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胫骨侧残端中机械感受器的计数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胫骨侧残端中机械感受器的存活情况和数量变化。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5月,收治60例ACL损伤并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患者,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受伤至手术时间≤3个月;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0~37岁,平均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运动伤10例。B组:受伤至手术时间3~6个月;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7~43岁,平均2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运动伤13例。C组:受伤至手术时间6~12个月;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运动伤13例。D组:受伤至手术时间>12个月;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8~41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运动伤11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取自愿捐赠的ACL胫骨侧残端前内侧标本,每个标本制作40张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机械感受器类型、大小及数量。结果光镜下观察,4组60个标本2400张切片中共发现80个类Ruffini小体、8个类Pacini小体以及5个不典型的神经末梢结构;无典型的类Golgi organ小体。4组机械感受器类型及大小无差异。D组偶见感受器变性及萎缩。其中A组有31个机械感受器(35.2%),B组22个(25.0%),C组23个(26.1%),D组12个(13.7%);各组类Ruffini小体及类Pacini小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中各有9、8、9、6例患者存在机械感受器,阳性率分别为60.0%、53.3%、60.0%、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损伤后胫骨侧残端中的机械感受器可以存活较长时间,且伤后12个月内无明显变性及萎缩,因此在ACL重建时保留胫骨侧残端可能有助于患者术后本体感觉的恢复。
其他文献