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重及体重维持效果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重及体重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个体化营养指导(INT)组与常规营养干预(CNI)组,中途12?例退出,最终纳入INT组48?例,CNI组40?例。治疗过程分为干预期、过渡期、维持期。两组干预期均采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20%~30%,脂肪供能占比35%~40%,蛋白质供能占比30%~35%)干预3?个月,随后经过1?个月过渡期(介于干预期与维持期之间),逐渐过渡至维持期采取平衡膳食模式(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55%~60%,蛋白质供能占比15%~20%,脂肪供能占比≤30%),观察12?个月。两组患者运动强度、饮食要求及随访频率一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饮食行为评分、体重达标率,采用n 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法进行统计学分析。n 结果:INT组和CNI组患者间干预开始前(0?个月)饮食行为评分分别为(3.92±1.13)、(3.88±0.9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P>0.05),INT组维持期开始时(4?个月)和维持期结束时(16?个月)的评分分别为(7.81±0.67)、(7.00±1.11)分,高于CNI组的(7.13±1.22)、(4.68±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n P<0.01)。与CNI组相比,INT组患者干预期结束时(分别为15.0%和9.2%)、维持期开始时(分别为14.2%和8.4%)及维持期结束时(分别为11.3%和2.6%)体重变化程度均高于C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P<0.01)。与CNI组相比,维持期结束时INT组体重下降5%达标率(分别为20.0%和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P<0.01)。n 结论:个体化营养指导可能有助于患者进一步减轻体重,并预防患者体重反弹。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给我国的疾病管理系统造成了很大负担。传统的升阶治疗管理模式所固有的滞后性缺陷,影响了患者从治疗中获得最大收益。近年来对该领域的新进展促使
葡萄糖激酶(GK)是维持机体血糖稳态的关键酶,主要在人体胰腺和肝脏中表达。GK作为葡萄糖传感器,感知葡萄糖浓度变化,调节胰岛素/胰高糖素分泌,尤其是改善胰岛素早相分泌,并促进肝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致盲的首要原因,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
目的:初步探索中国人群中唾液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推广应用这一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文献,探讨COVID-19感染与糖尿病进展可能的生理机制,旨在对疫情期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Fer)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男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