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可归纳为四类:中文环境的约束,英美文化的缺乏,语言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和畏难的心理。老师应“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困难;训练策略;技巧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5-2
一、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培养低年级学生听英语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和读原版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插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老师在看动画或读故事之前可预先设定好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训练,目的性更强也更有效。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摒弃传统的迪斯尼,尝试选择在美国家喻户晓的Dr. Seuss的书。这位作家的书因其绕口令般的语言,滑稽夸张的插图而非常受美国学龄前儿童的欢迎。老师在讲故事时可以配上肢体动作,简化学生的理解。让低年级的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真正得把它当作一种交流,理解和探索自己感兴趣事情的工具。对于高年级学生,老师可利用课堂的时间出奇不意地说些符合当时场景的幽默英文句子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一次次好奇心的驱使下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要阵地,用英语组织教学是听力教学的出发点,对于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真正沉浸在英语环境中的时间也就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老师应该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在听说的操练中体会英语的美感,让英语成为课堂的交际用语,保证学生一天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听说英语的时间。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用流利标准的英语与学生交流,因为初级的英语学习关键就在模仿,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的语音语调全反应在学生的口头上。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利用每天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英美文化的资料,体会到自己将新知传授给其他学生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弥补了学生在英美文化知识上的缺失。
3.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因此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学习的基础,教好学好音标是前提。学好音标,不仅对矫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有帮助,对他们记忆单词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也正是解决听力上遇到的语言困难的先决条件。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英式美式等不同形式的英语发音,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不同题材、不同语音语调方面都有所涉足,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能把英语说出不同的语音、语调,而是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的多样性,渐渐地去适应,不至于在碰到陌生的语音语调时会茫然。最后,要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减少在听力过程做英译汉。因为,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不尽相同,并不是一个英语单词对应一个中文字,而应该是整体去理解语段语篇。听力理解归根结底还是理解个大意,在听力过程中“咬文嚼字”不但没这个时间,更没这个必要。
4.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听力理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学生听力学习引路人的老师就不应再额外地给学生施加压力了,特别是在听力的过程中。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老师应该要明确告诉学生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它是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也不要否认听力理解的难度,要引导学生正视这件事,帮助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去树立信心,以积极努力的心态去克服它。听力的播报稍纵即逝,因此有些学生一旦有一处没听懂,那接下来的播报对于他们来说就枯燥无味了。但老师也可灵活地利用听力的这一特点去设计一些比赛。如规定时间里谁记得最多,以此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趣味性。
二、听力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1.听前准备
在学生做听力理解前,至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提出和语篇相关联的问题,并且做出合理的预测。很多老师在放听力之前都会给学生两分钟的审题时间,学生也照做了,但是放了两遍听力内容后很多学生还是一头雾水。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理解的审题就是所谓的看一遍题目,他们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没有提出问题的审题在听力前的准备活动中是没效果的。老师需要在初期起一个引导和激励作用,提出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问题,并且要求学生做出大胆的预测。第二,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在教室里听录音机里的内容比在现实生活中听外国人说英语要难。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有语境可以帮助理解甚至是猜测到所听内容。所以在听前了解和复习一些所听内容的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听中技巧
在听力过程中,不可能听清楚每个单词和细节,因此需要抓住关键词,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这就像阅读技巧上的略读和扫读一样。比如有这样一篇听力材料,“Two of my best friends are Amy and Lucy. I like both of them a lot. They have very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For example, Amy is very hard working. She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carefully. She doesnt laugh a lot. She is very careful with everything.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听力理解难度相当大,不仅语篇长,而且生词有很多,但是这些并不是本文的关键词,即便不认识也不影响理解。只要听懂:“Amy and Lucy, different, Amy: hard working, doesnt laugh, careful, clean.”就可以了,因为从different这个词上可以知道,这两个女孩的性格是相反的,只要听懂一个,另一个的性格也知道了。听力过程中,做好笔记也很重要,特别是像涉及到比较级的听力材料,主角多,关系复杂。比如:“Nancy is 140 centimetres tall. Helen is 5 centimetres taller than her. Mei Mei is 3 centimetres shorter than Helen. Question:“How tall is Mei Mei?”碰到这样的听力材料,如果不做好笔记,就很难回答得出。做笔记的原则是简单明了,就比如刚才的那篇内容,简单点就可以记成:N 140, H 145, M 142. 记得太具体反而会造成辨别不清或错位。
3.听后活动
听力过后的活动往往会被忽视,其实听后活动对于老师来说是最好的检测学生对听力内容掌握多少的渠道。下面提供几个比较典型的适用于听后进行的活动。第一个是老师提问,所提的问题应该包含主观和客观两类。客观问题需要在听力材料中能直接找到答案,最好是能根据听到的关键词而得出答案。第二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记的笔记来完成听力填空的练习。在放听力前不给填空的内容。在听力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听内容记下他认为关键的句子或词组。听力播完后给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完成填空。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哪些是听力材料的关键语句,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第二个练习难度较大,老师在实施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进行,听完后,让小组成员将每个人所记的笔记整合起来,再进行填空,这样能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听力结束后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反思也很重要,比如有些错误是因为缺乏相关背景知识而造成的,有些是因为没听出是弱读而造成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在平时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了。
