
(一)    什么叫酒文化?密封在一个壶里,盛在酒杯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它是一个小精灵,没有时代属性,是一个载体,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酒文化,说穿了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会消亡,中国的酒文化也不会消亡。    (二)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生息在河流纵横、沃野无垠土地上的人们便发现了果实、谷物经自然发酵后,可以成为令人陶醉的饮料。
期刊
在封建思想残余影响下,隐约可见妇女头上还压着两座“大山”,一是妇女不能“上台面”,更不能饮酒。二是,把不孕不育归咎于女方。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文化比较落后的穷乡僻壤,如此“不平等条约”,仍有人在答订和执行。  不孕不育,按现代医学而论,男女双方都可能有责。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认问题在于女方的话,不妨饮药酒试一下,以观后效。    买脾地造酒    原料 仙灵脾250克,熟地150克,黄酒1250
期刊
糖酒会的前世    在中国当今的食品行业和经济生活中,人们都在注意这样一个商品交易会。虽然它只是一个专业会,但它却有着巨人般的能量,仿佛是一块硕大的磁铁,使数万名客商蜂拥而至;每当它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商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并带去数亿元的财富。这就是糖酒会,这就是今天的糖酒会,这就是每年两届的糖酒商品交易会,它为我国糖酒事业的发展架起了一座美丽的金桥。  然而,糖酒会自1955年首届交易会举办以
期刊
京城的“老北京”喝二锅头,须是56度的,猪耳朵,花生米。葱芯拌豆腐丝各一盘,齐了,那是最佳、最爱的下酒物。当然,北京不少知名店铺的各类卤、熏酱货也很受人青睐。  沪上人家多暍老酒,亦即绍兴酒,熏鱼、糖醋小排、糟鸡,还有素火腿、素鸭等最是得意的下酒菜。  江浙一带,南京人白干、绍酒皆可用,盐水鸭、盐水鸭肫、熏鱼、炸臭豆腐干等必不可少。  苏杭、无锡多饮绍兴黄酒,糖醋排骨、肴肉、醉鸡、酱鸭、油焖虾。腌
期刊
放弃手工 创新技术    莫德罗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墨西哥城的繁华地带,经过8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奋斗,科罗娜啤酒已成为墨西哥国内产销量和出口量第一的啤酒,莫德罗酒业集团也发展成为排名世界第四的大型啤酒集团。目前,它在墨西哥拥有8座现代化工厂,43万名员工,年产啤酒1800万箱,并且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50年代前,莫德罗啤酒厂通过不断扩大投资,推出新品牌,逐渐抢占了墨西哥国内市场
期刊
1945年8月,在海内外欢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热潮中,蒋介石无视全国人民的意愿,倒行逆施,蓄意再次发动内战。他调集了20多个师,30余万军队,向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猖狂进攻。  1946年6月,中原军区在李先念司令员的指挥下,完成了中央下达的“牵制敌人10个月”的战略任务,决定于6月26日实施战略突围,以粉碎反动军队欲闪击我中原局指挥机关的阴谋。行动前3个小时,我军高度保持机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