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树立信心,确立训练计划。本文分析了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思维方式差异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思维能力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化学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讨精神,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思维能力是所有学习的核心。化学这一学科由于本身的原因,知识点特别的多,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思维方式差异
  步入高中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了解过化学的一些相关知识,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也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学生掌握了化学学习解题方法的一些思维方式,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初中化学比较简单,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背诵的,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就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跟上了教学的步伐,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另一部分则是原地踏步,没有什么改进。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性格、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养成阶段,思维方式将会向逻辑性转变。高中的化学课程为降低学习的难度,与初中化学知识紧紧相连,如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初中时很多教师都会讲到。在高中的整个化学学习中,将会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来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大感吃不消,其实主要是思维方式有些跟不上,或是较之初中阶段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这样就会使得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过来的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兴趣,教学无法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详细讲解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与差异,引导学生的思维想更加理论型转化。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转变过程,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自己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将主观上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层面来,从而加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以下几种方法: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认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启发式思维进行正常的教学培养,因为启发式思维培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如在讲Na2O2性质时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水和CO2通常是用来灭火的,能不能用水和CO2来点火呢?反常的问题极易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接着教师演示将自来水滴到色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脱脂棉发生燃烧,又将现制的CO2气体通到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脱脂棉也燃烧起来。新奇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分析Na2O2与水、Na2O2与CO2的反应,积极思维,在讨论和探究完成了Na2O2性质及用途的学习。
  2.2创设情景,在探究中发展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讲授AI(OH)3的性质时教师首先演示按不同顺序混合A1CO3溶液和NaOH溶液。尽管两种操作反应物完全相同,但反应现象明显不同。学生的疑问油然而生。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引导学生分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A1(OH)3的性质及A1CO3与NaAIO2的相互反应都被学生分析出来了,问题的起点虽然较高,但扩大了思维的容量。“物质的量”概念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之一,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同学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数清楚呢?”问题具体,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教师继续引导:“经科学计算,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很显然,同学们一个分子一个分子数在我们有生之年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那么是否有其它的方法呢?”问题步步推进,最终落脚步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上:将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桥梁。创建情景就是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不能脱离实际,同时还要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强化探究模式,以落实知识和发燕尾服思维为最终目标。
  2.3强化实验,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借助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实验又可以给学生提供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新的发现,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发展学生思维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重视用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探索客观规律外,更要注重如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拓展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将“补充协同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将家庭小实验延伸到课堂实验,将实验习题改编为课堂探索实验。如在学习“苯酚”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实验探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溶度高于65℃时,则能:①与水混溶;②苯酚显酸性;③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学生先讨论实验设计,再分级进行操作,最后进行实验汇报。又如在《电离平衡》一章的复习课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习题:用实验证明CH3COOH是一种弱酸。并在课堂上提供了如下药品:①0.01mol/L的CH3COOH溶液;②冰醋酸;③0.01mol/L稀盐酸;④蒸馏水;⑤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⑥CHCOONa晶体;⑦紫色石蕊试液;⑧无色酚钛试液;⑨PH试纸及标准比色卡;⑩红色、蓝色石蕊试纸以及试管、滴管、烧杯、量筒等仪器。通过实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深钻教材,不断开发实验资源,敢于打破常规,对学生放心放手,但同时应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做好课堂上的应急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全生.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谈谈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纵横,2010(14):35.
  [2]王建平.浅谈启发性教学与化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0):348-348.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蒙脱石散对新生儿内科性呕吐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轻者给予合理喂养,
课堂教学成了教育深刻变革的生命支点,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为了避免当前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某些倾向性问题,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坚守传统教学中
摘 要: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课标特点;教学建议  一生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间接经验的获取要比直接经验多,因此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更应该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
犬已经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这意味着犬体已经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生存和繁衍,让犬对环境适应,这得归功于犬的遗传改良。但是,又是什么限制了可能的犬遗传改良,基础遗传学、孟德尔比
期刊
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樣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很好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年多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  一、合作学习的构建  “高效课堂”在学习方式上,极力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经济秩序,强化中央权威.几年来,普京的拨乱反正和治理整顿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的支持,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俄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85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42例纳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形成性评价因其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体验进步与成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