关键词:困难;训练策略;技巧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5-2
一、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培养低年级学生听英语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和读原版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插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老师在看动画或读故事之前可预先设定好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训练,目的性更强也更有效。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摒弃传统的迪斯尼,尝试选择在美国家喻户晓的Dr. Seuss的书。这位作家的书因其绕口令般的语言,滑稽夸张的插图而非常受美国学龄前儿童的欢迎。老师在讲故事时可以配上肢体动作,简化学生的理解。让低年级的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真正得把它当作一种交流,理解和探索自己感兴趣事情的工具。对于高年级学生,老师可利用课堂的时间出奇不意地说些符合当时场景的幽默英文句子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一次次好奇心的驱使下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要阵地,用英语组织教学是听力教学的出发点,对于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真正沉浸在英语环境中的时间也就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老师应该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在听说的操练中体会英语的美感,让英语成为课堂的交际用语,保证学生一天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听说英语的时间。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用流利标准的英语与学生交流,因为初级的英语学习关键就在模仿,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的语音语调全反应在学生的口头上。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利用每天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英美文化的资料,体会到自己将新知传授给其他学生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弥补了学生在英美文化知识上的缺失。
3.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因此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学习的基础,教好学好音标是前提。学好音标,不仅对矫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有帮助,对他们记忆单词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也正是解决听力上遇到的语言困难的先决条件。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英式美式等不同形式的英语发音,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不同题材、不同语音语调方面都有所涉足,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能把英语说出不同的语音、语调,而是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的多样性,渐渐地去适应,不至于在碰到陌生的语音语调时会茫然。最后,要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减少在听力过程做英译汉。因为,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不尽相同,并不是一个英语单词对应一个中文字,而应该是整体去理解语段语篇。听力理解归根结底还是理解个大意,在听力过程中“咬文嚼字”不但没这个时间,更没这个必要。
4.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听力理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学生听力学习引路人的老师就不应再额外地给学生施加压力了,特别是在听力的过程中。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老师应该要明确告诉学生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它是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也不要否认听力理解的难度,要引导学生正视这件事,帮助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去树立信心,以积极努力的心态去克服它。听力的播报稍纵即逝,因此有些学生一旦有一处没听懂,那接下来的播报对于他们来说就枯燥无味了。但老师也可灵活地利用听力的这一特点去设计一些比赛。如规定时间里谁记得最多,以此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趣味性。
二、听力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1.听前准备
在学生做听力理解前,至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提出和语篇相关联的问题,并且做出合理的预测。很多老师在放听力之前都会给学生两分钟的审题时间,学生也照做了,但是放了两遍听力内容后很多学生还是一头雾水。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理解的审题就是所谓的看一遍题目,他们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没有提出问题的审题在听力前的准备活动中是没效果的。老师需要在初期起一个引导和激励作用,提出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问题,并且要求学生做出大胆的预测。第二,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在教室里听录音机里的内容比在现实生活中听外国人说英语要难。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有语境可以帮助理解甚至是猜测到所听内容。所以在听前了解和复习一些所听内容的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听中技巧
在听力过程中,不可能听清楚每个单词和细节,因此需要抓住关键词,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这就像阅读技巧上的略读和扫读一样。比如有这样一篇听力材料,“Two of my best friends are Amy and Lucy. I like both of them a lot. They have very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For example, Amy is very hard working. She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carefully. She doesnt laugh a lot. She is very careful with everything.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听力理解难度相当大,不仅语篇长,而且生词有很多,但是这些并不是本文的关键词,即便不认识也不影响理解。只要听懂:“Amy and Lucy, different, Amy: hard working, doesnt laugh, careful, clean.”就可以了,因为从different这个词上可以知道,这两个女孩的性格是相反的,只要听懂一个,另一个的性格也知道了。听力过程中,做好笔记也很重要,特别是像涉及到比较级的听力材料,主角多,关系复杂。比如:“Nancy is 140 centimetres tall. Helen is 5 centimetres taller than her. Mei Mei is 3 centimetres shorter than Helen. Question:“How tall is Mei Mei?”碰到这样的听力材料,如果不做好笔记,就很难回答得出。做笔记的原则是简单明了,就比如刚才的那篇内容,简单点就可以记成:N 140, H 145, M 142. 记得太具体反而会造成辨别不清或错位。
3.听后活动
听力过后的活动往往会被忽视,其实听后活动对于老师来说是最好的检测学生对听力内容掌握多少的渠道。下面提供几个比较典型的适用于听后进行的活动。第一个是老师提问,所提的问题应该包含主观和客观两类。客观问题需要在听力材料中能直接找到答案,最好是能根据听到的关键词而得出答案。第二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记的笔记来完成听力填空的练习。在放听力前不给填空的内容。在听力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听内容记下他认为关键的句子或词组。听力播完后给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完成填空。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哪些是听力材料的关键语句,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第二个练习难度较大,老师在实施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进行,听完后,让小组成员将每个人所记的笔记整合起来,再进行填空,这样能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听力结束后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反思也很重要,比如有些错误是因为缺乏相关背景知识而造成的,有些是因为没听出是弱读而造成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在平时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