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花粉形态特征、活性及萌发条件研究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认识北沙参的花粉粒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利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粒活性,并对培养条件(蔗糖的质量分数、硼酸的质量浓度和氯化钙的质量浓度)进行筛选,同时与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和亚甲基蓝等花粉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建立测定北沙参花粉活性的最适宜方法,利用离体培养法进一步检测保存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对北沙参花粉活性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大小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法适于北沙参花粉粒活性测定,I2-KI法和TTC法不适合。北沙参体外萌发的最适培养基是20%蔗糖+0.
其他文献
综述了PHAs的种类、结构与性质,以及PHAs在PLA、PBS、PCL、PPC等可生物降解材料和组织工程及其他降解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以动胶菌为生产菌株,对后期提取方法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了提取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最佳方案即季铵盐浓度为1%,作用时间为15min,细胞浓度为350g/L,次氯酸钠浓度为3%,作用时间为5min。以该
充足的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丰度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因此获取页岩有机质丰度对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选取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下段泥、页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的合成工艺。方法以1-萘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TEBA作用下反应,再与间甲氧基苯基哌嗪作用,生成萘哌地尔。结果萘哌地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化合物Ⅰ
通过平板分离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分析了PHAs合成菌在7个红树林土壤生境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中PHAs各成菌数量在10^3-10^6cfu/g湿土之间,占异养菌总数的1.5‰-318.6
为提高中型组足球机器人电机调试效率,应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电机调试系统。该系统通过编程实现单指令与多指令电机调试方式之间的方便切换、电机转速值
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各航运公司船队规模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船旗国政府、租船人和货主的强制要求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各航运公司在管
设计了一种轴向折叠尾翼的末敏子弹气动外形,给出了尾翼的布局方式。对设计的三片尾翼末敏子弹气动外形进行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片尾翼的末敏子弹
为提高羧甲基化医用棉纱布的可溶性,发挥其止血作用,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溶媒法制备工艺。考察了碱化预处理的碱液质量分数、碱化时间和醚化反应的氯乙酸质量分数、醚化时间和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